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黄巾商议(2 / 2)

加入书签

    就算黄巾已经经过了数轮平衡的增强。

    但是对比已经有数百余年底蕴的大乾。

    还是显得有些单薄。

    “但是在当前局势下,目前我们需要更加迅速和有效的对策。”

    “元璋、天璇,伱们二人有何建议?”

    张角看向一旁的两位弟子。

    “师父,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加强情报的收集和分析。”

    “只有了解敌军的动态和意图,我们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战略。”

    “瑞州战场的失利主要就算没能发现南宫天下与雷泽龙骑的到来,导致黄巢等人毫无还手之力。”

    朱元璋看着桌子上关于瑞州战场之上的情报,接着发言道。

    虽然当时的瑞州战场之上,就算得知了南宫天下等人的到来。

    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至少能给黄巢一个从容撤退的机会。

    让他能够保存大部分黄巾军的力量撤回潞州。

    而不是现在这样。

    领头的黄巢、张宝被俘。

    瑞州战线全线奔溃。

    “元璋说得对。”

    “情报工作确实是我们之前的疏忽。”

    “因为黄巾军新立的缘故,对情报方面投入并不深。”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力度,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敌军的情报。”

    张角沉重的点了点头。

    没办法,情报这种东西是要靠底蕴的。

    张角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吗?

    他不想搞吗?

    他那是搞不起啊。

    黄巾军自从起义以来,一直与大乾交战。

    内里百废俱兴。

    什么都需要大量投入。

    哪里还有空闲的资源前去搞情报网这种奢侈的东西。

    目前黄巾军的情报网还是靠着太平教幕后的那些人施舍的一部分不要的情报网。

    “师父,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战术策略。”

    “之前我们可能过于依赖正面决战,而忽视了奇袭、游击等战术的运用。”

    “我们黄巾军数量众多,这是我们的优势。可以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来打击敌人。”

    张天璇略一思索,然后提议道。

    张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神色:“天璇的建议很有创意。”

    “确实,我们不能总是拘泥于传统的战术思维。”

    “黄巾军遍地起义造成的大量兵甲人员,是我们黄巾军最大的优势。”

    “灵活多变的战术将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关键。”

    张角琢磨了一下,发现目前潞州的黄巾军。

    除了一部分被孟章带着在正面战场跟大乾死磕之外。

    其余的一部分剩下的黄巾军一直待在后方给孟章当预备役。

    这未免太过于浪费黄巾军的人数优势了。

    孟章站在一旁,望着桌子上的山河堪舆图,回想着潞州战场的硝烟,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

    他转身看向身旁的张角,这位黄巾军的领袖,眼中同样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天公将军。”

    孟章开口,声音中透着一股波澜不惊。

    “潞州之战,大乾朝廷的军队虽然被我们牵制,但他们的底蕴深厚,长久下去,对我们不利。”

    “末将认为,太平教应该另辟蹊径,为黄巾军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