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旅途和记忆水晶(1 / 2)

加入书签

第316章  旅途和记忆水晶

        在建筑工地准备整体外移的前一天,坐在条石上的汉子,看见了从远方走来的熟悉身影。

        女冒险者在消失了二十一天后,再次出现在了这个工地人的食堂。

        “哟,好久不见。”

        她倒没有生分的意思,还是端着两荤一素,坐到条石上,直接对汉子打起了招呼。

        本来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和各种话语要说的汉子,在看到女冒险者再次出现后,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他只能埋头扒了一大口饭,回上一句:

        “是啊,好久不见。”

        女冒险者和他没有生分,说起了这段日子她去干了些什么事情。

        她从莽山城出发,花了十天时间走出了以前在莽山城治下的区域,成功进入了已经被赤水城建设了一轮的地区,然后花了三天时间走通了这些地区,直接抵达了赤水城这个西南地区最繁华,改变也最大的地区。

        先不谈这一路上的见闻,光是赶路时间的不同,就让女冒险者极为震惊。

        她第一次感受到,完善的路网系统,会给出行多大的便利。

        原本各个城市间的道路情况很糟糕,城市附近还有石板路,远一点就是碎石路了,离开城市的区域范围后,就只剩哪弄长年累月踩踏挤压出来的烂土路了。

        这些路平常时候走着也还行,至少比从荒草灌木中间闯过去要好得多。

        但一遇到下雨,那可就糟心了。

        雨水会把这些土路变成湿滑粘人的烂泥摊子,普通人走在这道路上,泥浆少点的地方走着容易打滑摔跤,泥浆深一点的地方,那就得陷一只脚进取,在雨里挣扎老半天,都不见得能弄出来。

        要是一些低洼地带,雨水沉积后,短时间内还没法让人通过了,有大型驮兽的商队虽然能够在这种天气继续前进,但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品相,这种天气商队都会安营扎寨休息的。

        遇到这种情况,原本一下午能走完的路途,就得多花一两天的时间。

        而到了赤水城建设过一轮的地方,道路和这些烂土路完全不一样了。

        道路的主体是浇筑而成的混凝土路面,坚实而平坦的路面可比烂土路好走得多。

        而且道路的规划设计,比那些全凭经验地势硬走出来的道路优秀很多。

        这种设计上的优秀涉及到方方面面,最直观的体现便是,道路的主体比周围的地势要高,从而在道路两侧构筑出了泄洪沟的结构,道路上有切割出的细线,用来增强道路的粗糙程度,有效防止雨天因为摩擦力下降导致的容易摔跤问题。

        除了这些设计外,还有道路的规划问题,以什么方式设计道路,让道路的通行效率最高,建设成本最低。

        当然,不是干这行的人,是没法看懂很多细微处的高明设计的。

        作为在道路上行走的体验者,女冒险者在进入新路后只有一个体验,在这路上行进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她作为冒险者,在野外长期赶路属于是家常便饭了,她自然知道在烂山路里走上十二三个小时的感觉,究竟有多么糟糕。

        这样的道路无论是运输物资,还是普通人出行,亦或者是城卫军集体出动,都是极为便利的事情。

        不过仅仅是路面改变的话,她可没法只用三天的时间走通沿途的多个区域,直接抵达赤水城的。

        毕竟人类是会疲劳的,无论是进食补充能量,还是入睡休息恢复精神,都是一个相当的耗时的过程。

        以耐力闻名的驮兽(不是魔兽),也最多的连续行走三天罢了,它们也需要进食和休息。

        但以地精黑油作为燃料,火汽炉作为心脏的机械设备,连续运转个十天半个月,都不会进入过载状态。

        “小姑娘你要去哪儿?顺路的话我可以载你一程,我这大家伙有的是力气。”

        在混凝土路面上行走的女冒险者遇到了很多说着类似话语的热心人,他们坐在巨大的交通机械上,操纵着那巨大的机械沿着道路快速前进。

        他们乘坐的交通器械有点像是没有钳子的大龙虾,行走时有两米高的长条形交通机械,靠着十二根像波浪一样运动的机械足快速前进。

        这是赤光大学设计的【龙虾二号行走器】,属于已经投入量产的民用交通工具。

        这东西的定价不低,在赤水城周边地区的档次就像是九十年代的农用拖拉机,谁家要是有一个,那这家人肯定是有钱人家。

        这种行走器,一般是那些在城市外的农庄会出资买上一台,大家轮流使用。

        毕竟这是极好的生产工具,这种龙虾外形的行走器,并不是那种一步踩下去,地上就多一个坑的低级机械装置,赤光大学的学者给龙虾二号行走器设计了多种足底。

        在混凝土路面上行走时,就会让龙虾二号行走器进入类似蜈蚣行走的模式,并且行走器的足底会变成扁平宽阔的硬胶质足底,分散龙虾行走器对路面的压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在农田中行走时,龙虾二号行走器又会使用类似于的耙子的足底,行走模式变成一步一顿高抬足底,这样能够减轻龙虾行走器对土地的压力,防止把沃土压实。

        赤光大学内搞设计的学者都很聪明,考虑问题都是多方面考虑的,他们可是专业人士,如果连适应不同路面的足底都没法设计好的话,贝尔这赤光大学等于白建了。

        龙虾二号步行器的龙虾头是驾驶员坐的位置,用操纵杆进行方向和行走模式的控制,驾驶室能坐三个人,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型的拖拉机驾驶位。

        龙虾头内部就是动力核心火汽炉以及各种配套机械设施的安放位置,机械足就连接在这些机械装置上,并从龙虾头下方延升出。

        龙虾尾是个可以包裹起来的货仓,龙虾尾巴蜷缩起来后,就能拥有一个相当大的存储空间,能够装两吨多的麦子,功能和皮卡车的车斗差不多。

        当然,龙虾尾可以拆卸下来,换上其他功能的龙虾尾。

        比如,仓储式的龙虾尾拆卸下一部分的组件,将龙虾尾翻转并延展开来,就能快速变成一个搭载多名乘客的载人车厢。

        还有在春耕秋收时,龙虾尾还能换成翻土用和播种用的模式,成为一种极为优秀的生产工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