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不愧是有文化的流氓(1 / 2)

加入书签

姚明月投资并参演的这部电影,叫《红色记忆》。</p>

这是她的转型之作,完全不同于青春偶像商业套路。</p>

上映前后,媒体和看过的影迷赞不绝口,口碑还不错。</p>

只是,票房太惨了。</p>

上映不到两周,很多影院都准备下画,不排片了。</p>

在大宇,《红色记忆》虽然拿不到什么太多奖项,但在文艺片盛行的欧洲,口碑却极好,拿的奖项很多。</p>

那个时候,姚明月虽然不是主演,但也跟导演跑了很多地方。</p>

她的公司个人休息室黑板上,写满了影片的行程计划,多伦多、罗马、威尼斯,浪漫之都,宝岛……</p>

这几个月,她和导演几乎跑遍全球各大电影节。</p>

那时候的姚明月,志得意满,且很乐观。</p>

她觉得,全球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好,蛋糕大了,是可以切一小块给予艺术电影生存的空间了。</p>

但现实是,《红色记忆》上映后的第一周,影片从上映首日的1.15%排片占比回升到在3%上下徘徊,票房非常吃力的,才撑到700万。</p>

这样的票房,不过是同期上映的商业影片的一个零头,距离其制作成本的回收更是遥远。</p>

姚明月不得不在微博发声,请观众挺她。</p>

谁知道激起了网络上“撒娇求抱抱”,“严肃电影就不该要票房”等言论的蔓延。</p>

姚明月很沮丧,转型真是难啊。</p>

看来成功,也需要运气。</p>

表哥当初转型成功,一是有实力,二是也有运气,有好剧本。</p>

唉,大宇电影在1000亿年产值的大路上狂飙突进,而严肃电影忽然之间被时代遗忘了。</p>

银幕数每天都在增加,票房纪录频繁创造,但这些“市场红利”,严肃电影怎么就分不到呢。</p>

直面现实,姚明月叹息。</p>

虽然观众总埋怨被烂片污浊眼球,业内也每天都在呼唤更有品质的电影,希望市场类型更多样化,少跟风,多走心。</p>

但当这样的电影,真的站到市场面前时,却被漠视了。</p>

就像《红色记忆》电影中被时代遗忘的历史记忆,戏里戏外,形成了微妙的隐喻。</p>

有人说,《红色记忆》选错了档期,严肃电影跑五一档凑什么热闹,活该!</p>

也有人说,严肃电影做好艺术表达就行了,要什么票房?</p>

但是,整个市场上真的存在给严肃电影生存空间的档期吗?</p>

它们就没资格堂而皇之地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吗?</p>

以前,文艺片团队可能对市场化的宣发不懂行情,只是用自己的微博等社交工具进行网络宣传。</p>

但这次,《红色记忆》完整地组建宣传团队,投入了1100万宣发费用(这些费用有一半是姚明月出的),买广告,跑路演,做落地活动……</p>

上映前,她觉得,市场好,盘也大,排片怎么着也有5%的底线吧,再不济也不会比之前更差。</p>

结果,《红色记忆》上映首日是1.15%的排片占比。</p>

还没上映,市场就提前宣判了你不行。</p>

“你至少给我多点上场的机会啊,我还没开始,你就说我该结束了,直接判了我死刑,现在最多就是个死缓。”上映第一周,姚明月就曾在群里埋怨过。</p>

蛋糕大了,份额就会大,如果给机会,喜欢这类电影的观众就会成为一个人群。</p>

但现实是,市场经济,资本和观众并不会为情怀为偶像买太多单。</p>

这样情怀式的疑问扔到影院经理面前,也只能换来一声呵呵。</p>

看完《红色记忆》,王子安在群里看到姚明月跟大家聊天。</p>

大宇那边是白天了,王子安忍不住冒泡:“明月姐,《红色记忆》拍得很不错的,这些天我一直忙着拍戏,没关注,抱歉了。”</p>

“表哥!”谭勇最积极,响应很快,这家伙似乎一天二十五小时都在线。</p>

“表哥,美利坚那边应该很晚了吧?”哈里也出现。</p>

“表哥,怎么还没睡,结衣表妹呢?”宋茜茜。</p>

王子安回复:“这边确实很晚了,我还没睡,但哄好结衣睡下了。我睡不着,看看明月姐的这部电影,刚看完。”</p>

哄?</p>

众人一头冷汗。</p>

表哥,你那是把结衣表妹累得不行睡的吧?</p>

没想到表哥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p>

不愧是有文化的流氓。</p>

但想想,大家尤其是伊凡卡她们压根不信三三把新垣结衣累倒睡的。</p>

净整天睁眼说瞎话!</p>

</p>

<strong></strong></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