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游乐园(上)(1 / 2)

加入书签

暑假里,凡妮莎一直在帮马龙做口吃恢复训练。

在这两个月内,他说话越来越流畅,结巴的时候越来越少。

马龙本就不是神经生理异常导致的口吃,他是由于紧张和焦虑,只要有人愿意耐心的倾听他说话,并且不断的鼓励他,帮他调节心态,他就能恢复正常。

马龙能够重新说出完整流畅的一句话时,凡妮莎激动地跳了起来。她一下子扑到马龙身上,被他抱着在空中转圈圈。她黄色的裙摆在空中飞舞,就像一只蝴蝶。

为了庆祝他恢复正常,凡妮莎用自己零花钱请马龙去芝加哥游乐园玩。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早期的游乐园已经出现,但是设施简单落后,和现代化的游乐园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这时过山车跳楼机等惊险的项目都没产生,激流勇进虽然有了雏形,但只是从三米的高度往下落,速度也很慢,没什么趣味。

尽管如此,游乐园依然有值得期待的地方,比如旋转木马,比如鬼屋,尤其是鬼屋,又不要高科技,只需要布景和扮鬼的人员。

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单独出远门。

妈妈一开始并不同意,认为两个小孩自己去游乐园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她想带两个小孩一起去。但凡妮莎不想把这次游玩变成家庭聚会。

她央求了妈妈好多次,妈妈才同意让爸爸开车送他们两个人去游乐园。

汽车一路向东,驶过浓密而翠绿的山林。

这是马龙第一次来芝加哥。他坐在车里,显得非常兴奋,一路上都趴在窗户中往外看。

“凡妮莎,你看那里的山”“你看那里的湖好清澈呀”“你看那边竟然有人在牧牛”他叽叽喳喳的说着。

很快就到芝加哥了,爸爸把车停在东门“晚上八点,我在东门等你们。”

游乐园的鬼屋叫“布莱克精神康复中心”,设定是一所在十八世纪废弃的精神病院,病人们离奇死亡后,开始出现闹鬼的传说。后来这个精神病院就被废弃了,周边生活的村民路过时,偶尔会看到穿着病服的女人站在窗户后面。

这个鬼屋的传闻越来越大,1869年,一个女大学生

在里面探险时离奇失踪,下落不明,她的摄像机里残存着她失踪前的影像,一经公开,引起了轰动。

当地政府请巴西最厉害的女巫来做法,那个女巫在里面呆了一整夜,出来的时候衣服破烂,脸上也有伤口,她说“这座房子被恶魔诅咒,即使上帝也无法拯救。”

凡妮莎是一个矛盾的女孩,她有冒险精神但又不是特别胆大。

她的胆子足够支撑她看欧美的血浆片,但她极其害怕日式恐怖氛围。

她曾和姐姐一起看午夜凶铃,她被电影营造的诡异氛围折磨到魂飞魄散,跑到床上蒙起被子打着手电筒念了五十遍大悲咒,而且整整一个月必须开着灯睡觉。

等她从这次看片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后,旺盛的好奇心压倒了恐怖的回忆,她上网找了午夜凶铃的去掉恐怖场景的图解,假装自己看完了这部片。

鬼屋项目出奇火热。队伍排了几十米远,至少三个小时。

现在正处在夏天,天气炎热。排队的道路两边光秃秃的,没有遮荫凉的地方。

马龙很有绅士风度地让凡妮莎去荫凉处休息,每过一段时间来看一次。

凡妮莎说“我们还是轮流排队吧。你会很累的。”

马龙拒绝的非常干脆。他固执地要自己排队,他把自己的帽子给凡妮莎带上。

大约在12点左右,他们终于到了入口处。

“你们最好不要单独来参加这个项目,很恐怖。”工作人员对两个小朋友说。

他们不放心让两个小孩自己进鬼屋,于是安排两人和后面的一对小情侣一起进去。

“你们要是想停止探险,就站在原地不要动,大声说你们要出来,会有人带你们离开。”

进鬼屋前,他们四个人一起坐在黑暗的小屋里,看一部小视频。黑白默片,纪录片式拍摄,视频抖动得非常厉害,画质极不清晰。

这是一个女大学生独自来精神病医院探险的记录,和当时流行的科学怪人和德古拉的风格不同,拍摄方式极为超前,比女巫布莱尔的手持dv风格相似,还早了五十多年。

视频虽短,恐怖氛围却塑造得极好,隐约有日本恐怖片的风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