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皇权与相权的第一轮博弈(2 / 2)

加入书签

    朱定燿本身就只是他找来的一张牌罢了,是和嘉靖在谈判桌上谈判的筹码。

    “适才下官在堂外见到了岷王。”

    “本辅什么都不打算做。”陆远言道:“本辅也不会骗你,岷王来南京就只是祭拜孝陵,仅此而已,当然,如果说这么一件合乎孝道的事还要被人拿来做文章,被皇上忌恨甚至是怪罪,那就不是本辅的错了。”

    都不能,凡是不能解决衣食问题的事本辅都不关心,本辅是个务实的人。”

    “年初袭爵,来祭拜孝陵的。”

    “杨部堂说这些做什么?都是陈年往事了。”

    “明台,您突然计较这种事,是要为当年的大礼议再起争论吗。”

    张居正猛然起身,神情复杂的看着陆远,抬手指向堂外。

    所以浅尝辄止,先拿话勾住朱定燿再说。

    “皇上绕过内阁下了中旨,调京营兵二十万南下,以练兵为名兵分两路至山东、河南,又调辽阳总兵李成梁率军入关,进驻京师大营。”

    “岷王前脚去孝陵祭拜,后脚翰林院和国子监就会闹翻天,悠悠之口,何以堵住。”

    有没有二次大礼议,有没有二次靖难,完全取决于嘉靖的态度。

    可还没等朱定燿开口,陆远已经打断了杨成修的话。

    “藩王不得允许不可祭拜孝陵,这是祖制。”

    “成祖。”

    陆远转身走向公案,取出张治的密信交给张居正。

    “你忙着处理一条鞭法和考成法,有些事可能不太关注。”

    “是,下官明白,请太傅放心。”

    “可是.”

    “既然没有,为什么不可以。”

    陆远含笑反问:“后世子孙拜祭祖宗乃是人之常情,是孝道,我大明朝以孝治国,怎么会割舍孝悌之情呢,另外,不要说成祖祖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大明朝只有《皇明太宗宝训》没有《皇明成祖宝训》,成祖这个庙号是当今皇上改的,不是当年仁宗时期奉入太庙时的庙号,按礼法,这个成祖的庙号没有在奉先殿和孝陵告祭过,是不能承认的。”

    “那今天就到这吧。”

    “我大明朝,是成祖大还是太祖大?”

    “是,下官失言了。”杨成修歉意一笑。

    张居正不可思议的抬起头。

    陆远呵呵一笑:“天地君亲师、忠孝礼义信,我们给自己加了那么多规矩和束缚,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呢,不说咱们,当年的孔圣人、孟圣人,那么多的圣人先贤又有几个能做到的?

    我们将这些先贤给神话了,认为他们毫无瑕疵,然后再用这种不切实际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咱们自己和后来人,太没劲。

    朱定燿看出了陆远没有再聊下去的态度,懂事起身。

    陆远沉声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吧,若实在是说不通,那就由着他们骂吧。”

    “岷王来南京做什么?”

    这俩人没得比,朱老四离着朱元璋起码还差一个朱标的距离呢。

    一个县令为他自己县的百姓生计去考虑,其他的事不需要他去操心,他只要能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他治下的那个县,那个县的百姓民生,这个县令谁敢指责说不是好官?

    他因为尽职尽责而没有尽孝道,这是对还是错?从公他是好官,从私他不是孝子,这就是辩证的看待问题。

    张居正急道:“您对我有知遇之恩、栽培之恩,我、我不能看着您一错再错啊,您现在将岷王请来了南京,这是打算拿他来要挟皇上,这不是为臣之道啊。”

    陆远继续看向朱定燿:“王爷,您祭拜孝陵没有违背祖制一说,所以您不用担心,正好这次借着祭拜的机会在南京多转转,看看南京如今的变化和风土人情,哦对了,要是时间充裕的话,下官也可以安排您去松江府、苏州府、杭州府几处看看,现在这些地方啊发展的可谓一日千里,一定能让您大开眼界。”

    “是。”

    “现在你知道本辅为什么要将朱定燿这位岷王请来南京了吧。”

    陆远捏了捏眉心坐正身子,当张四维引着张居正进来时便面露微笑。

    张居正作揖见罢礼节,随后便直入主题。

    “杨部堂,后面王爷祭拜孝陵的事你们礼部要好好操办。”

    他没那个胆子!

    “叔大,你是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好官,本辅视你为我国家未来三十年之基石,有些事就让本辅去做吧,有些骂名让本辅去承担,你,不要再过问了。”

    现在双方已经是摆明车马的坐在了博弈桌上,各自打着自己手中的政治牌。

    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能笑到最后。

    现在陆远也打出了自己的第一张牌,那就是让朱定燿南京祭拜孝陵,下面,该轮到嘉靖了。(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