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成的事儿,说就能说成(1 / 1)

加入书签

做不成的事儿,说就能说成

说服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人办事的成败。在你处于不利局面的时候更是成也说话,败也说话。

在春秋战国时代,苏秦张仪之流是著名的游说家:苏秦游说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使六国订立了合纵的盟约,于是就有了“六国合一”之说。后来张仪帮助秦国游说了六国,拆散了六国合纵的关系,帮助秦国吞并了六国。又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扬名天下,真乃“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也。当时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十分艰难——对手个个不好对付,硬是靠会说话的本事得到一个一般人眼中不可能得到的结果。在国外,说服力的重要性也早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演说雄辩之风就非常盛行。美国人将“舌头”、原子弹和金钱并称为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可见说服力非同小可。既然说服力于治国安邦都尚且如此重要,那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就更不容小觑了。

某精密机械工厂生产某项新产品,将部分部件委托小工厂制造,这家小厂将零件的半成品递交总厂时,一检验竟然全都没有达到总厂的标准。总厂负责人当然要求他们尽快重新生产,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们是完全按总厂的标准生产的,拒绝返工,事情就卡在这里了,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最后,总厂厂长亲自出马,他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由于我方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们吃了亏,我感到非常抱歉。幸好由于你们的帮忙,我们才发现产品竟然有这样的缺陷。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咱们的工作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再把它制造的更完美一些,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小厂负责人听了这席话以后,欣然应允。

善于说服的人,总是能把话说到别人心窝里,借助语言的魅力感化对方的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事实上,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习惯顽固拒绝别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状态,然而即便是这种人,对于会说服的人来说也是小菜一碟,他们总能找到契机,先让对方对自己的话题感兴趣,然后再想法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入自己的话题,从而打破对方“不”的心理状态。

一位小伙子固执地爱上了一个富翁的女儿,但女孩始终对他冷冰冰的,因为他有一只眼睛的眼球天生发育不全。

这天,小伙子再一次来到女孩面前,鼓足勇气问:“你相信缘分天注定吗?”女孩眼睛望向别处并不看他,冷冷地答了句:“相信。”然后反问他,“你相信吗?”小伙子说:“我听说,每个男孩出生之前,上帝便会告诉他,哪一个女孩将来会是他的新娘。我出生的时候,上帝告诉我,我未来的妻子是个独眼。我当时就向上帝恳求:‘上帝啊,一个独眼的女孩命运将是多么凄惨,求你把独眼赐给我,再将美貌留给我的妻子。’”当时,女孩看着小伙子萎缩的那只眼睛,内心深处的似乎泛起了某些记忆……她慢慢走近他,后来,她成了他最挚爱的妻子。

办不成的事情,可以说成,不管是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意见,还是说服心仪的人接受你的爱情,不管是说服老板为你升职加薪,还是劝说国民老公投资你的产业,说服技巧都是我们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如果不会表达,即使你的脑中有无数的点子,伯乐也无法用读心术读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