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后开窗(2 / 2)

加入书签

    因为老百姓的钱都滚进了地主的腰包里,地主有钱,他就算去经商,去办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卖给谁?

    松江穷,但穷是好事,稍微翻翻身,增长的速度就一目了然。

    一九二.三.一二七.一五

    什么宏观经济调控、微观经济发展的逻辑理论不需要陆远这个穿越者,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就会自行诞生。

    银子有人愿意出,你们这些做知府、知县的也要把握住今天这个机会,自行争取,其他的事本官就不多掺和了,只等明年的今天,本官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对你们进行考评,是升官是罢官,你们用实际考评成绩来说话吧。”

    想到这,朱臻看向身旁的李崇,一时间有些幸灾乐祸。

    经济发展不起来,考评的时候排名就会低,低了就会被降级甚至直接罢官。

    念头通达之后,李崇又面露笑容。

    到时候你徐阶要是生气,自己大不了把锅甩给陆远,你徐阶有本事就和陆远打擂台去。

    量化考核标准是绩效考核基础,陆远将官税民生的占比提到一半,降低了单纯只依靠考成法检验官员的标准。

    陆远的身份就只是一个引导者。

    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一群人可以。

    富有富的坏处,毕竟体量太大,增幅不起眼。

    一句话,要让经济活起来,让钱滚起来。

    江南富裕,有着扎实牢靠的经济基础,只要引导着将江南的社会结构完成从传统封闭的农耕文明演变向开放进取的资本化发展,那么未来,有着一万万以上人口的大明朝就能一步跨出,抢在西葡、荷兰和英国人的前面,抢先实现十六、十七世纪的开海辟疆。

    “如南直隶辖下共十四府,官税民生增长率第一的府计五十分,第二名减三分得四十七分,以此类推,到了最后一名就只有十一分。”

    当然,如果说一个官员治下经济民生发展的很好,拿了全省第一得了五十分,可交办事项一件没做,很有可能扣几十分,两项相加还是零分,那就是倒数第一。

    想要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商户的生产量,增加商品的销量。

    各位都听明白了吗。”

    陆远微笑道:“本官听说那个远东商号打算往凤阳、庐州投资三十万两,往松江投资五十万两用来兴办厂业、织坊和扩修码头港口,本官还听说这个消息登报后,又有很多家商号纷纷打算加入其中,这是大好事啊。

    这李崇背后站着的可是徐阶那位大佛,徐家是松江最大的地主,这种事在南京官员圈子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末位淘汰制,简直是要人命。

    慢慢的摸石头过河,一两年换一批官员,十年二十年之后,后继的官员个个都在摸索中对搞经济、搞发展总结出基础理论,再往后,那便形成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学。

    一切先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主。

    那如此一来,自己这个知府明年还能接着干下去吗?

    如此来看,陆远的安排就很有针对性。

    一個县大地主占一多半,七成百姓是佃户,那这个县永远不可能富裕。

    找我一个知府撒什么脾气。

    陆远很期待,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若是能,这个国家会多么强大。

    十六世纪,一万万人口的国家体量!

    一挑全世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