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落灰的妃嫔(1 / 2)

加入书签

自从杜仅言灵机一动发明了荠菜饺子跟蒲公英汤,特别是皇后用这两样东西成功侍寝,杜仅言的名气,算是在东西六宫打响了,试问在这深宫里,谁不想侍寝呢?随之而来,是永福殿的门槛都快被踩塌了,这泼天的富贵,真是防不胜防。

        天未亮,永福殿里的积雪还未清扫呢,就听到有人拍门。赵嬷嬷披衣去开门,正要说是哪宫伺候的人不懂规矩扰了主子们休息,却不知责怪谁好,外头站着十几个宫的宫女太监,大伙像吹号子集合的一样,规规矩矩地站成两排,赵嬷嬷刚把门打开一条缝,这些人便如水流一样涌了进来,不住地往赵嬷嬷怀里塞着铜钱:“嬷嬷请关照,我们是来买饭的。”

        就觉得铜钱像雪花儿似的不住地往手里落,赵嬷嬷还没看清这些人长什么样,大伙已经在窗外集结完毕了。

        最开始的时候,你挣我抢,还有点儿乱哄哄的,过了几天,大伙都识规矩了,还自觉排队,不但排队,还能做到不争不抢,一个一个地报菜名。

        皇后娘娘宫里的桂圆姑娘当然是头一份儿的。

        桂圆姑娘客客气气地奉上一两银子,点了一个清炒菜蔬,一个清蒸萝卜叶酿肉丸子:“皇后娘娘最近想吃点儿素的,特意点了这两样,让杜常在瞧着做,卫贵人想吃一个胡萝卜山药汤点心,糖少一点儿的,请杜常在一块儿安排。皇后娘娘说,让杜常在慢慢地做,不要着急,天黑前送到就行。”

        桂圆后头,是包贵人宫里的宫女:“包贵人说,她小时候喝过一次野鸡汤,已经许久没喝过了,甚是想念,不知杜常在宫里能不能做,包贵人愿出半吊钱,这两日做好就成,包贵人能等,对了,包贵人不食辣椒,一点儿辣都不行。”

        “这里是赵答应的半吊钱,赵答应要一个辣炒鹌鹑肉,要多放辣椒跟花椒,赵答应口味重,饭量大。赵答应说,如果能明日吃上就谢天谢地了,还请杜常在行个方便。”

        史景隔窗望着高高低低的宫女太监,不禁摇了摇头。

        好大的阵仗。

        自从上次给皇后做了饺子一炮而红之后,永福殿的大门算是关不上了。

        景仁宫的桂圆常拿银子来买吃的,买的都是景仁宫的小厨房没有的菜品。

        皇后娘娘闲着无事,正好可以换换口味儿。

        奇怪的是,包贵人、梅贵人、赵答应这种位分的妃嫔,说起来位分不高,俸禄也没有多少,但最近她们也是把银子都炫嘴里了啊。

        就说这个赵答应,拿着答应的位分,以前还鼻子一把泪一把的诉说自己无宠的悲凉,现如今赵答应似乎早就把无宠的悲凉忘到九霄云外了,就数她宫里的小宫女跑的最勤,多的时候一天能跑两趟永福殿,汤汤水水的不停往赵答应房里端。

        以前的包贵人,也是无宠的命运,哭诉自己成天数着殿里的青砖度日,自从杜仅言的专属小厨房开起来,包贵人是换着样儿的点餐吃,贵人的俸禄稍微多一些,包贵人也不亏待自己的嘴,从早到晚的,使唤宫女提着食盒来进货。请安的时候,肉眼可见的,包贵人胖了一圈儿。

        就连慈宁宫的小宫女都来了,提着食盒,拿了一两银子乖乖呈上:“昨儿给太后订了一份玉米糕,少糖的,不知做好了没有?”

        杜仅言一面收银子一面把六块玉米糕放进小宫女的食盒里。

        连史景都要跪服,这个杜仅言做生意做成精了,连太后的银子都赚。

        关键是太后还就喜欢吃杜仅言小厨房里做出来的玉米糕,或许是玉米糕新鲜,正合太后的口味,而且杜仅言还给玉米糕设计了一些造型,六块小小的玉米糕,硬是做出了六个人的样子,何仙姑、张果老、吕洞宾……每一个人物都惟妙惟肖,于其说是玉米糕,不如说是一幅生动的人物图,这样活灵活现的人物造型,太后都是爱不释手地观赏半天才舍得吃下去。

        有了太后跟皇后的赞许,就像是打了广告似的,杜仅言的生意越来越好。

        史景干脆给杜仅言当了账房先生,拿着钱袋子负责收钱。哗啦啦的银子装进钱袋子,哪一天不能进帐十两八两。

        以前总觉得在宫里好好混,混到了位分,每个月可以领些俸禄,现在思路打开了,开个小厨房,挣的比当妃嫔还多。

        就连长乐宫都偷偷派了宫女来买饭菜。

        头天是一个鬼鬼祟祟的小宫女,在永福殿外探头探脑的,惦着脚尖不停地往里头张望,当问及她来做什么时,她一会儿说要买荷叶丸子,一会儿说她不是长乐宫的,前言不搭后语,一看就是长乐宫派过来的。

        后来腰果亲自前来,只是蒙着一块面纱,说是感染了风寒,提着个食盒,交过来一两银子,谁都能认出来那是腰果,谁也没说破,她愿意掏银子买,何乐而不为呢。一两银子,至少能赚半两。

        腰果把荷叶丸子提回长乐宫的时候,孟玉珠本来还不抱多大希望,只是听说东西六宫的人排着长队去永福殿提货,难道杜仅言的小厨房真能做出来什么神仙美味不成?看到荷叶丸子,孟玉珠就知道自己轻敌了。

        荷叶丸子是用新鲜的鸡汤煨的,荷叶,是用菜蔬混着糯米粉用模子压出来的,混着丸子在鸡汤里慢火煨上半个时辰,又软又糯,还透着一股子荷叶的清香,打开食盒,这种香气就扑面而来,不但不油腻,最重要的是,这个汤颜色好看,汤底淡黄,荷叶油绿,丸子雪白,雪白的丸子在淡黄的汤里漂浮着,荷叶涌动,倒像是夏日荷塘月色的缩影。

        当然了,只好看没用,饭菜有好的味道才行。

        孟玉珠拿起调羹尝了一口,没有吱声,接着又尝了一口,依旧是面无表情。

        腰果托着小碗道:“娘娘没有说话,定然是这汤做的不合胃口,奴婢也瞧着,这清汤寡水的,连点儿油水也没有,哪有咱们长乐宫的乌龟鸡汤滋味好。”

        “你懂什么,这荷叶丸子汤看着寡淡,滋味全在汤里,这汤吊的好。不然那么多人去排队呢,真是让杜仅言给赚着了。”

        “是啊,只有田答应没去买。”

        “她从小穷惯了,从不舍得多花一文钱。”孟玉珠端起荷叶丸子汤叹了口气:“同样是永福殿住过的秀女,杜仅言的汤水做得这般滋味,田答应做的野菜团子能砸死狗。”

        田令月一滞。

        站在长乐宫正殿门口正要掀帘子的手陡然缩了回去,跨了一半的脚也赶紧收了回去,只觉得心里似乎是塞了什么东西似的又酸又涩,只能回去抄经。

        山竹在旁研磨,见田令月写满了两页纸,才敢小声提醒她:“主子,许多人去永福殿买吃食了,主子要不要尝尝?主子要是想尝,奴婢可以去试试。”

        “不必了,我不爱吃什么粗鄙的东西。”

        “可是……”

        “不必再提了。”田令月握紧了手中的毛笔:“我说了不吃便是不吃。”

        太和宫。

        御膳房的饭菜已经端上了桌。

        按照旧例,热菜、冷菜、汤汤水水、点心都是必不可少的。

        每餐里鹿肉、牛肉、羊肉、人参、鹿茸各式补品、酒水也都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