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1 / 2)

加入书签

看到这个帖子,又看辛徐一脸懂很多的样子,她就又问了问他“网上还有别的地方有类似的情况吗”

辛徐看来这段时间做了不少功课,拿着手机一通操作,然后就拿给她看“不过姐你放心,像是这个哔哩哔哩网,基本上有粉丝基础的大u主都是可以花钱请他们的。我一个人当然斗不过那么多黑子,但我有钱啊,我花钱找了几个粉丝多、靠谱的u主帮你说话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效果。还有这个,这个叫知乎和豆瓣的也可以找人”

他说了一阵,只在知乎搜索过科普知识的辛余墨大致知道怎么摸到她想看到的版块了,就表示自己要研究一下。

辛徐很乖巧懂事地表示去给她拿吃的来,脚步飞快地跑进了厨房里。

辛余墨之前不在意网上的这些骂声,更不会特意去全网搜索来看,她只在微博上看过。

但是既然她准备跟中岳谈签约的事情,那自然要对自身的情况有所了解。她不在意网络上这些或者是正面或者是负面的新闻或者是网友对自己的看法什么的,但娱乐公司那边在意的话,她就有必要去弄清楚。

总不能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现在的状况

看得多了以后她就渐渐知道了。

原来的辛余墨在被多家粉丝一起在微博上刷滚出娱乐圈之前,在圈子里其实属于连眼神都不屑于给她、给眼神就是施舍热度了的状态。

这其实可以理解,因为辛余墨本来也不是主要干这个的,她签长安也是高三毕业之后的事情,仔细算来没有多久。

在这之前她自己也是像赚点零花钱的兼职一样的态度对待找上门的工作,有人主动联系了她还要考虑一下缺不缺钱才接。

这样能有热度才怪呢。

签了长安之后,长安最开始对她抱有期待,对待她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但一来长安的资源本来就不怎么样,辛余墨又不是什么公司一姐,分给她的也不是公司能拿到的最好的资源。

所以签约了长安之后,辛余墨接到的是工作是两个网剧小配角、还有两个不知名的访谈类综艺常驻嘉宾。

网剧成本很低宣传等于没有,用的主角配角

又都是新人,红不红完全看天意那种。辛余墨一个女三号女四号就算表现再好也不可能靠她一个人带红全剧吧。

访谈类综艺就更不靠谱了。这类综艺的常驻嘉宾一般都需要情商智商都很高、开得起玩笑会玩梗、反应也要很快的人才能撑得住场子、大放光彩。

辛余墨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生活的一大半精力都放在跟她爸爸作对上,一小半则是在学习上。她哪能行上这种节目简直等于自曝其短,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公开处刑。

不过幸好网剧播出后没有水花、综艺也没什么人看。

在她得罪大批别家粉丝之前,最多就是不红,没有粉丝,相对应的也就没有什么人黑辛余墨。

但被扒出微博小号、得罪了大批别家粉丝以后就不一样了。

网友们开始拿着放大镜在辛余墨过去的作品里找毛病。

她接到的都不是什么好资源,像是那部网剧女三号,投资很少非常少。在那个小成本现代剧里,拍戏的时候辛余墨的衣服都是自带的常服,化妆也全是她自己搞定的。

她又不是专业人士,能化出多成功的妆容为了跟爸爸作对,她买衣服全都是大人一看就会皱眉头的那种奇装异服,穿到剧中的效果可不就是不良少女么

像是什么酗酒的图、不良少女的照片,辛余墨仔细搜索起来,都是可以查到源头的。

“不良少女”是她第一部网剧的角色设定,现在网上传的多数图其实都是剧照。当然,这也是原来的辛余墨当时自己给自己的定位。

至于那张一看就令人大皱其眉的翻白眼的动图也是现在在网络上流传比较广的,就是那访谈类综艺里面出来的,网上关于她没礼貌、情商低智商不高的话也都是因为这档综艺。

视频网站上很多账号都把综艺里辛余墨的部分单独剪辑放出来了,发剪辑视频的人都不用配什么旁白,观看的网友就看得想骂人。

别说,网络上不不少自媒体在做这件事,辛余墨搜索出来了一大堆跟自己相关的视频或者是帖子,她注意到这些帖子和视频发布的时间几乎全都是在她前些天上了热搜之后。

看来热度对于她们这些人来说是真的很有用。

为她那个医院的视频上了热搜,网友们的关注度上去了,所以那些自媒体就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到她这个人。

提到她,就会有网友愿意点进来观看、发表评论。

而那些自媒体则是要靠观看次数和评论数量来吃饭。

提到她的视频和帖子多了,不明所以的路人网友也会知道辛余墨这个人。

所以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互相成就

不过目前网络上她正面的就只有那个医院视频了,因为是监控录像清晰度不够,也看不清楚辛余墨的长相。

其它就几乎全都是负面的。

网友们对她的看法从最开始看到医院视频、纷纷赞扬视频中的姑娘是当代女侠,到后来知道这是个女明星、还是个一搜全都是黑料的女明星,再加上不少人带节奏,大多数网友都觉得她是找到了什么给力的后台,准备开始洗白换路线了。

网上的大部分人似乎认为,洗白是从救医生那个视频开始的。

就比如今天辛徐给她看的那个帖子的主楼内容,也是现在大部分网友对她的看法。

辛余墨若有所思。

“姐,牛阿姨做的蓝莓布丁,你尝尝,我觉得很好吃”

辛余墨回过神来,放下手机接过递到面前的布丁。

辛徐自己也捧着一碗,一只手里拿着勺子吃得开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