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国,攻守易型。(2 / 2)

加入书签

    文臣一方的毛玠冷声道:“你这句话就没有把他们当人看。”

    “而刘备一直把他们当人看,你觉得他们会选择跟随谁。”

    “而且贾诩大概率在最后出关时算计了我们一把。”

    说着,毛玠看向曹真,沉声道:“你们走之前,我们这些文臣有没有劝过你,不要过分追究底层责任。”

    曹真面色一红,他离开时,荀彧,荀攸,陈群,毛玠等人都劝过。

    可他不在乎啊。

    百夫长,又不会指挥军团,随便替换。

    可他万万没想到,就是他看不起的人串联起来后,轻易就把他逼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底下的士兵根本就不认他曹真。

    你说你叫曹真,你还有虎符是吧?

    但我也可以说我叫曹真,我也有虎符啊。

    反正你死了,也就死了,谁还能知道是我们干的?

    说的好像负责查案的人不是底层士兵一样。

    底层士兵会难为底层士兵吗?

    荀彧叹息一声,尽可能平静的道:“诸君,我们的一切命令的执行者都是底层人。”

    “如果是以前,底层人没有崛起的路子,他们自然任人剥削。”

    “可现在不同,天幕告诉了底层人,该杀就杀就行了。”

    “上面的权贵也都是人。”

    曹家和夏侯家的人都面色不好。

    “还是说说该怎么拿回雍凉二州吧。”

    “再拖延下去,刘备就该打到许昌了。”

    曹操尽可能平静的问计。

    一众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什么结论也没得出,只订下一个联孙抗刘的方针。

    还有就是得出一个刘备接下来肯定会稳定雍凉二州,并不会着急进攻。

    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王道。

    会议散了以后,曹操把曹家和夏侯家招呼到一起,开始商量如何应对新情况。

    他现在已经不信任那些外姓人。

    贾诩给的打击太大。

    最后曹操决定,先向世家借私兵。

    这些人是目前唯一可以信任的军队了。

    同时,曹操相信大多数世家都是抵制刘备的。

    荀彧刚回到自己家就接到自家族老的邀请。

    等他过去的时候,发现颍川世家包括雍凉的司马家和皇甫家都聚集在这里。

    荀彧对着自家族老露出一抹嘲讽。

    没多久,荀攸,陈群,钟繇也都聚集过来。

    司马家现任家主司马防主动开口道:“玄德公让我给各位带个话,只要各位在之后,他过来的时候,交出手里的土地,消除百姓的借贷,他就允许各位的家族长存。”

    紧接着,司马防拿出诸葛亮做的一份产业规划书。

    “我们世家占据大量土地无非就是为了有一个稳定的收益。”

    “这是诸葛丞相做的产业规划。”

    “允许我们三五个大家族带领一些小家族进行产业开拓,市场占领。”

    “以此作为交换,给予百姓生存的空间。”

    荀彧细细的打量,最后说了一句诸葛孔明,不愧出身世家,对于世家的软肋拿捏的很准。

    陈群冷漠的开口:“可这不够所有的世家分。”

    司马防笑道:“诸葛丞相说了,吃百姓的算什么,吃世家的血肉才能一次性吃饱。”

    “总会有一些世家作死,挡在天下大势力前。”

    钟繇打量一下参加这场私人会议的人,突然笑了。

    这都是常年有联姻的家族。

    司马家和陈家出自田陈。

    陈群的老婆是荀彧的女儿。

    自己姑姑出自荀家。

    荀攸的母亲出自陈家。

    最后这场会议在悄无声息中结束。

    三国局势正式改变。

    刘备聚拢西秦之势开始改革。

    关羽占据荆州,开始对吴国虎视眈眈。

    三国往后的时代,两个月的时间内,基本都没有什么变化。

    隋文帝还在努力生孩子。

    李世民一边对颉利出手,一边稳定国内。

    武则天最悠闲,岁数大了,培养一下孙子挺好,反正当了皇帝,爽了一大把。

    开元二十年,壮年李隆基正在针对大唐进行努力改革,不过时间还短,一时见不到成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