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春天回来了(1 / 2)

加入书签

姜曦一听,品出些味道来了。

        他也算是商场打滚十多年了,显然,这一句宗族族长负责来帮忙登记说道就大了啊。

        那边白起还在继续讲解:

        “秦人落户后,会配发相应的‘符‘,‘传’,‘验’。因商君新法后,‘使民无得擅徙’。

        ‘符’为身份证明,在外时逢查验,需出示‘传’,‘验’,无事不可擅离其地。

        国人户籍,又分:民户籍、役(军)籍、徒籍、私奴籍、市籍、弟子籍、高爵者籍和宗室籍。

        民户籍即寻常农人,征收徭役兵役,多从役籍抽调;徒籍私奴籍皆为下等,虽商君后已废止奴隶,然许多贵族家中依旧有奴隶,是以主家需为家中奴仆办理户籍。

        市籍为商贾,弟子籍则是官宦子弟专有。”

        说到这里,白起顿了顿,才道:

        “弟子籍出身者,可为官,也可免除许多徭役兵役,以白某看倒是十分适合姜家。

        其余二者,高爵者,宗室虽身份高贵,但不敢擅专了。”

        也就是说,姜家可以试试,把自家落户成弟子籍,至于宗室,高爵籍,那就太高了,姜家够不上。

        姜若阳在一旁听着,也明白了白起的好意,一番道谢后,轻声问:

        “公乘,姜某有一问,方才公乘便建议姜家自行去落籍,不知,可是姜氏有何不妥?吾等初来秦境,着实对这些一无所知,还望公乘能够指点迷津啊!”

        姜曦也转过来,商量白起帮忙,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好的,他为什么这样建议?似乎是在提示他们提防秦国本土姜氏宗族。

        白起犹豫了一下,一路走来,他对姜氏兄弟两人都有不错的观感,之前都提点了,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便说了:

        “其实,一切还是源自商君变法。

        商君变法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和战斗,行连坐之法。’

        商君收拢了诸多本该用于分封的土地,下放于国民,鼓励耕种农桑,姜氏是大族,原本便拥有封地颇多,然多数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是以被收走许多。

        也因此,诸多国民十分赞同商君新法,一众宗族贵族却十分痛恨商君。

        如今之势,便是宗族不敢擅动,但秦王也不敢再加为难。

        穰侯赠与手书,又让我等护送,本是好意,不过,如若让姜氏族人看到,怕是会心有芥蒂了。再者,诸位远道而来,投奔姜氏,若是姜氏肯接纳,就是平添了近千人的人口。

        族地,良田,屋舍,皆要有所分派的。

        起家乡在郿,距离武功颇近,据某所知,姜氏近些年,族内人尚且因族地,资产之事械斗不已,若是诸位也去投奔……

        白某观诸位颇有些财产。若是回归宗族,此方财产必定要为宗族所有了。届时起恐怕诸位将受制于人了。”

        姜曦姜若阳听了,都是脸色一变。

        白起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姜家现在自身一滩烂泥,他们此刻若是回去,怕是非但受不到优待,还有可能被莫名其妙的被收没所有财产,欺压到底。

        按如今的秦律法,没有身份证明,那真的是寸步难行。

        若是指望那素未谋面的姜氏族长帮忙他们落户籍,那到时候族长完全可以通过此事来拿捏他们。

        这样看,他们何必去送把柄给人?反正如今秦国土地可以买卖,拿出他们的积蓄以及最近赚到的大笔钱财,他们大可以自己买下一片土地!

        何必要去姜氏看人眼色去?这样一想,姜曦姜若阳毫不犹豫的就做出了选择。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他们还是先安顿下来,等自己势力发展开,有一定势力的时候再说回姜氏的事情吧!

        到时再看姜氏的态度,决定是否加入姜氏宗族。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也要一步一步吃,一切不可操之过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