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掩过(2 / 2)

加入书签

    其丑状,简直把大帐里的众人恶心坏了。

    他们皆是受了宁国府恩典的。

    如今事败,哪有把自己摘出,将黑锅扔给主家的道理?

    简直妄为臣属,忘恩负义!

    刚才,贾玳心底默默分析着贾敬等人的图谋,深觉此事,孙怀恩祖孙定是知情的。

    他在想,该不该出兵去清虚观救泰康帝,营中又该留多少兵马防备孙氏。

    故此有点走神,倒是教这些小喽啰为了活命,吐出宁国府内许多密辛。

    当众让他家的糟心事显露人前,颜面扫地。

    贾玳回过神来,扫了眼低下的丑态,差点气的倒仰,

    泥马!

    贾家养的都是些什么奴才,一个个奇葩的要死,自恃功高,什么话都敢往外倒,果真是奴大欺主。

    贾玳脸色一黑,厌恶地摆摆手,背过身去。

    赵率教得令,对着贾玳躬身一礼,旋即转身,带人把贾敬的侍从卸了嘴巴子,

    押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审问其中内情后,一个不留,就地处决,以绝后患。

    赵率教的办事效率很高,没一会儿,带着一股腥风回到了中军大帐,对着贾玳点了点头,寻了个位置站定。

    一切都是云淡风轻,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此时,大帐里能留下的,不是贾玳的亲信,就是和贾府利益纠缠很深之辈。

    如此,说话办事,他就不必忌讳那么多。

    贾玳眉头一挑,锐利的眼光一一从众人的面上越过,竟无一人敢和他对视,纷纷低下了头颅。

    贾玳满意地点了点头,将捧在手里的帅印,重新放回朱漆帅案左侧,他则扶剑立在一旁,朗声道:

    “刚才,二叔受人蛊惑,言说调兵一事。”

    “其中多有蹊跷之处,经本将严查,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二叔探查发现,废太子不知何故,和明教乱匪勾结起来,杀出了十王府(皇城内皇子成年居住之地)。”

    “现纠集一干贼子,于清虚观外围袭击陛下。”

    “二叔、赦叔得知消息后,心里焦急,得荣国公和大帅首肯,”

    “持帅印亲到大营传令,要我等领兵勤王,不可耽搁。”

    “有道是:救急如救火,不知诸位将军有何建议?”

    倒不是贾玳有意替贾敬、贾赦二人开脱,实在是弑君、谋反,无论哪项罪名,

    在君主集权的封建社会,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他自己也在清算之列。

    故此,贾敬、贾赦二人,于此事不仅不能有过,还应有功。

    闻听贾玳说的,不知内情的将领脸上先是一惊,接着又是大喜,这不是明摆着给他们送功劳?

    “一切凭少帅做主,末将等敢不奉令!”

    明教的形成并不复杂,乃是前明嘉靖壬辰宫变,瓦剌趁机南下兵围北京城,致使国家动荡不安,

    魏国公徐常春趁机于南京起兵,耗时二十年,终于平定天下,建立大魏王朝取代大明。

    魏太祖虽下令善待前明宗室,不惜给他们封爵,但仍有些余孽不甘心失败,

    每遇灾荒之年,则四处裹挟走投无路的难民作乱,以图恢复皇明江山。

    但,其成员多是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根本不是官军的对手。

    贾玳话音才落下,众将纷纷叫嚣,要领兵杀光乱臣贼子,救泰康帝于水火。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