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石破天惊(1 / 2)

加入书签

一秒记住【..】,!</p>

戴比尔斯家族笑看网友评论,选谁做代言,他们说了算。</p>

就如钻石的价值,也是由他们说了算。</p>

网友算什么?</p>

算屁民吧,一堆被聪明人洗脑,完全没主见的愚民。</p>

就算有主见,也会被那些没主见的人拖下水。</p>

就如房价,都说太贵,不买,买不起,八成的人还不是年纪到,成家立业了,也得咬牙跟着买?</p>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p>

平阳王不愧是平阳王。</p>

一字千金!</p>

值!</p>

可是,很快,他们脸色大变。</p>

因为王子安发微博长文了!</p>

字字珠心!</p>

就跟他卖的宣传语一样,杀伤力同样巨大。</p>

但前者是正面的,后者是负面的。</p>

网友也看呆了。</p>

平阳王不怼艺人,怼资本了?</p>

还是一个巨无霸家族。</p>

微博长文很快传到戴比尔斯家族所有高层面前。</p>

只见长文洋洋洒洒,三千多个汉字:</p>

【钻石的谎言:一个多世纪以来最精彩的骗局。</p>

钻石的存在,只是证明了这个世界是何等的荒谬。</p>

它提供了现代营销史上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商品服务消费者只是一种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费者才是最高的成就。</p>

我们来看看钻石营销的奥秘,钻石在被发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是皇家和贵族炫耀财富的饰品,产地固定而且产量稀缺。</p>

上上个世纪后期发生改变,因为南非居然神奇地发现了一座钻石矿,产量有几千万克拉。</p>

这一下不得了,那些投资钻石的商人彻底懵逼。</p>

如果这些钻石进入市场,钻石的价值将大打折扣。</p>

于是,一个叫罗兹的英不落帝国商人在某年创建了大名鼎鼎的戴比尔斯公司,从此钻石营销拉开了它的世纪大幕。</p>

戴比尔斯买下了整个钻石矿,之后小心翼翼地控制钻石出量,垄断了整个钻石的供货市场。</p>

最高的时候,戴比尔斯掌控着市场上90%的交易量。</p>

如果买了钻石的人要出售掉,钻石的价格体系也会崩溃,所以要想稳定价格,除了让别人买,还得不让他卖钻石。</p>

这怎么可能?</p>

可是神通广大的戴比尔斯就是做到了,这个超级难题的解决方案催生了这个世界最不要脸的组合,那就是把爱情同钻石紧紧结合在一起。</p>

因为钻石=美好+永恒,而爱情=美好+永恒,所以,钻石=爱情。</p>

上个世纪初期,戴比尔斯家族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开始打造所谓的钻石文化。</p>

他们宣称坚硬的钻石象征的正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只有钻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订婚礼物。</p>

通过各种手段铺天盖地的广告,强化钻石和美好爱情的联系。</p>

婚纱照上新娘身着美丽的婚纱,一脸幸福的微笑,手上的钻戒闪瞎大家的眼。</p>

于是,男人都认为只有更大更美的钻石才能表达最强烈的爱意,恋爱中的男人为了女人什么事都做的出来,买钻石比送命门槛低得多!</p>

而女人则认为钻石是求爱的必需,你连钻石都不舍得买,还好意思说爱我?</p>

什么,你以为我看中的是钻石?</p>

我看中的是你舍不舍得!</p>

钻石商还灌输理念,钻石都代表着永恒的爱情,拿来出售简直是对神圣爱情的最大亵渎。</p>

以致除非女人跟前夫不共戴天,否则很少会卖掉他给的钻戒,而且就算卖,也不会有人接手,因为那是别人的爱情,不是自己的。</p>

正是因为如此,尽管钻石不断开采至今已经有五亿克拉,但在整体上还是供不应求,价格扶摇直上,因为只有戴比尔斯才可以卖钻石。</p>

你以为戴比尔斯的营销到这就算完成了吗,那这未免太小看它,戴比尔斯还可以根据市场形势改变营销,再通过营销反控市场。</p>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苏发现一座更大的钻石矿,大量碎钻供应于世面。</p>

戴比尔斯吓得尿了裤子,马上同大苏订立价格同盟。</p>

另一方面,为了不让钻石掉身价,营销广告顺势转向,强调碎钻一样高贵,钻石虽小依然代表高贵的爱情。</p>

钻石的珍贵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做工和切面,于是又炮制了大量行业的标准。</p>

如今你去柜台上听服务员向你扔出什么净度4C等专业术语,跟睁眼说瞎话的售楼人员没什么两样。</p>

随后,钻石也彻底征服了底层阶级,大的好的卖给富人,碎的小的卖给穷人。</p>

你以为营销到这个高度就可以了?</p>

远!</p>

没!</p>

有!</p>

</p>

<strong></strong>戴比尔斯已经把女人的心理研究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他们研究显示,对于钻石这种奢侈的商品,女人的心理是矛盾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