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继位之争(1 / 2)

加入书签

庄襄王子楚只得两子,均未成年,既已立太子,原本继位人选毫无争议应当是嬴政。

        但此时新王继位前,有一年孝期需要服,一年,足够发生许多事情。

        姜安饶一家那时才回到武功县不久,从嬴政那边听说了庄襄王薨了的消息后,姜安饶第一时间回了咸阳。

        秦国朝局这次已经有些动荡了,四年之内,秦国换了三个君王,这让朝局想稳当都难。此时其实最好的法子就是赶紧确定新王,但阳泉君偏要挣扎一下,试图废太子改拥立成蟜。

        朝堂之上吕不韦阳泉君各执一词,对于新王的继位人选争执不下。

        阳泉君理由就是:成蟜自小长在子楚膝下,受子楚疼爱,且,年少有功。

        这个所谓年少有功还得说上几句。

        嬴政如今十三岁,而成蟜如今九岁,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两个孩子的差距已经显现明显。

        成蟜自然不笨,但是跟文武双全的嬴政比,他只是寻常的九岁孩童。阳泉君想要一手把他扶植起来,却时常有种朽木不可雕的无力感。

        但是,他不甘心居于吕不韦之下,也因为一直支持成蟜,唯恐嬴政记恨,无法转投这边,所以就尴尬在这里了。

        阳泉君当然不死心,于是想了想,就把主意打到了旁的事情上。

        那是刚好秦国对外用兵,吕不韦让蒙骜攻打三晋,战果累累,而吕不韦是嬴政一系,若是非说这事嬴政的功劳,也说得过去。所以阳泉君动用自身关系,给韩国施压,让成蟜出使韩国,并成功从韩国要了十来座城池回来!

        成蟜年岁小,出使的主要人物自然不是他,但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好多城池,这说出去就是大功。

        原本,阳泉君经营这些是为了做实了成蟜的功劳之后,联合朝臣们跟秦庄襄王上书,废政太子,改立成蟜为太子的!

        只是没想到,子楚突然就死了!

        虽说打乱了计划,但是阳泉君也不会退缩,这时候直接就跟吕不韦为首的太子政一派杠上了。

        成蟜年少就有大功,兵不血刃拿下韩国城池,而太子政年长与却毫无建树。

        这就是阳泉君支持成蟜继位的理由。

        此时阳泉君一方势力虽然与吕不韦不分伯仲,但阳泉君毕竟是楚人,他身后,也代表着楚国的外戚集团。

        楚国对于秦国内政虽然不能明确插手,却可以表明立场。

        同时,韩国自然也赞同成蟜这一边。

        吕不韦出身卫国,但卫国如今只是秦国附庸,毫无话语权,他得不到旁的国家的赞同,只能游说秦国宗族。

        宗族的话,更倾向于支持立嫡立长,所以也算支持太子政这边。赵姬出身赵国,虽说赵国之后知道赵姬耍的心眼儿,十分恼火,但是当她成为秦国王后,自然也会有赵国人赶来支持她。

        所以这两年,赵姬手下也养了不少人,也算是一股势力。

        赵姬自然是支持自己儿子的,于是,双方实力又差不多平衡了。

        姜安饶回来,第一时间去看了嬴政的状况。

        嬴政与子楚相处时日并不长,他从稍微懂事后就知道了子楚其实才是他的亲生父亲,但是子楚当时没有认回他,便是偶尔来看他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疼爱之情,所以,他对于子楚的感情一直很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