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都不愿意当出头鸟(月票加更1630)(2 / 2)

加入书签

    “是这个意思。”

    “那现在已经上了岁数的秀才、举人或者还没有功名的士子,他们还能不能去接受新学科的教育?”

    “实事求是来说,晚了。”

    陆远言道:“在陆某的新教育体系构思中,最多二十多岁吧就是超过了接受新教育的岁数,现在民间很多三十多甚至四十多岁的举人,再让他们来接受新教育实在是难以、难以融入了。”

    “那么,这些人该怎么办?”

    徐鹏举直言道:“另外,按照太傅您的想法,让广西、湖广部分宣慰司做教育试点,以一种完全崭新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将来这些孩子何去何从,怎么安顿?”

    “当然是报效国家、报效朝廷了。”

    “那他们报效的途径在哪里?”

    徐鹏举追问道:“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天才是极少的,很多士子从小苦读,几十年都难以考取进士功名,新教育要有很多门学科,这种情况下,又能奢求这些新教育下的孩子们拥有多么扎实的儒学知识储备呢?

    他们岂不是更考不上功名了。”

    “国公爷深谋远虑。”陆远颔首赞许:“是啊,既然要搞新教育,那就必须要给他们开一条向上的路,所以,本辅打算在几年后,在广西、湖广这两个搞教育试点的省同时推动新的吏治改革,也就是新的取材制度。

    这一个省、几个宣慰司内部搞自己的一套科举制,同时逐步取消官员和吏员之间的鸿沟,凡是通过新科举进入衙门的统一称之为公务员,或者叫公员,没有通过也不是走传统科举获得功名者,在衙门司职的仍叫吏员。

    吏员不可成为公员,而公员升迁是没有阻碍的,比如说一个县曹里的掌簿,他的仕途这不是终点,只要他能干出成绩、做得好,将来也能做知县、做知府,甚至走进文渊阁坐本辅的位置,非翰林不可为相的规矩同样也就破除了。”

    徐鹏举是越听越心惊,最后更是额头渗汗。

    这太大胆了,太大胆了。

    这一步迈的那么大,陆远就不怕扯着胯吗。

    还没等他说出质疑的时候,陆远又笑眯眯开了口。

    “当然,本辅还是那句话,试点、试点,广西和湖广的情况咱们大家都清楚,王化不彰、儒学不昌,试点的阻力很小,实在不行就在广西和湖广先搞个十年八年,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说难听点,我大明朝有没有广西、有没有湖广那几个宣慰司,对国家都没有任何损失,本也就收不上几个税钱,国公爷,您说对吧。”

    这里广西老表千万不要生气,广西这个时期的税赋不说和其他某个省相比,单比苏州,还不及苏州五分之一

    当然穷归穷,咱们国家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

    这只是和徐鹏举说的面汤话,不要过分解读,谢谢。

    见陆远都这么说了,徐鹏举也只能无奈点头。

    “太傅所言甚是,不过是取一试点罢了,好与不好的,又不影响国本。”

    “那国公爷是愿意支持陆某了?”

    徐鹏举又陷入沉默中,陆远也不催,只是笑眯眯端起茶碗细品,但一双眼死死盯着徐鹏举。

    我要是不同意,陆远不会把我赶下车,让我自己走回南京吧?

    徐鹏举低头看了看自己富态的肚子,做出了明确决定。

    “太傅这说的哪里话,老夫一直都是最支持太傅的。”

    这是个聪明人。

    坚决不做第一个反对派。

    你说卓时懋算不算反对派,一个小小的进士算个屁!

    陆远哈哈大笑起来。(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