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 弹道【三更】(1 / 2)

加入书签

问一个屁股模型可以推导出什么线索

交给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学分析出以下结果来

嫌疑人身高180185之间。

嫌疑人体重140150之间。

嫌疑人的皮肤特性油性皮肤。

嫌疑人的腰围85厘米左右。

嫌疑人的左屁股瓣略微比右屁股瓣大左右两边的肢体运用程度不同,导致两边肌肉的发达程度出现了些微差异因此,重点怀疑嫌疑人是个左撇子。

再根据颜蕾的模拟画像,专案组很快就构建起了此人的身材模型。

与此同时,检验科提取到了完整的臀纹痕迹,可以当做现场物证跟指纹取证是一个原理。

但有了嫌疑人的身材模型和臀纹还不够,最关键的面目信息缺失。重案组必须找到其他的线索,才能进一步圈定这个嫌疑人的活动范围。

而现在,离上级下达的“最后破案期限”只剩下了两天的时间。

休息了一晚上,这天一大早,颜蕾就来到了专案组帮忙。

她现在是“唯一目击证人”,和陈泊宇的关系又好,倒是没人拦着她往专案组跑。

一进门,颜蕾就看到办公桌上放着数枚蹭亮的子弹壳,桌上还有许多枪击案现场的弹坑照片,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各种直线,显然,陈泊宇在做弹道分析。

所谓的弹道分析,就是根据子弹的特征,来反向追查对应的枪支类型。这也是刑警经常用来追踪歹徒的手段之一。

“陈警官,早啊。”她笑眯眯地走了过来,问道“嫌疑人用的子弹方面有什么新发现吗”

陈泊宇现在把她完全当做自己人来看待,于是把结果告诉了她“歹徒用的是76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枪管内部有四根膛线。弹夹是双进式,膛线磨损的力度很大,由弹壳上的铭文分析,此类子弹来源于缅甸的黑市,由边境走私进入我国。”1

颜蕾“”

那个她还没学过弹道分析这一课。

好在,老刑警亲爸在耳麦中解释道“膛线磨损很厉害,证明歹徒用的是一支老式的冲锋枪,是缅甸那边过来的二手货,有可能是边境民兵组织的货源。”

可颜蕾不明白的是“陈警官,我觉得那个歹徒不太会使用这种冲锋枪,所以换弹夹的时间很慢。他为什么要在暗杀行动中使用这种不称手的枪呢”

关于这个问题,陈泊宇也思考过。

他耐心解释道“因为冲锋枪的火力比一般的手枪火力要大很多,尤其是可以进行多发连射。这歹徒应该对自己的枪法没有把握,所以,他要选择火力更大的武器来确保暗杀成功。”

只是歹徒弄巧成拙,使用不称手的枪械反而让他们逃之夭夭。

颜蕾明白了,陈泊宇是这方面的专家,她相信他的判断。

接着耳机中传来了爸爸的提问,颜蕾也问道“难道说这名歹徒不会用冲锋枪”

“没错。”

陈泊宇递给她一张表格,上面是枪击现场的所有弹道射程、角度、以及连发间隔的分析表,这是他昨晚忙了一夜的成果

“歹徒使用冲锋枪开第一轮连射时,是标准的双手握持姿势。但是到了第二轮连发时,歹徒无意间使用了单手来开枪这是手枪发射的姿态,而不是冲锋枪的姿势。”

昨晚,他发现两轮射击的弹道分布和射击角度差别很大,得出了这个结论在车库对枪的时候,歹徒的射击姿态曾发生了改变,从双手射击改为单手持握。

“手枪他习惯使用的是手枪吗”颜蕾若有所思。

陈泊宇赞同“应该说他平时训练、打靶的时候,都用的是手枪的单手打法。和你一样,他可能也是在靶场练习的枪法。”

“靶场”

“没错。”陈泊宇解释道“国内营业性靶场的枪支都是手枪,分为双动转轮手枪和半自动化手枪两种,都是单手发射的姿势。不会有哪个靶场给客户双手持握的冲锋枪进行射击训练。”

颜国华通过耳麦也听到了他的分析,他赞同陈泊宇的看法,“应该是陈凌辉被抓一事,引起了歹徒想杀人灭口的心,所以进口了一支冲锋枪来暗杀。他却没有经过靶场的专业训练,结果用单手开枪,留下了这个弹道证据。”

陈泊宇通过弹道分析,又可以得出嫌疑人的另一个行为特点此人进行过手枪射击训练,但没进行过冲锋枪训练

由此可以排除雇佣兵、专业杀手作案的可能性如果是这两种职业的人来作案,不会犯下这种极为不专业的错误。

最大的可能是“他就是个普通的打靶爱好者,在靶场练习过手枪射击。”

颜国华肯定他的看法,又教训起了女儿“小蕾,你看看人家陈泊宇的弹道分析,这才是专业人士的意见,你以后多跟他学学”

好好好你们都很专业。

能跟上两位大神刑警的思维,她也不容易啊

不怎么明白弹道分析的颜蕾只关心一件事“陈警官,能缩小嫌疑人的范围吗”

陈泊宇点了点头,他调出了地图,颜蕾看见上面画了五个红点,只听他沉稳的嗓音道“本市境内一共有五个可以进行打靶的商业靶场,我怀疑歹徒曾经在其中一家靶场里上过射击训练课程,习惯于单手持枪。”

接着,陈泊宇画出了城西小区的方向,“歹徒会潜入小区物业偷盗保洁员的衣物,代表他对城西这一块的情况很熟,应该就住在城西小区附近。”

最后,他将最近的靶场红点跟城西小区用直线连接起来,画了个圆圈“这是离城西最近的一家靶场,歹徒有可能在这里进行过射击训练,这是他的活动范围。”

颜蕾目测了下陈泊宇圈定的这块区域,离古渡口只有四公里。果然跟爸爸说的一样,歹徒作案有个五公里区域的原则。

再根据他们所知的一系列证据链,很快,重案组就能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破案,就是找一块块痕迹学上的拼图,将所有的证据都拼起来,以还原嫌疑人身上的每个特点、每种行为习惯,才能根据线索慢慢锁定这个人。”

颜蕾忽然想起了爸爸的这段话。

现在,拼图已经拼好。

那个嫌疑人,即将是警方要逮捕的猎物。

很快到了中午时分,通过省厅商务部门的帮忙,陈泊宇拿到了五个靶场的所有客户名单,并且重点排查其中住在城西小区的客户人群。

这些客户几乎都是本市的上流名人,也只有富豪们才有这个兴趣用打靶来充当爱好。

有了名单,公安局全体警员努力奋战,一步步缩小了嫌疑人的范围。

靶场的500名客户人群中排查出住在城西的80位、再去掉其中体型身高年龄不符合要求的人,那么只剩下了15位客户。

这15位男子都符合模型推导出的体型特征,并且拥有使用手枪的习惯,事发当时住在城西小区五公里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他们是最有可能的犯罪嫌疑人。

接下来警察的工作方向,就是挨个排查这15名男子的身份,挨个确认其中是否有人跟陈凌辉以及名湖中学有关系。

如果有关联的话,那么那个男子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嫌疑人。

破案工作很不容易。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经全黑了。

空调调成了适当的静音,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

为了帮爸爸弄到最新的破案线索,颜蕾就守在陈泊宇的身边,一直守到了夜晚十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