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天山暗谋,火烧固原(2 / 2)

加入书签

        这个世界,自然也有石油,被百姓用来燃烧,只是数量不多。

        闻着浓烈的石油味道,夏昊勒住赤焰灵驹,没有向先前一样,身先士卒,独身攻城,轻举妄动。

        而是看向远处的城墙之上。

        城墙之上,守卫的士兵,非但没有安排强弓劲弩,准备各种巨石、滚木、金汁等防御器具,反而都只是拎着兵器,站在距离关墙垛口较远的地方……

        有古怪。

        这种情况显然不正常,似乎在守株待兔。

        而被狩猎的兔子,也只能是他自己了。

        “难道在城墙之上,有埋伏?”夏昊微微皱眉,复又退回阵中。

        “主公,有情况?”司惊雷连忙问道。

        夏昊将心中的疑惑说了下,又私在自语,又似在求证。

        “惊雷,若你是守城之人,有敌军来攻,且敌军主帅每战必身先士卒,以一己之力而登城,你会怎么做?”

        司惊雷听闻后,联想到夏昊所说城墙之上的情况,心中已然明了。

        “主公,若是我,必然针对对方主帅的特点,穷尽一切办法,布下天罗地网,将之击杀。”

        夏昊心中已经肯定,在前方的城墙之上,必然有埋伏陷阱。

        且这种埋伏,必然不同寻常,可以置三品武者于死地。

        经过天门关与大晋悬镜司金牌供奉的战斗,体验到“御制金剑”的威能后,夏昊对这个世界,早已经怀有高度警惕之心。

        “据祁云县令朱强所说,固原县的首领岳天鹏,乃是六品武者,且是某个江湖门派之人。

        在大晋天下,江湖门派众多,几乎每州之地都有,除了四个一流门派之外,二流门派也有十来个。或许岳天鹏有一些独特的手段?”

        夏昊看向司惊雷,吩咐道:“选择百名武者,箭术越高越好,将箭矢抹上火油等。我要火烧固原。”

        司惊雷眼睛一亮,立即去安排。

        虽是骑兵,但也有一些辎重,只是数量不多,也存了一些火油,够三轮齐射。

        很快,一百武者出列,其中有八品武者二十名左右,其余都是九品武者。

        待夏军距离靠近,达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

        “用铁胎弓,对准城墙之上的空隙,进行齐射。”夏昊下达命令。

        随即,也取出弓箭,点燃了箭矢顶端的火油,朝着固原关城墙之上射去。

        ……

        固原县城墙之上,岳天鹏等人,见夏昊一直没有登城,心中有些焦急。

        “小师叔,夏昊怎么还不来攻城?”

        道袍青年心中也有一丝不安的情绪,眉头紧皱:

        “安心等待就是,他手下的骑兵,是没法攻城的。”

        “他们出来了,约有一百多士兵,他们点燃了火箭。不好,他们要用火攻。”

        岳天鹏见状,惊出一身冷汗,他们面前到处都是引火之物,再有小师叔带来的“烈火粉”,若被点燃,那就前功尽弃。

        “糟了,没想到夏昊不按常理出牌。”道袍青年也面色剧变,身影直接爆退,跳下了城墙。

        这一举动,让岳天鹏都惊呆了。

        想到那传说中“烈火粉”的效果,岳天鹏也不敢呆在城墙之上。

        口中却是命令道:“来人,速速取水来,准备救火。”

        ……

        可夏昊等人没有给他们充足的准备,达到射程之后。

        上百道箭矢,带着缕缕火焰,形成了一道抛物线,火星点点,闪烁于天空之中,除了个别箭矢之外,都准确的落在了固原县城墙之上。

        箭矢刚一落地,火星点燃了火油等助燃物,以超乎夏昊想象的速度,迅速升起了熊熊烈火。

        这火焰燃烧的速度不同寻常,只是几个呼吸间,就已然将整个城墙吞噬,火焰升腾约有七八丈之高,隐约可以听到其中凄惨至极的嘶吼……

        夏昊定睛一看,冷笑不已,心中也同时有些后怕。

        若他真如寻常一样,亲冒箭矢,不顾危险,登城而战。

        那若是陷入对方布置的陷阱之中,而身陷此时的火海,能否全身而退,就很难说了。

        “看来,今后不能那么冒失了,需得先探明虚实,或者独自潜入进去。”

        固原城墙之上的大火,越烧越烈,吞没了城楼,又向着城内蔓延。

        而如今,正是持续五月的干旱,哪怕是天山郡之地,也已然草木枯黄,水分流失。

        更不用说,城内的建筑,大都是木质建筑,只需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之势,焚毁全城。

        司惊雷望着固原县升起的大火,也深感心寒,感慨道:“主公,他们也算是作茧自缚了。这一战,或许不用我们攻城,固原县就不攻自破了。

        只是可惜,这一座两万余人的大城,也将付之一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