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2 / 2)

加入书签

        霍善顺手把这最后一张邀请卡给用了。

        不知是不是上次霍善的埋怨起了效果,这次系统在邀请患者时仿佛已经与对方沟通过了,对方一过来,霍善手头的书册状光幕上就显示了对方的姓名与来历。

        许是因为前三次随机抽取的都是还算有些来历的患者,这次过来的患者身份就十分普通了。

        他是个农家子,才十二岁,叫周山,来自……东晋。准确点来说,应该是东晋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因为他生活在北方。

        而东晋已经是衣冠南渡()_[(()”之后的事了,家世最好的那批人已经带着所有家当仓惶南逃,留下手无寸铁的普通人面对南下的五胡兵马。

        这些普通人只能去投靠当地的坞主寻求庇佑。

        所谓的坞主,就是那些还没来得及南下的二三等乡绅豪强在当地建筑坞堡抵御外敌,坞堡中当家做主的人便是坞主。

        寻

        ()        常百姓要是没被坞主收留,等待他们的只有被胡人杀死或者沦为奴隶的命运。

        周山就是在跟着族亲去投奔坞主途中病倒的,他的族亲商量过后把他单独留在了一处破庙之中。

        若是可以的话,族亲也不愿意放弃他。只是带着个重病的人去求坞主收留,说不定所有人都会被拒之门外,到那时候可就是所有人一起死了。

        所以他们只能把他留下。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们只是想活着而已。

        当晚风雨交加,周山的身体被祠庙屋顶不断漏下来的雨打湿了。

        他抬头看祠庙里供奉的神君像,只见一道雷电划过天际,照亮了同样一身狼狈的神君。那神君头上、脸上的漆都掉得差不多了,水珠从它脸颊上滑落,仿佛连神君都在为生活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流泪。

        周山几乎以为自己要死在那破落祠庙里了,结果在濒临昏迷之际听到有人询问他愿不愿意前往一处医馆解除病痛。他糊里糊涂应下以后,报上了自己的姓名与基本情况,很快便被带到这神秘的医馆之中。

        霍善也当场获得了周山的“病历()”。

        霍善听李时珍他们提过一嘴东晋时期那堆破事,只是对当时的情况并没有具体概念。现在看到举家逃难途中因病落单的周山,才对那一切有了点实质概念。

        其实投奔坞主也安稳不了多久,随着五胡()_[(()”不断侵占北方州郡以及相互争斗,这些建筑堡垒收容乡里、试图负隅顽抗的坞主迟早也得投靠势力比较大的胡人寻求自保。

        不过再短暂的安稳也是安稳,在周山的族亲们眼里,眼下只有投奔愿意收容他们的坞主才有机会活下去。

        指望偏安南方的东晋朝廷收复北地是不可能的了。

        真正有魄力夺回失地的朝廷,最开始怎么会放弃自己的疆土与子民仓皇逃跑呢?

        胆气这种东西一旦丢掉了,就很难再捡回来了。

        霍善对周山的遭遇非常同情,把他安置在庄子的医馆里头,让孙思邈给他看看。

        孙思邈是经历过隋末乱世的,救治过不少这种战乱中的逃难者,对如何治疗和安抚这类患者也算是有经验。

        霍善把这次受邀来的患者安顿好了,才生龙活虎地拿着装江瑶柱的小袋子去找李长生。

        十份江瑶柱,加起来拢共也就十颗,看起来非常寒酸。不过苏轼说过,只要扔上几颗,整锅汤或者整锅粥都鲜香得很,所以十颗也够他们尝鲜的啦!

        十天后还能再买十颗!

        够他们偶尔吃吃的了。

        李长生:?

        李长生默不作声地收起了那十颗江瑶柱。

        霍善跟李长生一起洗漱过后,才和李长生讲自己要给爹打造一套超好看的马鞍马镫马蹄铁。

        要他爹骑马走在长安城中能当最引人瞩目的那个!

        李长生觉得霍去病不用这些外物也挺引人注目的,不过还是被霍善

        ()        提到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他仔细问起那都是什么,很快便把需要用到的材料与工具都了解清楚。

        李长生说道:“朝廷不允许民间私铸铁器,我们这边也没有烧铸铁器的条件,何况还得量过马背和马蹄的形状与大小才能做出最合用的配件来,这东西怕是没法偷偷做了。”

        霍善道:“我们可以找太子叔帮忙。”

        刘据可是太子,找人定做几样铁器还是可以的。

        至于具体尺寸,霍善决定把这个摸底任务交给金日磾。他可是最擅长养马的,目测个尺寸肯定不成问题!

        霍善麻溜找上金日磾,让金日磾去找一趟霍去病,重点观察他爹最爱骑的马背有多宽与蹄子有多大等等,争取早去早回,尽快把详细数据带回来,他迫不及待要给他爹的马配上衣服和鞋子了(苏轼他们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所以霍善认为这就是马的衣装)!

        金日磾虽听不明白马怎么穿鞋,但还是依言去寻霍去病。

        霍善又跑回去缠着他师父帮他画图纸。

        李长生依言照办。

        他听着霍善介绍这三样东西的用处,知道它们恐怕很快就不是霍去病的专属了。

        另一边,金日磾进了长安城,很快在宫门前等到了早朝结束的霍去病。

        他跟霍去病说起了霍善的要求。

        霍去病听后眼神复杂地看向自己的坐骑。

        怎么回事?

        他儿子都没让人给他裁衣,居然要给他的马裁衣?

        马穿上衣服鞋子还能跑吗?

        霍去病虽不太明白小孩子的想法,却还是由着金日磾把他家坐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连马掌都挨个拿起来观察一轮。

        霍去病道:“要不你直接把我这马骑过去,这几日我先骑你这匹马就好。”

        金日磾听后觉得这样应该更方便,便与霍去病换了马。

        一同下朝的其他朝臣有些好奇地往霍去病这边多看了几眼,但没人上前与霍去病上前搭话。

        霍去病也没搭理任何人,径直骑上马前往军营看将士们训练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