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洛中局势,共谋大事(2 / 2)

加入书签

    比如简雍口中的曹操曹孟德,这位出身大汉顶级官宦世家的“官二代”就特别欣赏刘备,几次三番地登门求见,更与之相谈甚欢。

    不过这份情谊在简雍口中,就显得现实许多,他直接指出,曹孟德此举,乃是为他的发小,出身“四世三公”之汝南袁氏的“天下楷模”、被目为下任党人领袖的袁绍袁本初奔走。

    说起这个袁本初,倒也有趣,他和刘备严格来说,算是一类人物,都爱结交天下英雄。

    不过两人结交的对象,则是截然不同。

    袁本初是“非闻达海内之士不得见”,刘备却是来者不拒,不问出身、不看来历,只要意气相投,他刘玄德就愿意肝胆相照。

    袁本初这等天潢贵胄般的奢遮人物,不要说是穿草鞋了,只怕他这辈子都没见过什么叫草鞋。

    所以他遣人来找刘备这个织鞋贩履之辈联络感情,自然不可能是为了照顾生意。

    至于这番举动的深意,不要说是刘备、简雍这种身在局中者,哪怕是叶横舟这个不折不扣的山野匹夫,都看得出来。

    毕竟赵忠评价袁本初那句“坐作声价,好养死士”,早就已传遍天下。

    袁绍之心,更是路人皆知。

    士人与宦官之间的斗争,甚至可以追溯到前汉时期,等到先皇桓帝执政期间,便这种斗争已是激烈到难以调和,双方在朝堂上相互攻讦,宦官们便揪住士人间相互吹捧的风气,向皇帝上书这班经学世家暗自结党营私。

    桓帝因此大怒,将这群士人抓的抓、杀的杀,罢免的罢免,最后更是直接不准这些“党人”和他们的亲族、门生做官。

    要知道,断人财路便如杀人父母,何况是这种直接株连三族的大规模禁锢?

    “党锢”反复数十载间,士人和宦官为了争夺这份权力,不知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有多少人破家灭门,这种斗争持续至今,两方之间已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当真是国仇家恨,不共戴天。

    光看儒门等人甚至愿意花大价钱安抚叶横舟这个“天下第一反贼”,也要先谋取诛宦之事,就看得出他们之间的仇恨,当真已经到了一种哪怕倾尽五湖四海之水,也绝不会消磨的地步。

    袁绍能成为“天下楷模”,很大程度上,他在“诛宦”这件事上的坚决态度,以及做出的种种努力。

    这位汝南袁氏的贵公子,虽然年岁不大,却对天下事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敏锐嗅觉,他很早就意识到,宦官本质上是皇权的延伸,想要通过政治手段来扳倒十常侍,那根本就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士人们之所以如此孜孜不倦于朝争手段,不过只是因为不敢将矛头对准皇帝、也不敢在洛阳城里动武,平白背上千古骂名而已。

    但袁绍不一样,他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了要动用武力来铲除十常侍的主意。

    为此,他结交大将军何进这种执掌兵权的外戚,更将手伸进西园军,做了个位置仅在蹇硕之下的中军校尉。

    这一切,都是为了日后的“大计”打算。

    所以,他才会遣曹孟德来此,结交刘备等人。

    在袁绍眼中,若是到了真要动刀子的地步,刘备手下这批轻生死、重义诺的游侠,远比什么家室声名要来得有用。

    而且是有用得多!

    叶横舟听到这里,已不自觉地眯起眼。

    连刘备这种市井游侠都要用上,可见如今洛阳局势究竟已剑拔弩张到了何种地步,只怕是稍有不慎,便会一触即发。

    ——看来,我这次当真是来对了。

    他也由衷感到幸运,还好结识了刘备,否则单靠他自己,想收集这些信息,只怕还得费上一番手脚。

    在简雍分析时,刘备一直保持着倾听的姿态,因为他明白,如果一人有特殊的看法、精彩的意见,总是希望有人能欣赏,有人能聆听。

    刘备无疑是一个最用心也最高级的欣赏者。

    看到刘备这般姿态,叶横舟油然生出一种想法。

    ——果然这才是那位“最能得人”的昭烈帝。

    不过简雍分析到曹操时,一直没有开口刘备却轻轻摇头:

    “孟德兄虽有所求,却也是诚心与我相交,宪和言过了。”

    简雍稍怔了怔,颔首正色道:

    “曹孟德非同俗流,行事坦荡,狂放自若,乃世之英雄,的确不能将其简单视为袁绍的‘奔走之友’。

    无论其人所求为何,能与这等人物结交,终究是快事。”

    三人言语间,已走到一处院落,这便是刘备等人置办的驻地。

    这个小院落,显而易见的破旧,连石砖都没有一块,四处围着土墙和泥巴,只一条土路。

    这里地处洛阳东三道,乃是地道的洛阳贫民区,院子虽是不折不扣的老破小、且地段偏僻,却也要了刘备等人足足数万钱。

    提到这里,无论是简雍还是刘备,都有些肉痛,他们这些年来,出于锄强扶弱的朴素道德观,替官府维持市井秩序时,都只收一两钱的“咨询费”、“解决费”,从不多拿。

    故而过得较为拮据,只是靠着某些豪强人物的资助,维持“社团”运行。

    这位“豪强人物”,正是叶横舟耳熟能详那位,“俺颇有家资”的张飞张翼德。

    等走进院落中时,叶横舟便看见,不足百平的院坝里,此时竟立着数十个佩刀的年轻人,还散落着几匹劣马。

    院落正中,是一名身长九尺有余的昂藏汉子。

    此人披一身半旧的墨布长袍,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自有一股凛不可犯之威。

    如果说典韦是狮虎一流的凶兽,赵云是气质飘渺的神龙,那这人则是从容貌到气质,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英雄”、“猛将”这些词的含义。

    此时,这大汉正眯着一双丹凤眼、拧起一对卧蚕眉,看向身前那名上蹿下跳的矮个子,心中已有些微恼。

    不过碍于此人身份,他还是不得不平心静气。

    那名头戴鹖冠,身披甲胄,打扮得光鲜靓丽的矮个子却像是完全无所察觉一般,兀自盯着那大汉,两眼放光,喋喋不休。

    就在这时,刘备领着简雍、叶横舟,踏进了院落中。

    见到刘备,那大汉当即大喜,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只一甩手,便挣脱了矮个子的纠缠,大踏步地来到刘备身前,嚷道:

    “大哥!”

    看着大汉离去的背影,那矮个子便有些意兴阑珊、神情萧索,自嘲一笑。

    刘备也是喜不自胜,一把握住了那大汉蒲扇般的大手。

    “二弟!”

    简雍在一旁,适时地为叶横舟低声介绍道:“这位姓关名羽,字云长,乃河东解良人,是玄德的结义兄弟,为人最是刚直。”

    然后他伸手一指旁边的矮个子,言简意赅地道:

    “曹操,字孟德。”(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