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朝争再起,恶来推锋(2 / 2)

加入书签

    张晟却并不回答,只是眯眼笑道:

    “公达,志才,战事将起,还请速去筹谋罢。”

    戏志才与荀攸对视一眼,齐声应了个是字,联袂走出大门。

    接着,张晟长身而起,朝着屋中那位专程从太行山赶来的武人,拱手一礼道:

    “此战,还要劳烦童枪神看顾了。”

    童渊冷哼一声,道:

    “有我一人一枪在此,定叫尔等片甲不得靠城。”

    张晟却摇摇头,道:

    “童枪神,我只希望您能坐镇城中,略施援手便可。”

    童渊顿有所悟:

    “好大胃口……你是要拿西园军当砥石。”

    张晟颔首:

    “我们现在城中这些兵马,还未经过太多实战,此次,正好是个机会。”

    此刻距离占领常山,过去了半月时日,黑山军里那些经过操练,已有严明纪律的步卒们,也已下山,驻扎在了两郡一十九县中,负责维持城中秩序及治安。

    现在黑山军光是汇聚于两郡之地的战兵,就已超过两万人。

    这其中只有六七千人,是褚燕、张晟等人以前积攒下来的老家底,其余一万多人都是近来收编的新兵。

    不过,在收取了郡城各地军械库里的兵甲武器后,这些新训而成的步卒们,也有了足堪一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此处距离太行山不远,他们的后勤补给极其充裕。

    所以,张晟才敢借此机会来练兵。

    童渊也赞同道:

    “不错,这些小娃儿被我操练一番后,虽称得上像模像样,但身为战兵,终究是要见见血,才算是精锐。”

    四月廿四,冀州,依山傍水处,大道向南。

    千余兵马皆重盔亮甲,枪戟林立,默不作声地驱马缓行,在他们身后,数千步卒各举诸色旗帜,扬扬而过。

    队伍中间有一辆大型车架,便漆金色,壮大华贵,上立亭亭伞盖,下方端坐一人,方面无须,不怒而威,顾盼自雄,正是西园八校尉之首,上军校尉蹇硕。

    在他身旁,还坐着同为校尉的赵融、夏牟、鲍鸿三人。

    “据城而守?”

    即使是在行军时,蹇硕也牢牢盯着身前的舆图,听到夏牟的禀报,才抬起头来。

    夏牟有些感慨:

    “彼辈远来,竟敢据城而守而非弃城北逃,看来主战者也是个有志气的。”

    蹇硕嗤笑一声,傲然道:

    “若他当真有志气,就该在半道中伏击我等,趁我前军刚过,中军不备,将士骄纵之时,突然杀出。”

    被蹇硕嘲讽为骄纵之人的夏牟脸色一变,鲍鸿注意到同僚的表情,先是笑了一笑,缓解车中紧张气氛,再开口解围道:

    “彼辈远来,不熟水土,又岂会轻进?”

    “若不出此奇计,如何胜我?”蹇硕脸上残留的笑意彻底消失,化作一片冰铁般的冷硬,“坐困愁城,不过是闭目等死而已。”

    车中短暂地静了静,随后这位上军校尉总结道:

    “不过也罢,虽是庸人废将,终究敢于与我等一战,不枉我亲自走此一遭。”

    此时此刻,这位阉人宦官,竟然比三名出身将门世家的校尉,要来得更有气魄,更像一个真正的将军。

    与叶横舟交手数次的赵融欲言又止。

    他绝不认为这位“黑山老妖”乃是蹇硕口中的“坐以待毙”之辈,却也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反驳。

    毕竟,即便是赵融,也不认为黑山军当真是诚心要守住常山郡城,多半只是故作姿态,存有侥幸心理,更打着见势不好便撤回太行山的主意。

    据城而守和在林地里游击不同,攻城一方可以慢慢清理城外,整理出一片足够空间,用来扎营和排开阵型,将城池围死,再有条不紊地修筑攻城器械,逐步攻城。

    所以,自古以来的守城一方,多半都不会愿意困守孤城,而是要以城池为倚,不断派出军队来骚扰、阻挠对方的行动,用野战来决定谁能留在城下。

    ——但无论如何,这种终究是没有任何拉扯空间的正面硬悍,赵融绝不认为,以黑山军的兵员素质,能够和己方进行这般惨烈的对耗。

    可大军往前再走出十多里后,来到一处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众人忽见前方金灿灿地一片,如沸汤翻滚,威严非常,不禁脸色突变。

    霎时间,一众头裹黄巾,周身绽放着金光,如天界神将临凡一般的壮硕汉子挥舞着手上的汉军制式兵刃,呼啸着掩杀而上。

    他们身上都贴着“藏影匿形符”,等到西园众军士贴近到不到一里距离时,才被其兵家浊气所冲,暴露出身形。

    ——而这,也是他们预谋已久的最佳突击距离!

    保持着蹲伏姿态,时刻准备突击的黄巾力士们骤然爆发,势如疯虎一般,杀进了西园军阵最前方的骑兵集群中。

    为首小将双臂赤裸,挥舞着两把短戟,身材魁梧如熊罴,一对虎目雄睛威风凛凛,却正是被童渊调教了月余时光的典韦。

    他带着这帮军士,正是张晟近来新训而成,皆修炼有“力士搬山法”的黄巾力士们。

    这支总数不到两千人的军队里,配有将近一百人的道士以作辅助,人人携带有三到四张金光符,用于持久战,且皆披挂着从巨鹿、常山两郡收缴而来的精良兵甲。

    为了助力这批“黄巾力士”能够速成“力士搬山法”,叶横舟不仅给这批大肚汉提供不限量的食粮,还稀释了足足十颗人元灵丹,为其辅助修行。

    倾注这般多的资源,才打造出这一支以“推锋”为名的铁军。

    两股军士如洪水般撞在一起,喊杀声震天,只一瞬间,大地上便铺了一层尸体,热血泼洒,渗透底层,一脚下去,就是一层厚厚的肉泥。

    典韦刚冲入军阵,西园骑军胯下战马便似被其人之凶暴气魄所摄,纷纷大乱起来。

    饶是骑卒骑术非凡,也要耗费些功夫才能将坐骑降服,也就是这片刻时间,典韦已挥动双戟,仗着一身神力,在重重包围中砍杀起来。

    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数不清的刀枪一并朝他那具雄躯刺来,却只能搅动其人体表那层金箔般的神光。

    典韦也不觉疼痛,而是虎啸一声,闷着头,向前横冲直撞,双戟过处,尽是血肉成泥的景象。

    即便是这些修行兵家功法有成的精锐士卒,竟也吃不住典韦一戟,眨眼间,已给他砍翻砍死十多号人。

    蹇硕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人,他一拍车架,不怒反喜:

    “真乃世之虎将也!左右亲卫,与我擒下此人!”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