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 / 2)

加入书签

泰康帝登基后,他身边伺候的人也不例外,一个个飞上枝头变凤凰。

    其中,尤以夏守忠爬的最高,一下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号称“大内次相”,

    监督天下文武百官,连天子亲军——锦衣卫也听其驱使,权柄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六宫都总管戴权。

    真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版。

    夏守忠久在泰康帝身边伺候,知道他急于铲除勋臣,收回兵权和财权,真真做个口含天宪的实权皇帝。

    夏守忠上任后,秘密在开国勋臣府里,撒下无数探子。

    神京这一亩三分地,没有能瞒得过他的耳目。

    但,现在情况有变,万不可操之过急。

    太上皇病愈后收拢老臣,此刻不是铲除贾家的时机。

    夏守忠斟酌了下,缓缓道:

    “启禀皇爷,倒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荣国府二房故弄玄虚,伙同清虚观的张真人胡乱编造出来的。”

    泰康帝眉头紧皱,王夫人私下搞噱头,除了遭皇家忌惮,给夫家招祸事外,能有什么好处?

    简直愚蠢之极!

    “皇爷有所不知,宁荣二府虽亲如一家,同气连枝;但,内里龌龊事不断。”

    “不过是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外人无人得知。”

    夏守忠侃侃而谈,将宁荣二府的恩怨一一剖析,道尽前因后果。

    原来平常人家的争斗,丝毫不差皇家的夺嫡之争。

    为名,为利,可谓是机关算尽,生下多少祸端。

    得先皇和泓熙帝(太上皇)暗示,贾家逐渐放下兵权,由武转文,

    终于,

    在贾敬这代扭转乾坤,得以东风压倒西风,回归正朔,以宁国府为尊长。

    到了贾玳这代,西府更是全面衰退,同为“二爷”的贾玳,已是朝廷四品大员,

    而,二房掌权西府的“二爷”贾瑁(贾宝玉),还是个混在女儿堆里的六岁稚子。

    王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又有贾母暗中推动,这才有了“贾瑁衔玉而诞”的大戏。

    只是,贾母万万没想到,王夫人大胆自此,编造的“神迹”太过头了,闹得满城皆知。

    泰康帝得知前因后果,哂然一笑,“朕就说嘛,天底下哪有许多奇异事,无非有人包藏祸心,‘弄鬼’!”

    “圣明无过皇爷!”

    夏守忠笑着恭维了句,装作没听出里边的深意。

    泰康帝本是庶出,其母李太妃尚在。

    人都说,母凭子贵,

    他已是人间帝王,他的生母也该登上皇太后之位,才合乎儒家礼法。

    是以,泰康帝先后多次上书太上皇,请求册其母为“皇太后”。

    可,太上皇一直不同意。

    李太妃年过五旬,看着柔柔弱弱,人畜无害,却是个不好相与的。

    她明着什么事不做,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在自己寝宫里吃斋念佛;

    但背地里搞的小动作,亦是如王夫人一般,荒唐可笑,太上皇看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搞得泰康帝很是被动,再没脸面请求太上皇册封她,也不敢去李太妃宫中,害怕看到她哀怨的眼神。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泰康帝感怀了片刻,就有寿康宫里的一个小太监来报:

    “启禀皇爷,老皇爷圣体大愈,明年初春,这就南下江宁祭拜祖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