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1 / 2)

加入书签

唐九柱抱着一筛子包子刚走进唐老头家,就听到堂屋里传来一声惨叫,听着像是他三伯,吓得他赶紧往堂屋跑。

谁知,刚跑两步,就传来他三伯的大笑声,这下子他更慌了,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冲进堂屋。

“九柱来了,快坐”,莫氏笑送满面的指着唐小四旁边的板凳。

唐九柱站着没动,问莫氏:“三伯娘,三伯没事吧?我刚听到他……”

唐九柱担心的看着仍旧咧着嘴傻乐的唐老头,怎么看都觉得不大正常。

他三伯不会得失心疯了吧?

“他没事,高兴着呢!你用过晚食没有,我去让你二嫂再加点……”

“三伯娘,不用了”,唐九柱连忙拒绝,瞅了一眼独自乐呵的唐老头,上前把手中的筛子放到桌子上,“我给你们送些包子。”

话落扭头去寻唐糖。

“大福哥,你回来啦!正好,来尝尝包子。”

见唐老大点头,他又对一旁的唐糖道:“糖糖,快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奶奶他们都说皮太薄了,不过我吃着蛮好吃的,很多汤汁。”

他的手已经掀开了筛子上盖着的布子,侧过身给起身的唐糖看。

他一侧身,唐糖就看到了皮薄汤汁多的灌汤包。

只不过做的大小不一,大的跟平常见的馒头那么大,小的有那一半。

且外形不一样,有的带花,有的带褶。

她猜可能是第一次,她们做的时候没拿捏好大小。

至于外形,应该是不同的人包的。

“我去洗洗手”,唐糖转身去了锅屋。

唐老三跟着起身,“我去端水来,九柱先坐。”

“我去吧”,唐老二坐得离门口近,见状站起来就出门了。

唐九柱也走到一旁坐下,正准备问唐小四他三伯怎么了,他瞧着三伯等人都面带笑意,可大福哥好像情绪不太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莫氏先问他了,“九柱怎么端这么些包子来啊?三伯娘瞅着还挺好看,只是咋弄这么多馅?”

虽然白面比肉还贵,可包子里面放这么多馅料的,莫氏还没见过。

这样的吃法在她心里是不认同的,这年月,哪怕大伯家日子过得不错,该省的时候还是得省着的。

唐九柱挠挠头,“上次糖糖不是说您家租了铺子后让我家去卖包子吗?我跟爷爷说了,他立马就坐不住了,今儿来找糖糖出主意怎么做好吃的包子。这不,糖糖给出了个主意,嫂子她们就试着做,我才吃了一个,爷爷就催着我送过来让你们尝尝。”

唐糖此时刚好端着一个碗进来,笑道:“我瞧着做得不错。”

唐老二也端着木盆进来了,把盆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爹娘,大家都来细细手。”

唐家人吃饭,吃白面包子的时候都会洗洗手。

好像是以前谁吃馒头的时候没洗手,一手抓上去就留了黑色五指山在包子上,当时家里有孕妇,正好赶上孕吐,然后一个美妙的误会形成了。

自此,唐家人吃包子都会洗手,有时候吃饭前也会洗。

唐糖对此倒是乐见其成。

她这会儿已经走到桌子旁,伸手拿出一个包子放入碗里。

包子沉甸甸的,里面的汤汁都能看到,她扯了一块包子皮,带着油光的汤汁顿时流了出来,溢了半个碗底。

她用包子皮沾了点汤汁放入口中,面皮柔软,汤汁鲜香,还不错。

她端着碗走到唐九柱坐的那里,看着家里人吃包子。

方才洗手时,唐老头被莫氏掐了一把,已经回过神了,不过,脸上的笑意仍在,吃包子的时候都收不住。

结果,灌汤包一咬开,汤了他一下巴汁水,给他肉疼的赶紧对着包子吸溜汤汁。

唐九柱见其他人吃得香,面上也露出一抹兴奋。

正想问唐糖,却发现她碗里的包子只破了一个口,他诧异道:“糖糖,你怎么不吃?你不觉得好吃吗?”

还可以,唐糖心里给出评价。

“还不错,只是我在瘦身,要少吃肉”,唐糖歪着头,给他建议:“卖的时候可以做小一些,鸡蛋那么大,三文钱一个,应该好卖。”

“那么小三文钱?”唐九柱张大了嘴。

现在粮价普遍上涨,白面也不例外。

镇上的包子以前素的一文钱一个,肉的两文钱。

现在那些卖包子的有两家已经做不下去了,还有一家有铺子的在卖,其余的还有些摊贩在卖。

但他们的包子还是原价,只不过小了许多。

可那也比糖糖说的鸡蛋大啊,三文钱是不是太贵了?

唐糖将碗递给他,淡定道:“九柱哥,这是在镇上,如果在县里五文钱也卖得!”

云酒生能出那么多钱买方子,说明镇上人的消费水比她预估的高出很多。

三文钱的包子应该消费得起。

莫氏擦了一下嘴角,将手中的包子歪了一点,防止汤漏出来:“九柱,听你小妹的没错!你家包子做的好吃,等我们买了铺子,你们在那卖包子,生意一准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