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滤镜碎了(1 / 2)

加入书签

第98章  滤镜碎了

        宫中的消息都长着翅膀。

        田令月一大早就失魂落魄地在甬道上独行,那些去内务府领东西的宫女太监瞧见了,不免要议论几句,或是汇报给自家主子听。

        毕竟前一日的菊花宴上田令月可是独得恩宠,荣耀光环护体,皇上还翻了她的牌子。隔一日就像被发配了宁古塔一样,那模样实在可怜。

        于是一大早,就聚集了几个吃瓜群众。

        “你看,小门小户出身,即使是去侍寝,皇上也不喜欢,听说在太和宫殿外跪了一夜,这么冷的天,不得冻僵啊,为了恩宠她真是够拼命的。”

        “听说田秀女惹着了皇上,皇上罚她在雪夜里跪足了一夜的,皇上什么时候舍得体罚咱们姐妹了,皇上还是爱我。”

        永福殿的赵嬷嬷早已守在台阶上,风言风语,她去内务府领炭火的时候,也听了几句的,但她秉承不信谣不传谣,田令月总是永福殿的秀女,她这个嬷嬷责无旁贷,还是得迎一迎的。

        远远的,凤鸾春恩车来了。

        帷帐随风起,重重帷帐下,田令月发间的雪已经融化了,那朵淡青色的菊花又显现了它本来的颜色,而且愈发的娇艳欲滴起来。

        “是田小主回来了。”赵嬷嬷赶紧上前去放脚凳。

        田令月却是伸了伸胳膊,赵嬷嬷会意,赶紧将胳膊抬了起来。

        田令月扶着赵嬷嬷的胳膊,缓缓下了轿撵:“脚坐麻了,嬷嬷不要怪罪。”

        “奴婢伺候主子是应该的,外头天寒,主子赶紧回永福殿暖一暖。”

        永福殿的秀女们都守在窗下,做的绣活儿也都停了。

        本以为田令月是受了委屈回来,还想着该怎么安慰她,不料走进来的田令月,虽姿色寡淡,但眉宇间尽是喜悦,压制不住的喜悦从她的眉梢蔓延到她的嘴角。

        在永福殿里这么些天,从未见过田令月如此喜悦。

        要知道田令月给太后递的那三卷经文,密密麻麻的字,永福殿还住着这么些人,她都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成了,这样的城府,自然是喜怒不形于色,今儿这么高兴,高兴的都绷不住了,那肯定是有天大的好事。

        果然,高让来宣旨了。

        说是田令月一片孝心感动天地,皇上特封她为田答应,以后每月按答应位份支领东西,一应伺候的宫女太监都添上,另外,赏田令月居长乐宫。

        等高让走了,赵嬷嬷亲自把田令月扶进了永福殿。

        “恭喜田答应高升了。”赵嬷嬷满脸的笑:“田答应总算是熬出头了。”

        “赵嬷嬷不相信我能熬出头吗?还是说,赵嬷嬷觉得,我熬的太久了,不像别人出头那么快。”

        这话把赵嬷嬷闹了个脸红。

        她一惯在永福殿伺候的,伺候的秀女没有一百个也有八十个了。

        自认为兢兢业业,一视同仁,尽量在职责范围内给秀女们行方便,所以秀女们对她,多半是感激,从不见哪个秀女找过她的麻烦。

        以前田令月还是田秀女,知道她家世不好,赵嬷嬷还额外给她做饭菜,弄些好汤水补身子,不想田令月这样跟她说话。

        赵嬷嬷只得跪下来:“是奴婢不会说话,还望田答应不要生气。”

        “我生气了吗?你是说我很小心眼?”

        “奴婢不是这个意思。”赵嬷嬷直接在积雪的台阶上跪下来。

        永福殿的气氛有些不大对。

        秀女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它几个嬷嬷缩着头回了小厨房准备饭食,谁也不敢跟田令月说话了。

        史景本来想恭喜田令月的,毕竟是一宫住着的姐妹。

        可见她这般为难赵嬷嬷,史景有些不忍心,上去就要扶赵嬷嬷起来。

        田令月不说话,赵嬷嬷并不敢起来。

        “田妹妹,地上这么冷,何况赵嬷嬷她没有恶意。”

        田令月冷冷地瞧着史景,言语有些玩味:“有些人说话,总是没轻没重的,被罚了也是长教训的好事。”

        这话横竖听着都不对味儿,像是在讽刺谁。

        如果是对杜仅言说的,杜仅言一定会想,这是军书十万卷,卷卷有爷名啊。

        史景单纯。

        “你先让赵嬷嬷起来吧。”史景有点着急。

        “她在永福殿伺候那么多年,还是如此不会说话,我不过是教教她罢了。”田令月坐回炕上,拿着暖炉,手渐渐地暖了,脸色也红润了。

        还是杜仅言扶起了赵嬷嬷:“厨房里还炖着汤,嬷嬷去忙吧。”

        赵嬷嬷含着泪去了。

        内务府的人恰好来了,提醒田令月准备收拾箱笼。

        她进宫的时候,家里花了一些银子打点人情,余下给她的钱,几乎没有,所以她带的包袱最小,小的几乎没有,如今下雪了,厚衣裳也没有几件的,加上平素她的刺绣,也就星星点点的东西,实在经不起收拾。

        还好内务府的人来了,毕竟田令月获封答应,相应的待遇就得水涨船高。

        答应位分的人,每日可分得鸭子一只,鸡子一只,瘦肉一斤,鹿肉、獐子肉、野兔肉等一些野味等等都是有的。

        每日分得黄蜡十支,白蜡八支,羊油蜡二十只也不可少。

        如今到年底,还可以分得貂皮一件,蟒缎一匹,妆缎两匹,云缎两匹,宫绸四匹。

        红箩炭两筐,银炭也是现成的。

        内务府的人抬抬扛扛弄了五六个箱笼,系上红绸缎,动用了好些个太监,才把这些东西弄过来,嘴上说着吉祥话,办的十分体面。

        田令月听着内务府分管太监拿着单子向她汇报,不动声色地喝着茶水。

        “恭喜田答应了。”太监们跪地。

        “赏吧。”田令月示意婢女。

        因为她如今是常在,伺候的宫女太监也已经到位,有个叫山竹的,被田令月点为贴身伺候的。

        山竹打开盒子,从里头掏出碎银子,每个太监赏了二两。

        二两银子不少了,够寻常百姓一两个月的花销。

        内务府的人欢天喜地的去了。

        雪地里五六个箱笼格外体面,上头的红绸缎很是耀眼。

        杜仅言去小厨房里炖野鸡子汤。

        天寒地冻的,就想弄些汤水喝喝。

        如今她是杜常在,不但有月俸,每日内务府还送野味儿,吃穿用度比以前好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