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戚继光 俞大猷(2 / 2)

加入书签

    这种战略局势便很像八年抗战,靠着持久战,大明朝廷生生将汪直耗到从进攻转成防守,继而步步压缩汪直在陆地上的喘息空间。

    等到了嘉靖三十九年,胡宗宪便以招安为名骗杀了汪直,随着汪直的死,倭寇势力四分五裂,失去了组织和统一执行的倭寇散余势力被戚继光、俞大猷二人用时六年完全剿灭。

    因此负责任来说,戚继光、俞大猷确为名将,但也需要国力的支持,不然只抬高两人的军事才能,而忽视朝廷前后十余年在这场持久战中付出的牺牲是不合适的。

    陆远将二人调来了一线战场,第一手准备便是依靠二人的军事才能阻击汪直的正面进攻,不使历史上苏州、常州沦陷重现,因为苏常二州在南直隶乃至整个大明朝来说都极其重要,而且苏常二州还是南京的门户保卫,一旦苏常失守,那么南京将直接面对汪直的兵锋。

    陆远可不允许在这个时空再打一次南京保卫战。

    而陆远的第二手准备就是为戚继光、俞大猷二人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

    从杨金水的江南织造局榨出了一百万两军费,南京户部也拿出了一百万,但这笔钱远远不够。

    陆远在府中设了宴,宴请九卿,于酒席宴上明言。

    “汪逆贼众势大,而今崇明也已沦陷,华亭三县恐怕也难守住,松江可以丢但苏州决不能丢,一旦苏州丢了,那么整个南直隶都有可能被汪逆屠戮一空,所以保苏州便是保南京、保整个江南。

    汪逆有火炮之利,咱们缺的恰恰就是火炮,之前胡宗宪上疏关于澳门葡萄牙人的事,是陆某太年轻浅薄了,万部堂说的对,这个时候应该顾全大局,所以陆某想,是不是要派人去一趟澳门和葡萄牙人接洽,从其手中购买火炮。”

    几人相望点头,万镗言道:“伯兴能认知到这一点甚好,是啊,如此紧要时刻不能再对那些佛朗机夷有偏见,澳门贫瘠小岛罢了,让给那群蛮夷又如何,只要能断其与汪逆的联系,再从其手中买来火器战船,咱们便能剿灭汪逆,待剿了汪逆,再收复澳门便是。”

    “万部堂老成谋国,此言甚好。”

    几人皆附议,陆远便道。

    “那便按照万部堂的建议来做,只是从葡萄牙人那买火炮战船,这银子,怕是要花出去不少啊。”

    提到花钱,众人都面露难色。

    可不说吗,买火炮要花钱,这钱谁来出?

    总不能在座的几人自掏腰包吧。

    “这样,先派人去澳门和佛朗机夷接洽,看看他们的火炮战船都卖什么价格。”韩邦奇开了口:“另外再派人上疏朝廷,请朝廷拨些银子支持,若是朝廷实在拿不出,咱们几位也别心疼银子了,每人拿出一些来吧。”

    陆远第一个表态支持:“韩部堂说的在理,咱们的根在这,若是由着汪逆把江南祸祸的乱七八糟,对咱们也是坏事,等平定了汪逆倭患,将来这银子总还能赚回来。

    如果朝廷实在拿不出银子,那陆某愿尽散家财一百万两,购买火炮战船全力剿平汪逆倭患!”

    听到陆远如此大方,几人都很是吃惊,但也都感受到了陆远的决心。

    是啊,剿灭了倭患,这银子早晚还能从江南六省士绅百姓身上赚回来,但要是由着倭寇在江南祸祸,整个江南元气大伤大家还怎么继续趴在六省士绅百姓身上吸血?

    这笔账很好算。

    “伯兴大义,既如此就按照韩部堂和伯兴的意思来办,一边接洽佛朗机夷,确定价格,一边请求朝廷拨款资军,如朝廷实无能为力,咱们在座的当同仇敌忾,共度时艰。”

    此议项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甭管怎么着,先把汪直倭患灭了再说。

    这银子朝廷不出大家出。

    “那么,派谁去和佛朗机夷人接洽呢?”

    “按说胡宗宪身为广州知府最合适,但他为人太过气盛,不比周延老成稳重,还是让周延去吧。”

    “有理。”

    “让周延去老夫看很是妥当。”

    “还望伯兴不要介意。”

    几人都支持让广东布政使周延去接洽葡萄牙人,还煞有其事和陆远说道了一声。

    陆远会介意吗?

    当然不会!

    花钱从葡萄牙人手中买火炮、战船?

    那都是我陆远的!

    你们这些人兜里的银子,最终只会流进我陆远一个人的腰包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