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2 / 2)

加入书签

    土地的兼并、财富的兼并、可用资源的兼并是不可避免的事,朝廷每年从江南几千万百姓身上收税,收上来的税用作国家用度,实际上就是将这些税交给不同衙门的官员们来进行支配使用,一层层的盘剥贪墨,上上下下都吃的大肚便便、脑满肠肥。

    所以自我大明开国以来,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可国家却反而越来越穷,甚至比不上百废待兴时洪武朝,国家穷了、百姓穷了,可士绅们越来越富了,为什么,因为太祖皇帝需要官员来辅佐他治理天下,一个国家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

    有官就有士,有士必有绅,一个知县在地方干十年,其家族便可成为当地县里的豪门,等他做到知府、布政,一个庞然大族就诞生了。

    国家两百年的发展,用了多少知县、知府、布政、巡抚,就会诞生多少门阀豪强。

    而供着这些人能安心享受奢靡日子的,就是这普天下的老百姓们缴纳的税赋。

    皇上,您要开海,要拿本该进入他们口袋里的东西去卖成银子,归于司礼监、归入内帑,您觉得这天下的士绅们会愿意吗?”

    嘉靖闻言悚然。

    天下的情况就是这般,都是趴在老百姓的头上吸食血肉,区别只在于以前是全天下的官员士绅们平均分配,现在嘉靖要一个人吃独食,这矛盾将会极其严峻。

    “皇上,当年刘大夏藏匿郑和海图,司礼监、锦衣卫翻遍了整个兵部都找不到,于是上报孝宗皇帝说是刘大夏将海图给烧毁了,于是开海之事就此搁置,但就在孝宗宾天后不久,这份海图又找出来了。

    如果真是烧掉了,《武备志》里又怎么会有郑和海图的全貌,臣说一句胆大包天的话,孝宗那个时候,有些人不希望开海,所以这份海图永远不会出现,时任兵部尚书的项忠就是刘大夏藏匿海图的重要帮手,而司礼监和锦衣卫,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搜一个兵部尚书的家。

    皇上执意开海,若是这银子不受监管的全部归于织造局和市舶司,那么臣敢断言,最多两个月,沿海又会诞生倭患,至于这个倭患是真倭还是假倭,那就不得而知了。”

    嘉靖只觉胸口一阵发闷,呼吸也急促起来,但他清楚陆远说的都是实情,也是必然。

    同时也理解陆远为什么要反对不明不白的开海了。

    作为江南党魁,陆远的屁股牢牢坐在江南官僚集团那一边,整个江南的利益才是陆远必须要先考虑的。

    不然陆远就会被抛弃,甚至会死的很凄惨。

    “所以陆卿的意思是,开海之后,所赚到的钱财要全部充入国库之中,要让这天下的官员都能分上一杯羹,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闹事,是吗。”

    “对。”

    嘉靖的鼻息开始加重:“所以,朕要看他们的脸色来当这个皇帝?”

    不等陆远说话,嘉靖已经怒喝起来。

    “从杨廷和开始,你们这些人就会对朕的一切指手画脚,永远如此!朕是君,你们是臣,难道圣贤就是这般教伱们君臣之道的吗。”

    面对嘉靖的咆哮和愤怒,陆远反而十分平静。

    “臣很明白皇上执意开海的原因,皇上缺钱,很缺钱,如果有了开海的巨大财富,那么皇上就有银子来养更多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如此,皇上也可以真正的实现君临天下。”

    当陆远说出这句话,便意味着大明朝皇权和士权之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被彻底捅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