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好生相似(1 / 2)

加入书签

谢清嘉觉得和面前这人相处实在太过无力。

因而她就索性不再说话,只懒着身子倚在在桌上,双手捧着脸,一脸兴味地看着对面的苏珩顶着自己的脸缓缓品着清茶。

她心道,从没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这么好看,一举一动都雅致极了。

两人静坐窗前不语。

可没过一会儿,其中的白裙少女就不依不饶起来,说着要去外面玩。

“阿珩哥哥,听说今晚有灯会,妾甚是期待在满街明灯下,与你把臂同游哩”她起身缓缓走到他身后,一只素手搭上他肩上,看着他手里杯中的茶梗渐渐立起,才幽幽说道。

然而青衣淡漠的女子抬眼看她,缓缓吐出两个字“不去。”

谢清嘉笑容不变,歪头看着他道“可弯弯想去,去了的话又不放心阿珩哥哥。这苏夫人还在城中瞅着,妾怕一离开,阿珩哥哥便现了原形,被人抢走了到时候,我定会十分伤心。”

她说着伤心,却笑容半点没变。

谢清嘉一旦离苏珩远了,便再也不能帮他遮掩容貌了,他可不得会被一旁在城中虎视眈眈的赵颖如给抓住了。

听出了她的意思,苏珩眉头一皱。

不去就是死,这算是她话里的意思。

他再一次觉得眼前的女子喜怒无常。

在这种情况下,换作一般人,定会咬牙切齿,又反抗不得,满含憋屈地从了,而苏珩却只是顿了一下,十分从善如流地起身,面色依旧不变,只回头道“走吧。”

身后少女立时喜笑颜开,哪里还有什么眼泪

此时天色将黒,临街小贩已将准备一些卖的花灯点起,灯亮如昼,置身其中,仿若星河漫步,晃得人眼花。

谢清嘉一路拉着苏珩的衣袖走走停停,瞅瞅这个,素指点点那个,脸上轻笑着,手上银铃作响。

一众小贩总是在将她灯下的笑颜看出了神,随即又在银铃的轻响中惊醒过来。

有个比较年轻的小贩红着脸摸了摸头,眼睛还时不时朝着已经走到前方的两位佳人飘去,徒惹来一旁熟人的嬉笑。

“张二,你刚刚那样子,啧啧”友人意味深长。

那张二恼羞成怒道“那又怎样,别以为我

没看见你同我一般,看人家姑娘看呆了,不过是比我先清醒片刻罢了”

友人脸也微微红了一瞬,讷讷不语。

这两人顾自争吵,殊不知他们这段对话全被前方的两位佳人听了去。

苏珩在朦胧的灯火下侧头看她,见弯弯巧笑如花,眉目空灵如仙,一身白衣轻裙,倒是真能让那些凡人一眼失了魂去。

这时,旁边传来一道有些弱气的男声。

“那个小生吴晔,敢,敢问这位姑娘,芳名”

两人一齐朝着那人看去,却见一个书生打扮的腼腆青年执着一灯,眼神有些飘忽地看向苏珩,时不时还挪开视线,但片刻后又望过来。

很明显,他刚才是在问苏珩。

衡城灯会,本就是为这青年男女而设。

若是谁家儿郎看上了别家女郎,上去求个名字,再递上一盏花灯表明心意;女郎有意,便会羞涩地告知姓名,然后接下那灯。

那样,这桩情谊,也就成了。

因而,很明显,这小哥在对心上人表明心意。

谢清嘉见此,心中懵了一瞬,然后瞬间兴致上了头。

还不待苏珩回答,她就上前抱住了他的手臂,一副亲密的样子看着那青年嫣然笑道“吴晔公子,我叫小白,旁边这位是我姐姐呢”

她拉长着声音,“我姐姐名里有清字,你唤她清姑娘,或者小清即可,欸不如你还是叫她表字素贞吧”

最后半句时,她眼中含着狡黠。

两人衣裙一青一白,一唤清姑娘,一唤小白,倒是很是应景。

在场之人没做他想,苏珩也只当她随口取名。

还没等吴晔回答,他就见苏珩立时皱了眉,立时心下漏了半截,被小白姑娘调侃的害羞喜悦顿时消失了大半。

小书生小心翼翼地瞅着眼前这位淡漠如烟的清姑娘,不由想到了诗中种种对于佳人的描述,只觉得心中的悸动一阵接着一阵。

“清,清姑娘,小生这厢有礼了。”他红着脸行礼。

而苏珩却在他微微躬身的时候冷眼看了一眼掩唇嬉笑的罪魁祸首,落下一句“我有事先行。”拉着她便朝着前方走去了。

谢清嘉呆了一瞬,随即心道玩脱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书生,自己却被人一路

拉走。

灯影摇曳,只余下原地满脸失落的青年书生痴痴望着两人的身影远去。

唉,许仙没了

没多远,谢清嘉便甩开了苏珩,反而主动扯着他的衣袖道“阿姐怎么这样就走了,放人家吴晔公子一人在原地尴尬”

在外面,她就叫苏珩阿姐,自然极了,看不出半分不自然。

苏珩一身青衣,立在一片灯海中,却依旧令人觉得清冷如初。

他冷冷道“我不喜这些无聊把戏。”

她噘着嘴嘟囔道“什么把戏呀,分明是”许仙初遇清娘子,一见钟情西湖畔,呸,是花灯夜,真是无趣

谁让这青娘子是个男的呢。

谢清嘉摇头叹气起来,只觉得世事无常。

继而,她又像是看到了什么新鲜事物,睁大着一双映照着星光的眼,欢声道“阿姐,我们去吃席,留仙楼的请仙宴”

留仙楼,乃衡城一绝。

月下留仙住,灯中请仙宴

这处灯会在周围一带声势颇大,更有浮仙岛之人前来,零零散散的修士更是数不胜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