第115章 第 115 章(1 / 1)

加入书签

胡安娜王妃醒来时,她已经被转移到阿伦德尔城堡的另一处房间里,并且身上的衣服全都被换过,也没有闻到生产残留的血腥味。

“亚历山大呢?”胡安娜王妃伸出手,让约翰娜把她扶起来,然后靠在床头喝了点加薄荷的蜂蜜水,脑子也被口齿间的清爽味弄得清醒了些。

“小王子在隔壁的育婴房里,由专业人士进行照顾。”约翰娜解释道:“因为布莱恩夫人已经退休,所以威廉帕尔爵士推荐他的姐姐拉蒂默夫人成为小王子的侍女长。”

“拉蒂默夫人?”胡安娜王妃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威廉帕尔是威尔士亲王最早的心腹之一,并且这位拉蒂默夫人也是新教徒里的活跃分子,经常在领地里向小贵族妇女们传授新教:

“我记得拉蒂默夫人的第三任丈夫已经去世了,她不恢复原本的姓氏吗?”

“可能是因为拉蒂默夫人暂时没有再婚的念头,所以没将姓氏改过来。”约翰娜并不认为拉蒂默夫人在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后,还会产生再婚的念头。毕竟她现在有钱有地又有名声,兄弟和母亲又都是威尔士亲王的心腹,所以完全没必要为了提高家族地位或是别的什么,去委屈自己再找个监护人。

相较于约翰娜,胡安娜王妃想得则是更为深远。她觉得拉蒂默夫人倒是个不能闲的可用之人,正好在在伊丽莎白小姐嫁去苏格兰后,成为其左膀右臂。

“只可惜亚历山大没有出生于汉普顿宫,否则他该和威廉一样,都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接受洗礼。”胡安娜王妃颇有些遗憾道:“不过国王陛下一定会大肆操办亚历山大的出生庆典,想必比武大会还有伦敦的免费酒水会持续很久。另外,你也以我和威尔士亲王的名义,给爱尔兰还有威尔士地区的人们送些肉类和酒水,然后再让佩罗特总管给孩子们发点糖果。”

“是。”约翰娜记下胡安娜王妃的话,然后请卡尔达诺过来给胡安娜王妃诊断一番。

“您看上去恢复得还不错。”卡尔达诺还是那副耷拉着眼睛,满脸无精打采的模样,但是胡安娜王妃总觉得他看上去不高兴,仿佛在有意躲避着什么。

不过卡尔达诺的情绪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态度。

威廉都铎最欣赏他的一点,就是卡尔达诺从不会一上来就给患者放血治疗,或是拿一些奇形怪状,仿佛是刑具的医疗器皿进行一番血腥操作。

“您最近可以喝一点牛奶燕麦粥,或是吃一点加莱的鹌鹑肉。”卡尔达诺在自己的医疗笔记上详细记录了胡安娜王妃的产后情况,脑子里回想起威廉都铎的建议:“不过威尔士亲王建议您这一个月都卧床静养,也别洗澡或是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对了,他还规定您每天都要喝鱼汤或是骨头汤,说是这样有助于产后恢复。”

“荒谬。”约翰娜觉得难以置信道:“亲王殿下怎么能让王妃殿下喝这些东西?”

要知道在16世纪的英格兰,只有穷人才会吃一锅乱炖的汤制品,而富人们则是用浪费柴火钱的烤肉来彰显自己的实力。况且燕麦可是喂给马匹的东西,只有贫穷的苏格兰人才会将燕麦粥当作主食。

对于约翰娜的激烈反应,卡尔达诺反问道:“你觉得威尔士亲王缺钱吗?还是说他会伤害自己的妻子?”

约翰娜无言以对。

反倒是当事人的胡安娜王妃十分平静道:“威廉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你就照他说的去做吧!”

“是。”约翰娜觉得自己的女主人是为爱受苦,甚至琢磨着如何将此事透露给亨利八世或者克里维斯的安妮,希望他们能阻止威尔士亲王的疯狂之举。

而另一边,被约翰娜念叨着的威廉都铎,正站在寒风不断的码头边,望着一艘龟速驶来的客运船,感到十分地无语:“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最具效率的客运船?”

负责此事的约翰达德利十分尴尬地咳嗽了一声,为自己挽尊道:“因为那个意大利雕刻家的行礼有点多,所以客运船的速度是慢了些。”

威廉都铎觉得艺术家大都有些古怪的癖性,所以没指望《名人传》这种隔了几个世纪的泥塑同人能起到什么借鉴作用,于是勉强接受了约翰达德利的解释。

好在那艘慢得出奇的客运船终究是在天黑前抵达了港口。

因为威廉都铎再三强调要优待米开朗基罗,所以佛罗伦萨公爵给了米开朗基罗包船去英格兰的待遇,甚至还把他的一部分未完成作品和工作室材料都打包运到了英格兰。

虽然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十五世纪后半期,现在也是七十岁的老人,但是因为饮食克制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因素,威廉都铎在米开朗基罗的身上完全看不出老年人应有的暮气,甚至隔着并不厚重的衣服,还能看见老人家微微鼓起的手臂肌肉。

威廉都铎:“……”真不愧是搞雕刻的“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就这身子骨,难怪能把另两位都活活熬死。

下了船的米开朗基罗在意大利使者的带领下,冲着威廉都铎行了一礼,用十分生疏的英语问好道:“您好,亲王殿下。”

威廉都铎矜持地点了点头,努力克制自己不在艺术大师的面前表露出失态的情绪:“劳烦你从意大利而来,辛苦了。”

为了今天的这一时刻,讨厌学外语的威廉都铎用了一年的时间恶补意大利语,只为了能和米开朗基罗流利对话。

这让习惯了王公贵族们傲慢态度的米开朗基罗感到很不适应,甚至有些躲避威廉都铎的视线,十分拘谨道:“请问我能去工作室吗?我想立刻开始艺术创作。”

对于米开朗基罗而言,跟人打交道的痛苦程度远胜于他在西斯廷教堂的穹顶下进行连续不断的创作。

好在威尔士亲王也不是个多话的人,这让米开朗基罗在前去画廊的车程上略微好受了些。

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威廉都铎非要跟他同乘一辆马车,这让米开朗基罗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看向何处,只能假装欣赏窗外的风景。

同样不知道该如何跟偶像搭话的威廉都铎,上车后一直紧盯着米开朗基罗身下的坐垫,心想着这辆马车已经成了古董,他要今天之后,把它封存为米开朗基罗的专座,然后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没准几百年后,大英博物馆里会有这个马车的一席之地,而标题就是“威廉三世与米开朗基罗同乘过的马车”。

因为威廉都铎给米开朗基罗修建的画廊在伦敦的郊区外,所以距离港口甚远,但也安静得不可思议,可谓是极其适合艺术家创作。

为了能让米开朗基罗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威廉都铎提前打听了这位艺术大师的喜好,不仅将方圆三公里的土地全都买了下来,甚至还在画廊附近建造了一座酒庄,每个月定期从加莱或者尼德兰运来上好的酒水,并且还有专门的服侍人员居住于此,为米开朗基罗提供打扫服务,但却不会在画廊里干涉他的生活。

“如您所见,这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就等着您的艺术品填补这里的空缺。”威廉都铎亲自带着米开朗基罗参观了画廊的内部,尤其是他重金打造的颜料仓库。

“为了迎接你的到来,我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准备工作。”威廉都铎努力用平静的语气向米开朗基罗展示着画廊里最珍贵的一部分,其姿态活像个拿着洋娃娃献宝的小女孩:“要是你缺少材料,可以向葡萄酒庄的服务人员提出要求,我会让人从尼德兰或者意大利给你进货。”

“另外,我会定期向你订一批艺术品,但不会干涉你的日常创作。”威廉都铎竭尽所能地跟自己的偶像搭话,掌心逐渐被汗水所打湿:“因为我的妻子昨日生下了我的长子,所以我想在她身体恢复后,为她和我的长子订一座怀抱着婴儿的母亲雕像。”

“听上去并不难。”米开朗基罗的注意力一直都在颜料仓库里的绚丽色彩上。他无比陶醉地呼吸着极其刺鼻的味道,感叹这是艺术家的金库,不朽的亚特兰蒂斯——即便威廉都铎正努力克制着从这里逃离的。

“还有呢?您总不会只向我订一件艺术品吧!”终于舍得将目光转移到金主身上的米开朗基罗,对威廉都铎的态度显然比之前好了许多:“你给我开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这座画廊和旁边的庄园价值,可不止一座雕像这么简单。”

“我当然不会只向你订一座雕像(哪怕这已经很够本了)。”威廉都铎早有准备地让随从拿出一本翻译好的《巨人传》,然后将其递给米开朗基罗:“不过你要先把这本书看完,才能做出我想要的东西。”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根据这本书里的故事,制作相应的巨人雕像和绘画。”威廉都铎觉得他应该算是艺术史上的伟人,毕竟没有他,就没有米开朗基罗和拉伯雷的史诗级联动:“当然,这里面只有两篇故事,剩下的那一篇还在创作中。”

看来有必要向弗朗索瓦拉伯雷催一下稿了。

威廉都铎看着拿书的米开朗基罗,觉得自己成了最早的同人金主——而且还是最贵,最有名,且后人们永远都无法超越的那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