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神兵龙气,武道仙道(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或披发赤足,或乘骑奔驰,或致驿传行,一路冲关踰墙,纵骑奔驰。西入长安以后,民众聚集在里巷阡陌,或博弈,或歌舞,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祀西王母活动。

    可这荒谬的活动,竟然真的引发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象到的后果。

    这些民众竟然在高歌狂舞中,身形扭曲变异,浑身长出黑红根须,成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妖变者”。

    正是这次行西王母诏筹事件,彻底敲响了西汉灭亡的丧钟。

    从此以后的数百年间,名为“妖祸”的阴影,便一直笼罩在大汉国土的天穹上,驱之不去。

    听到“行西王母诏筹”时,叶横舟的神情已经肃然起来,因为任务面板中的附加任务,已经微微一震,进度也从0%涨到了1%。

    很显然,这所谓的“行西王母诏筹”与光武帝再造炎汉的“炎光再阐”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方进入任务世界,就得到了如此重要的关键信息,可叶横舟却没有丝毫惊喜。

    因为他本能地从这种描述中,察觉到一种极其诡异的古怪气息,仿佛有种莫名的力量,正在潜伏在周遭夜色中,窥探着他的一举一动。

    张晟却没有察觉叶横舟的举动,而是自顾自地讲了下去。

    在经过王莽乱政,世祖光武帝再造炎汉等事件后,王朝人心离乱,龙脉气运体系的力量,就变得比以往更加难以控制。

    于是光武帝便集合了二十八位开国大将的兵家浊气,以道门秘法请下二十八星宿元灵,铸成了二十八把光武神兵,辅助前朝遗留的诸多神兵镇压国运。

    可或许是因为这些神兵的杀伐气实在太重,所以自光武帝以后,承接大统的皇帝大多天不假年,能够活过三十岁的屈指可数。

    尽管日后,这些神兵大多被皇帝赏赐出去,又或是意外遗失,可历代皇帝的寿命仍不长久,且多是幼年继位。

    这也直接导致了能够加持和剥夺天子龙气的神兵——天子六玺,被内廷的宦官们牢牢掌握在手中。

    而能够与他们抗衡的,则是与皇帝有着直接亲缘关系,能够从皇帝本人身上分得天子龙气的外戚。

    这样一来,原本手握原始股,直接参与打造龙脉气运体系的儒门经学世家们,反而成了这场龙气争夺战中的第三者。

    到了前朝与本朝,这些经学世家更是受到了强烈打压,诸多经学士人都被禁止出仕做官,从源头上失去了分享龙气力量的资格。

    史称“党锢之祸”。

    当朝皇帝深谙帝王权术、平衡之道,在进行第二次“党锢之祸”后,又准许这些经学世家修筑“熹平石经”,以示恩典。

    正因如此,内部有诸多派系的儒门,才会众志成城地合作起来,共同炼制这桩足以镇压国运的“重器”。

    就在党人、外戚、宦官们,为了争夺气运力量而明争暗斗时,“行西王母诏筹”事件再次在大汉国土各处爆发,妖祸以一种史无前例的速度席卷天下。

    就在妖祸爆发的当口,当代太平道掌教,巨鹿人张角,却通过对妖祸之力的深入了解,研究出了解除妖变的符水和咒法。

    一时间,太平道风靡天下。

    就连深居北宫的天子都听闻了张角的名声,多次下诏让他进宫讲道,却都被这位简朴道人拒绝。

    可就在天子与诸位公卿,满心以为妖祸之事已经可以彻底根除,日子能够永远这么过下去时,张角却忽然召告天下。

    他提出,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在最后,张角发出了严厉的指控,他明确地提到,在德为祥,弃常为妖。

    这所谓的妖祸,根本就是因为皇帝和诸位公卿,注重这所谓的“龙脉气运体系”,而忽视实实在在的天下人,才会延绵至今,且难以根除。

    天下病了,病在洛阳,病在北宫,想要为天下治病,为天下人谋生路,就只能斩除病根,不留后患!

    说到这里,张晟不由得用右拳猛锤了一记手心,眸光发亮。

    “虽是时过境迁,可这话读起来,仍有金戈铁马之感,让人心向往之。”

    在振聋发聩的质问中,这位一向温厚宽仁、平生只愿治病救人的道人,愤而揭竿起兵,誓要鞭笞天下,彻底摧毁龙脉气运体系。

    一时间,天下云集响应,望风景从。

    据说那一天,盘旋于洛阳北宫九龙壁上,象征天下民心的九条龙气,直接崩裂了三条。十三州部,更是反了八州。

    直到此时,正准备在西园再次公开卖官鬻爵的天子,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就连一直放任太平道壮大,与张角颇有默契,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来突破“党锢之祸”的经学世家们也再难作壁上观。

    因为清楚这些聪明人都知道,张角要的,绝非是与他们蝇营狗苟。

    他是要将汉朝的根基彻底砸烂。

    这些斗了无数年的外戚、士人、宦官,地方上的豪强大族,边郡的将种世家,都史无前例地合作了起来,共同镇压这次规模空前的起义。

    面对昭昭四百年炎汉的夕阳余晖,饶是张角乃名列“天地四极”的天下最强者,所率之黄巾军也有非凡的战斗意志,可仍是难以抵抗。

    最终,这场波及甚广的黄巾之乱,被激烈反扑的朝廷势力平定。

    张角本人也被同列“天地四极”的当代儒宗卢植卢子干,祭起儒门新铸重器“熹平石经”,以古儒一脉秘传的“洪范九畴”功力,打得伤重难治,最终仙逝于广宗城。

    等到太平道的三名首领接连战死后,残存的五万多名黄巾军士卒,心知再无胜机,却也不愿屈从于帝匪,毅然决然地壮烈投河而死。

    面对这一幕,即使是那些参与平叛的当世名将,也是深感震撼,口不能言。

    也正是那一天,这些大汉帝国最聪明的精英们,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一件事。

    ——汉室,或许是真的要亡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