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江都(2 / 2)

加入书签

    见面交谈几句皇帝便请僧人坐下:“弟子昔日请智者大师为我授戒,未曾侍奉多时,大师便要回寺,等再请,未料大师竟圆寂于途,弟子一直深感愧疚。”

    智璪劝慰道:“大师临行前便知此行一去难回,但还是甘愿前往,并非是陛下的错处,实在是命数已尽。”

    杨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大师登往极乐前留与弟子的书信无一日离身,还请带回去供奉于佛前。”

    智璪接过一看“我自知已不久于人世,而逢大王召请,但为表我心,我不顾重病而来,到此,我命将休,心意已到,我就不再走了。”

    智璪收起信双掌合十道:“大师毕生以内证三谛圆融之妙止观,外弘菩萨戒藏、说法、修忏、放生、普劝念佛、施鬼神食为志,如今看来,果有证悟。”

    一起赞颂了智者大师后,杨广问道:“我为众僧所立寺庙可曾建成了?”

    “就在陛下即位之日便成矣,不敢因小事而扰陛下,就一直等陛下闲暇来此再请定名。”

    “哦,不知智者大师昔日可有留下新寺之名?”

    “禀陛下,陈世有定光禅师,德行难测,迁神已后,智者大师梦见其灵云:‘今欲造寺,未是其时,若三国为一家,有大力势人当为禅师起寺,寺若成国即清,必呼为国清寺。”

    杨广欣喜道:“今我大隋一统三国,而若论势,莫过于朕,寺立国清,好啊!”

    于是马上亲笔题写“国清寺”三个大字,赐给智璪让其带回去。

    等其退下,杨广脸上的憧憬和笑容便消失了,施恩于民,拉拢宗教,只差最后一步,江南便稳如泰山了。

    第二天皇帝下诏,纳陈炀帝的第六个女儿陈婤为贵人,当年平陈时被流放到各地的陈朝皇室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

    一时间整个南方州县,到处都是对皇帝的歌功颂德之声,江南文士举行诗会,必先做颂帝诗。

    原先还有些暗流涌动的州县,立刻就海晏河清了,无数的祥瑞争先涌现,被送到江都贡皇帝观赏。

    李建成也是从杨广身上学到了不少,谁都以为皇帝只是为了玩乐,现在看来主要目的分明是为了稳定江南。

    当然了,目的达成后,皇帝也就彻底放松下来开始享乐了,也是奖励自己做成了好大一桩事,但群臣都没什么意见。

    于是皇帝安心留在江都过年,不时设下大宴做诗文观歌舞,李建成每次做诗,都会逊色于皇帝,绝不敢独领风骚。

    如此倒是让皇帝颇为满意,加上还有萧皇后和网义帮忙说话,李渊的职位总算是回来了,就如同被贬时没什么理由,回来时也就是一句任职忠勤。

    红红火火的过了年,可谓是普天同庆,皇太子也特意从长安赶过来拜贺,希望能与父皇母后一起过年节,只是被皇帝以监国任重,不得长久离开又赶回去了。

    过了年后,皇帝觉得自己的舆服、仪卫太过简陋了,这怎么能彰显天子的威仪,便赶紧下令吏部尚书牛弘等议定舆服、仪卫制度。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