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庶人剑,大风歌(2 / 2)

加入书签

    只是那血并非赤红,而是如火炉余烬一般,灰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火光,骨头更非森白,乃是如烙铁一般黑红相杂。

    此时此刻,就是他们牺牲的时候!

    八人虽运使着不同剑势,却都选择了玉石俱焚,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打法,他们完全不顾身体承受极限,毫无节制地吞纳浊气,势要燃尽命火,换取此生最为绚烂的一剑。

    这位军中高手至死也没看清楚,这攻势究竟是来自何处。

    他不明白,但淳于琼却清楚得很。

    这个问题,淳于琼打算用自己的剑来验证。

    可这状况,并未持续多久。

    固然谁都不愿将手伸进火里,可那些在火中备受煎熬的天下人们,又是何辜,而且,总要有人无奈,总要有人敢为天下先的。

    淳于琼都感到焦热在空气中弥漫,炽烈的焚风席卷,烧了他半边眉毛。

    此时此刻,在淳于琼心中,光叶横舟一人的威胁性,就要高过整支黑山军。

    他甚至都不用右手雷刀,而是抬起袖子,用左手拍出一掌。

    ——凭什么我们这些舍身忘死,把命都豁出去的武人,要被这些只知清谈坐啸的士人如此歧视?

    武人只是一把剑而已。

    但他根本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叶横舟嘿笑一声,手腕拧转:

    在初入京师时,淳于琼还曾执着于文武之争,不忿于武人在朝中的地位低下。

    叶横舟这才明白,淳于琼欺进身前三尺,不是为了和他比较兵刃上的招式变化,而是为了险中求胜。

    而在见识过叶横舟的超卓武力后,这些剑士更是清楚,想要擒杀此贼,就要付出必要的“牺牲”。

    虽深陷重围,叶横舟却丝毫不乱,见淳于琼终于不做保留地施展出真功夫,他更是眸中光火大盛,洒然扬眉,欣然道:

    “总算不再摆弄狗笼了吗?好,便来拼过罢!”

    剑上流转的焰光因极速运动而被扯成一条光轨,原本细小凝练的炽盛火劲不断膨胀,向两边排开,转眼便化作一团燃烧的火云。

    八具身躯同时跌落尘土。

    如此一战,以生死论成败,岂非才是我这把剑,最为渴望之事?

    怀着如此心情,淳于琼沉声一喝,横眉竖立,猛地前冲而去。

    而就算是那样,黄巾大概也还是会沦为血祭,在他们的尸体上,世家、豪强将展开新的血战,和决出新的皇帝……

    淳于琼本就是出身行伍,从小兵一步一步打拼上来的强人,在他还未真正独立领军时,这种凶险至极的战法,就是他死中求活的不二法门。

    一声轻吟,焰光洒落,如扇张开,焦热焚风席卷四方,火焰如洪流般四散,叶横舟周身丈许都被笼罩在灼红色焰环中。

    正如他真正本事,仍在这三尺白刃上。

    这其中承载了他这些年来,对招式的探索,对武道的思考,对自己的挖掘,可以说是,真正独属于叶横舟一人的掌法。

    所以,直到真正近身厮杀的此刻,淳于琼才意识到,叶横舟这个年轻小子的阵前应变,竟然比自己这种积年宿将都还要来得精妙。

    这剑气就像是一缕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如此轻盈、如此灵动,即便天地翻覆,也拦不住他自由自在地吹拂。

    其余速度稍慢的剑士们知机在外围组成第二重、第三重包围,对围杀上级高手,他们有着相当程度的经验,知道该如何布阵,才能将人数优势发挥到极致,好慢慢磨死对方。

    可是眼前这个人不一样。

    可无论是叶横舟出身的《神州奇侠》、还是他曾经历过的《鬼哭街》世界,里面的武者,都是崇尚一对一的单挑。

    如此生活,淳于琼又岂能丝毫无怨,岂能不感到遗憾、难耐?

    可此时此刻,与这或许是“天下第一反贼”的家伙交手,却是无比纯粹,两人无私仇、无恩怨,只是立场对立,不掺杂任何利益纠葛。

    注视着“大地”,淳于琼心中满是“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措,他引以为傲的庶人剑固然凶戾狠绝,可面对一方地陆,又该如何斩出?

    这些世界的力量层级,虽然远不及此界,可有数千年武史为积累,其招式变化之精妙,却稳稳盖过这些东汉时期,以统兵为本的将领们。

    叶横舟的整只手掌,泛起莹润光泽,就像是厚实的暖黄玉石层,没有丝毫杀气。

    就好像他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造反”和“叛乱”。

    他看上去并不绝望、也不疯狂,只是坚定。

    那是一柄通体赤红,漂浮在叶横舟身侧的剑器,此剑就像是晶莹剔透,其中流淌着熔火岩浆的玉器,比起凶兵,更像是用于观赏的装饰品。

    看着那似曾相识的目光,叶横舟心头升起一种颇为感慨的怀念,他轻叹一声,左手抬起袖子,朝着淳于琼拍出一掌。

    要跟我斗近身变化?

    那个身为先锋官,总喜欢行险搏命的自己。

    战端就在刹那间再启,淳于琼带着八名武功不弱、身负万斤雄劲的亲卫掩身杀上。

    在击杀贴身八人后,赤剑纵横远去。

    既身为汉臣,食汉禄,那忠于“汉室”对他来说就是高于一切。

    在叶横舟拿出真正的应变手段后,只是十次交手,淳于琼便被他一刀斩中手臂,臂甲断裂,血液溅射,骨骼裸露。

    多年统兵遣将的经历,并未改变淳于琼的本质,无论官职做到多高,外表如何光鲜亮丽,他内里仍是那个敢打敢拼,舍生忘死的小卒。

    听得这带着强烈“尊重”与“认可”的说话,虽极其看不惯此人,淳于琼心中也不由得翻覆起一股同样强烈的感觉。

    此界强者对战,多半都是率军厮杀,在这种大规模战场上,都是比较自身修为、双方兵力、乃至各自手中的兵刃、盔甲、坐骑等,故而他们鲜少会专门研究这种精巧细腻的“一人敌”之术。

    “朋友,武道可并并非如此之小啊。”

    他只能坐视宦官与士人的阴私争斗,看着天子一天比一天昏聩,他只能因全无用武之地,而日夜消磨雄心壮志。

    七人被立劈当场,唯有一位生机稍强,躯壳更为坚韧的剑士并未立即毙命,他只觉得有股沛然难挡的热力冲进体内,灼蚀筋肉,焚化脏腑,燃尽骨髓。

    大地乃万物根基,负载一切,坚实巍峨、雄浑厚重、广阔无边,又有谁能撼动?

    这正是叶横舟当日反思自身武道,重理武学体系后,以“五谷铁砂掌”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招式。

    眼见此景,就连叶横舟也不得不在心中感慨一句,如此决心、如此勇毅,果为天下强军。

    所以,张角做了第一個伸手的人。

    “你的剑术,论雄浑浩大,还算有可取之处,若斗精巧变化,嘿!”

    如果说叶横舟的刀法,是寓豪于秀的王霸并用之刀,小巧细腻中暗含着气吞万里、睥睨天下之意,那淳于琼这一剑,就是险峻到极致的庶人之剑,冲冠一怒,血溅五步。

    “敬你勇武,我必全力出手,以全你忠心!”

    这并非是《万军横世篇》中的任何武学,而是另一种绝世剑术。

    正是高祖所遗之《大风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