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十面埋伏,将军令(2 / 2)

加入书签

        但是,最关键的是,沧龙印在手中,一切都有了可能。

        只要给他时间,就一定能够发展起来。

        怕就怕在,他没那么多时间,提前被扼杀在发展之初。

        原秋组织了一下思路,缓缓又道:“北周十三皇子宇文英死在兴庆府,毫无疑问,陈将军此时已经上了北周[黑龙台]的必杀名单。

        日后,北周高手定然如马蜂一样追着将军刺杀,不死不休。

        甚至,他们还可能请动风云阁金衣刺客,甚至会请来最高等级的云纹刺客动手。

        这倒也罢了,待消息传出去,再到刺客来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应对宇文昭十万奔狼骑。”

        “或许,将军以为,北周奔狼骑要打破横山、文山、临山这三山府,还需要三五个月时间。

        其实不然……不才敢肯定,这三山府,很有可能根本就不会抵抗,而是让出一条通道,让奔狼骑直接杀到江南腹地,进驻兴庆府。

        也就是说,只需一月时光不到,十余万北周骑兵,就会踏入兴庆府……”

        “怎么会?”

        陈平刚刚想要质疑,猛然就想起,当日自己去了临山府,靖海王的一些举动。

        明明大离王朝风雨飘摇,可他坐拥重兵,似乎跟没事人一般的,躲在后堂之中听琴享乐……

        闲时练练兵,习习武,对江南是否安稳,完全不关心。

        刚开始的时候,陈平还有些不理解靖海王的举动。

        此时回过头来看,就大约明白了。

        这位大概是不想在兴庆府与自家夫人娘家势力明争暗斗撕扯不休,干脆领着忠于自家的大军,找着了借口出行。

        把兴庆府让出来,作为与胡人争锋的第一线。

        他自己则躲在后边,暗戳戳的想要摘取最后的香甜果实。

        但是,靖海王姬长烈可能根本就没想到,自己那个“大聪明”儿子,野心比自己想像的要大,路子要比想像得更野。

        干脆联合崔家势力投靠了北周。

        再借北周之力,来攻略江南。

        身为王室子弟,做出这等事情来,谁能想得到?

        姬玄歌应该是在想:大离赢了,便宜的是京城那些人。

        北周赢了,便宜的才是我。

        姬玄歌这么行事,立即就把靖海王姬长烈架到了火堆上烤,打北周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除非他能有着横扫四方的力量,否则,名声大坏,两边都信不过他。

        所以,姬长烈会不会与北周奔狼骑死拼,不会。他只会观望。

        “将军去过临山府,想必也弄明白了姬长烈到底想些什么?”原秋眼底极深处闪过一丝冷嘲。

        大离王室子弟,全是这等货色,试问,这天下怎能不亡?

        “没错,临山府靠不住。”陈平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不用问了,临山府尊章太恒既然能够让靖海王驻兵境内,想必两人早就一拍即合,也不知是有着什么样的利益交换。

        在对抗北周一事上,应该是一样的想法。

        “除了临山府,其他两府也没太大区别。

        横山府柳元畅出身柳家嫡脉,本就三心二意,与北周若即若离的。只要北周方面派出说客,顷刻就可令其易主。

        而文山府谢灵风,本是谢家庶脉出身,与嫡脉之间颇有争执。

        前些年为了文山府府尊职位,差点就被同堂族兄给害死。

        因此,他对谢家,甚至对大离都是心怀怨怼……

        若是北周骑兵过境,他不去号召治下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算是不错了,要他抗胡,基本上不可能。

        最多紧守府城一亩三分地,其余县城和通道,他都不会理会。

        当然,若是北周大军表达出重视,能保住他的官位,或许直接就投靠了。”

        原秋说到这里,语气一顿,眼神有些复杂的看了陈平一眼,可能,真心抗胡又十分坚决的,只有眼前这位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不知是欣慰还是难过。

        “除了这三府之地,一马通衢之外,江南义军如东天王,以及贪狼君和七煞军,接下来,不但不会联合将军一同抵挡奔狼骑,甚至,将军还要小心他们背后偷袭。

        沧龙印这东西,落到北周手里,就是众望所归。落到其他人手里,就是众矢之敌。这一点,还请将军明察。”

        “没错。”

        陈平点头,认可这一点。

        据这些日子的见闻,别看那些义军闹得声势浩大,后续却是无力。

        口号喊得山响,到了后来,屠龙少年终究还是成了恶龙。

        如今这三支势力强大的义军,已经有了腐朽的苗头。

        连江南都没打下来,只是各自占据一些府县,就开始疯狂享乐。

        并且,军纪荒驰,鱼肉底层百姓和军士……

        在他们治下,底层过一天算一天,完全看不到希望在哪里。

        比起生活在大离官府盘剥之下,也好不到哪去。

        只不过,在大离治下,还能把仇恨瞄准官府和朝廷世家。

        而当他们被裹挟着加入义军之后,连仇恨的目标是谁都找不准了。

        只能怨老天不公。

        这么几支义军,动不动就是十数万,数十万大军。

        战力自是不弱。

        但如果说,他们会成为抗胡主力,那就有些多想了。

        陈平怀疑,在自己与北周胡骑血拼之时,几支义军很可能不会打北周,而是抢着打自己。

        理由,当然是捏软柿子,还有,抢夺沧龙印。

        说到这里,原秋语气就变得微微沉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将军已然实质上取得了兴庆府,但却没有大义之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又能拿什么让百姓归心?

        朝廷一纸文书,您这宣武卫都尉一职都保不住。

        再说了,宣武卫都尉一职,终归还是要受到府衙辖制,并不能独断专行,除非……”

        “除非扯旗造反。”陈平明白原秋的意思。

        他沉吟一下,又道:“如果扯旗造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朝廷南下御林军,以及裴家兵马,以及绣衣卫高手。

        攘外必先安内,大离朝廷兵马,只有占据兴庆府,才能拉开阵势与北周胡骑决战采石荒原。到时,将军又该如何自处?”

        “先生有何建议?让兴庆府度过此劫?”

        听这原秋说来,兴庆府简直就是十面埋伏。

        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如,仿靖海王故智。

        此一时彼一时,有着沧龙印在手,将军最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撤兵进入幽山,让出兴庆府这四战之地,并不打明旗号,只是游走攻击,缓缓壮大,再行反扑,当为良策。”

        “游击战术?”陈平摇了摇头,如果换做其他人,对于原秋这“缓称王,广积粮,存人失地”的军略谋划,还是很合适的。

        但对于自己来说,这种做法真的不合适。

        如果撤出兴庆府,躲入深山,与北周甚至朝廷兵马打游击,安全是安全了。

        江南这片大地,就基本上会被打烂掉,也不知到底要死多少人,百姓死上一半以上都不奇怪。

        而且,自己想要尽快提升修为达到大宗师境,甚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到了后期,在修为越来越难提升的情况下,必然得依靠“根骨”和“悟性”,需要茫茫多的福缘。

        江南都被打烂了,百姓都被打没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福缘?

        到哪里去取得“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无边福缘?

        靠着杀一些兵胚,除一些恶人吗?那能攒几个福缘?

        劫运这东西,很好得到。

        陈平觉得自己只要不停搞事,没事找事,揽劫上身,再破除劫数,就有劫运点。

        虽然危险大了一些,有可能玩崩掉,但是办法还是有的。

        福缘这东西,就很麻烦。

        想要快速积累福缘保命,必须要做出大功业,传扬大名声。

        从前面零零星星得到福缘的途径,可以肯定。

        生机是福缘,死亡是虚无。

        创造是福缘,毁灭不是。

        秩序有福缘,混乱决对没有。

        归根究底,就是护天下有灵众生,创造、生机,成就美好家园,这都是积累福缘的手段。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比护一府之地,再护一国之地,让底层百姓安居乐业,创造太平盛世,能得到更多、更大的福缘?

        所以,兴庆府不能丢。

        游击是不能打游击的,这一辈子都不想打。

        当兴堂堂正正之兵,迎击四方之敌。

        “原先生所言很有道理,本将军明白了,听闻原先生熟读经典,治政颇有良策,如今兴庆府危急关头,招募十万兵马,安抚百万黎民都需要金银粮食,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尽一切所能搜刮粮秣。我要看到,兴庆府地界,无有一人饿死。”

        “小桌子,你跟着原先生,随他学习治政方略,日后当有大用。”陈平转首看向一旁,那里有一个衣着简朴,脸色又喜又惊的少年。

        这是陈平派人在城内找到的。

        找到他的时候,小桌子改容换貌,装扮成一个苦力,在城内一家布行搬运染料布匹,连陈平杀回城中,他都不知道。

        “是,七哥。”小桌子深深吸了一口气,走到原秋身旁,行了一礼:“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谭馆主,胡勇,你们带着陷阵营跟着原先生,城内但有反扑,杀无赦。”

        派一个先天强者,还派一千精锐兵士,也是原来的武馆弟子,应该足够把城内所有反抗的大户小户,世家豪门全都镇压下来。

        相信,再没有谁敢唱反调。

        快刀斩乱麻。

        陈平时间不够,不耐烦慢慢处理城内事情。

        只能强行推动改变,首先关注的就是民生。

        这是福缘。

        在其位谋其政,掌控了兴庆府,至少不能让人没饭吃不是。

        至于是不是有人怀恨在心,那谁在乎?

        原秋愣了一愣。

        立刻就明白过来,心知陈平并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反倒是决定兴一府之兵,力战四方之敌。

        而且,原秋还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是,尽一切可能搜刮城内金银粮食,那就是刮地皮了。

        不管豪强地主,还是世家大族,全都在征召之列。

        这是生怕敌人不够多啊。

        他深深的看了陈平一眼,心底又是无奈又是佩服。

        也许,正是因为此等气魄,才能得沧龙印认主,把所谓的“天命”打了个稀烂。

        要么成虫,要么成龙。

        一战而已。

        “遵将军令。”

        原秋深深一躬,眼中就浮显丝丝杀气。

        你都不怕死,我又何惧之有。

        这个世界早就崩坏,不如跟着你疯上一把。

        ……

        本来想把治政和军略写详细点,没想到写了七千多字还只是写了个囫囵,算了,不写这个了,太水。

        一笔带过,明天接战强敌,杀裴家和绣衣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