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 89 章(2 / 2)

加入书签

“嗯”宁兰支支吾吾地应了一声,好似在敷衍,仿佛穆亭渊的决定根本无关紧要,她随口道“晏枝,我困了,我先回使馆休息了。”

宁兰的态度坚持得有些奇怪,说话又遮遮掩掩,她总觉得让穆亭渊入赘乌兹有什么别的目的,可一时琢磨不透。

不过,这公主比想象中的要容易亲近,也更容易交流。

晏枝相信喜欢数学的,逻辑思维都很严谨,也更理智,所以,她一定能从宁兰公主这里找到商谈的突破口。

穆亭渊步入养神殿时,闻到一股浓郁的

药味。

隔着帘帐,太医正熏起药香,给梁帝施针,梁帝懒洋洋地道“不必行礼了,穆亭渊,你进来。”

“是。”宫侍挑开帘帐,药味便显得更加浓郁,穆亭渊走进帘帐之后,看到梁帝神色倦怠,正闭目靠在软榻上。

“圣上。”穆亭渊低声道。

“今日宁兰公主所言,你如何看待”梁帝单刀直入,问得非常直接。

穆亭渊坦然道“铺开两国通衢,确实对大梁有利。”

“哦”梁帝睁开眼睛,看向穆亭渊,“这么说,你是愿意的了”

“臣不愿。”穆亭渊回答坚定。

“既对大梁有利,你为何不愿”

“臣只是说,商路通衢对大梁有利,并非是说臣入赘乌兹对大梁有利。”

“可宁兰公主的条件是要你入赘。”梁帝冷冷反问,“莫非你还有别的办法”

“商路之事对乌兹也有利,对两国来说都是幸事,但到宁兰公主口中,却变成了只对大梁有利,明明是他们乌兹想要我大梁先进的农作器具、冶金术、造纸术、丝绸等等,他们更想要我大梁的能工巧匠。不知圣上可记得,宁兰公主在殿前提及了梁宁水患”

“说到晏枝的时候”梁帝问道。

“是,”穆亭渊与梁帝将形势条分缕析,“阿e姆河横贯乌兹,是乌兹的第一大河,也是主要农作物灌溉的水源。但近来,阿姆河频发水患,淹没城镇,导致乌兹农收锐减。乌兹本来地势便不算平坦,举国可种植粮食的平原面积极少。圣上平日劳心众多,没有注意到,去年两国贸易中,乌兹加重了从大梁购入粮食的占比,其水患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梁帝沉吟片刻,道“所以,乌兹真正想要的,是我国治水的工具和人才”

“是,不仅局限于此。新上任的国主年轻气傲,不愿自暴其短,便将乌兹粉饰成太平的样子,更是将开商道对大梁有利一事说得言之凿凿,但真正获利更多的是乌兹,而非大梁。商道一事,臣认为,确有必要,臣随老师游历多年,所见宽广,从市井到豪绅皆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文化交融是幸事,但大梁大国威仪,岂能由得他人拿捏。况且”他深深拜礼作揖,道,“臣

心在大梁,有意兴建盛世,比之入赘乌兹,臣能为大梁创造更多价值。”

说完,殿内一片沉默,梁帝没有应声,似是睡着了般,穆亭渊不骄不躁,呼吸平稳,等着梁帝的抉择。

片刻,梁帝冲他摆了摆手,道“你先退下吧。”

穆亭渊从容道“臣告退。”

“等等”梁帝忽然唤住他。

“圣上。”

“若朕想将清和公主许给你呢”梁帝一扫疲乏,目光灼灼地望着穆亭渊。

穆亭渊长身作揖,坚决道“请容臣拒绝。”

“再过两年,清和公主便可及笄,她对你甚是喜欢。”

“臣心中已有爱慕之人。”

梁帝意外地看向他,眼前的青年峨冠博带,五官俊逸,气质彬彬,性格又沉稳安静,一颦一笑皆像极了她。回忆往昔,心中动容,梁帝长长地叹出一口气,道“你退下吧。”

“是。”

穆亭渊出了房门,心里无法安定,他虽有把握让梁帝拒绝宁兰公主,却无法肯定梁帝一定不会将清和公主嫁与自己。

听梁帝的意思,好似要拿清和公主来拒绝宁兰公主的求婚,这的确是个不损害两国关系的好办法。

但是

无论是宁兰公主还是清和公主他都不想娶,他想娶的只有一人。

哪怕天地崩摧,也不会改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