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慎刑司(1 / 2)

加入书签

二条把百子百孙彩花荷包跟一个赤金雕刻莲花镯子裹进怀里,冒着风雪往宫门口去,如果能赶在当铺关门之前兑换了,明儿一早就能把银子带进来,不耽误主子们使用。

        宫门口的守卫好像换人了。

        二条经常出入宫禁,跟好些守卫都熟,今儿这俩有些面生。

        像往常一样报了姓名,说是内务府出去采买些东西,眼看就能出去了,不想守卫道:“年底了,上头交待要好生搜检,别出纰漏。”

        说着守卫就开始搜身。

        二条怀里的东西很快被搜了出来。

        放在以前,打声招呼,守卫象征性地摸摸二条的袖子也就过去了,这天搜检的格外严苛,就连二条的头发丝都摸了。

        很快,二条被带去了慎刑司。

        长乐宫。

        孟玉珠坐在铜镜前,由腰果伺候着松去发髻,又将发间的赤金簪子一支一支取下来。

        田令月由山竹扶着,乖顺地来到孟玉珠身后,净了手伺候着孟玉珠梳头。

        见田令月气色不错,孟玉珠便明白了几分:“事成了?”

        “那个太监已经被压去慎刑司了。身上的荷包跟镯子被守卫搜到了。还好娘娘派人跟守卫打了招呼。”

        慎刑司那种地方,活人进去得扒层皮,死人进去也得坐起来说话。

        听说里头的刑具数上一天都不重样。

        什么水牢、贴加官、猫刑.没有几个人能经受住拷打的。

        二条被关进慎刑司,估计也凶多吉少。

        “过不了今晚,那个太监就会把该招的不该招的都招了,到时候史景跟杜仅言偷卖宫中物品,可得让皇上好好定夺。”

        永福殿。

        赵嬷嬷端着新煮的茉莉细米羹并四个小菜进了房。

        酸白菜、酸萝卜、海带丝、海蜇丝,配着细米羹最好了。

        杜仅言一碗细米羹还未喝尽,就见史景从外头回来了。

        史景已经听说了二条被抓的消息,慎刑司那边,她并不认得什么人,只能回来跟杜仅言商量。

        “二条被抓到那地方去,不是要命吗?”史景犯了愁:“不过是递了信而已,就要被抓进慎刑司拷打吗?陈国律法这么重吗?杜仅言,你识字多,你说说。”

        陈国律法,杜仅言了解的也不多。

        如果只是递书信,慎刑司不会太为难二条。

        史景揪着手帕子:“我听说,守卫从二条怀里搜出来一个荷包和一个金镯子,所以怀疑他盗窃宫中物品出去变卖。可我从来没有让他递过这些东西,难道二条还帮别宫的娘娘办事?可我已经一个月二两把他包起来了啊,专门替我跑腿,难道他还接私活?”

        “如果不是接私活呢?”杜仅言放下细瓷碗。

        “不是接私活?他怎么可能有那些东西。”

        杜仅言最担心的,是有人把东西塞给二条,然后诬陷史景。

        为免史景担心,杜仅言并没有把她的担忧说出来。

        因为二条的事,景仁宫的请安气氛格外凝重。

        孟玉珠梳着飞天髻,插着支凤凰于飞的簪子,戴了一对暗黄色珍珠耳环,穿的是内务府新制的绣百子如意敞衣,一对碧绿碧绿的镯子趁得她手腕都白嫩了不少,手炉的护套,也是织锦措银,精致又富贵。

        想必孟玉珠昨晚睡得极好,面如桃花,又涂了粉色胭脂,整个人年轻了好几岁。

        田令月挨着孟玉珠坐下,穿的衣裳虽不如孟玉珠那般贵重,但也是用上好的苏绣制成,往日田令月总在发间插朵花,这天也一样,只是这日的花,颜色比往常浓郁,花瓣下面,还插了一支赤金镂空簪子。

        二条的事,皇后已经知道了。

        大伙都在等皇后的示下。

        皇后却不慌不忙冲了些菊花茶赏给众人喝。

        皇后是种菊小能手,景仁宫的菊花向来不断,所以菊花茶也能从年头喝到年尾,哪个宫里哪个人上火了,皇后的菊花茶都能治。

        这日也是一样。

        皇后淡定地喝了茶问:“味道如何?”

        妃嫔们困在宫中,长日无聊,特别是下了雪以后,愈发的懒怠出门,娱乐项目也少,就连南府的戏班子也有一个多月没进行歌舞表演了,零星开着花的御花园,逛来逛去也快逛吐了,大伙都憋闷着,好容易逮着二条的事,心想着这回得牵连不少人,赶紧坐在前排吃个瓜吧,包熟。

        谁知道皇后根本不摘瓜,而是聊起了茶叶,果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皇后娘娘啊。

        孟玉珠可没那么好性儿,她看也没看菊花茶一眼,直接问皇后:“那个太监的事皇后娘娘自然也知晓了。皇后娘娘打算如何处置呢?”

        “太监的事不归本宫管。”皇后摸了块果子。

        孟玉珠.

        卫贵人坐在皇后下首,帮着解释道:“那个太监犯了宫规,已经按律交去了慎刑司,慎刑司在审理之后,会给主子们一个答复,到时水落石出,查出了来龙去脉,牵扯到后宫的,皇后娘娘会跟皇上一起处置。”

        孟玉珠冷冷一笑,分明也没把卫昭宁放在眼中:“卫贵人在景仁宫里住了阵日子,果然进益了,话说的伶俐,只是,慎刑司什么时候给答复呢?”

        “这得看那个太监肯不肯老实招认了。”

        田令月放下菊花茶跪了下来:“皇后娘娘。”

        皇后一瞧,这不是刚死了爹的田令月吗,记得前几天她还哭哭啼啼,今儿这气色真好,唇红齿白的。

        “田答应,你有事?”

        “皇后娘娘,关于那个偷递东西出宫的太监,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就不要讲,故弄玄虚。”史景嘟囔了一句。

        妃嫔小声笑起来。

        田令月默默咬了咬嘴角。

        “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皇后娘娘,宫里的太监宫女加起来,少说有几百个,保不齐哪个是不好的,宫规虽严,防不住有人铤而走险,只为一个利字。那个太监敢偷宫里的东西,我想着,只有两个可能。”

        “哪两个可能?”

        “一,他是自己偷来卖的。不过各宫里的东西都有数,各宫主子也不是只有一个人伺候,人多口杂,想私自偷东西并不容易,就像娘娘您宫里有哪些东西,平时账本上都有登记的,一般不会少,少了也能看出来,所以太监自己偷,并不容易。二、那些东西,是别人拿给他的。”

        皇后眨巴着眼睛:“有人拿给他的?为何?赏赐吗?”

        皇后赏人赏惯了,逢年过节没事就要给下头的人一些奖赏,泡茶泡得好皇后一高兴还要劈头盖脸赏一吊钱出去。赏赐这个词,皇后熟。

        “如果是宫中赏赐的,一般也会记档,某年某月,谁人赏了什么。如果是主子赏的,那个太监也不必惊慌,只需说出什么时候得的就是了,更不会被慎刑司扣起来,所以这些东西并不是赏赐,而是有人托付那个太监拿出去。”

        田令月的推断有几分道理。

        “托付他拿出去干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