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活在记忆中,要拥抱新生活(1 / 1)

加入书签

别活在记忆中,要拥抱新生活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往往一件事情发生后,你刚开始只能回忆起事情的大致经过,慢慢地,色彩、气息与声音都来到了你的脑海中,一点点填补起那不忍回首的一刻。其实很多时候,折磨人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留下的不良记忆。糟糕的事情过去了,也就没了,而记忆却残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之中。事情本身带来的伤痛,按理说应该随着事情的结束而淡化,可记忆却让它一次又一次地重演。事情过了就不再重复,而记忆却在我们的心里来来去去。事情本身只会让我们心痛一次,可记忆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心痛,甚至是一次又一次地落泪。

很多人就是这样,过去了,却依旧不能翻篇,他们的记忆似乎永远停在那一刻,心结似乎永远解不开。人多的时候,可能还有笑容,可是一旦一个人独处,往日的一幕一幕便涌上心头,于是便感到孤独、寂寞、害怕、伤心、脆弱我们觉得这是事情带给我们的伤害,可事实上这完全是拜记忆所赐,是记忆把我们受到伤害的过程一次次地在脑海中重播,折磨着我们的心,让它反复地痛着所以说,最伤人的是记忆。

其实,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上天便赐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礼物,这其中之一就是遗忘。不过,我们总是看不到它的珍贵,总是过度地强调记忆,却忽略了遗忘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如果说,我们想要自己的心欢喜一些,那么,就请设法忘记那些因一时过错而带来的不幸和伤害。

在雨果不朽的名著悲惨世界里,主人公冉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但他穷困潦倒,度日艰难。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奈,他偷了一个面包,被当场抓获,判定为“贼”,锒铛入狱。

出狱后,他到处找不到工作,饱受世人的冷落与耻笑。从此他真的成了一个贼,顺手牵羊,偷鸡摸狗。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方设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证据,以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逃脱了。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饥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被一个好心的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但他却在神父睡着后,把神父房间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干坏事。不料,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赃俱获。

当警察押着冉阿让到教堂,让神父辨认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得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

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后,神父对冉阿让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新开始吧”

从此,冉阿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一个新地方,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了大量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毫无疑问,冉阿让正是由于摆脱了过去的束缚,才能重新开始生活、重新定位自己。我们常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同样,聪明人也不应该常忆当年的伤。将失意放在心上,它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容易让我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结果往往令人依旧沉沦其中,甚至是走向堕落。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的片段组成,而这些片段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风马牛毫无关联的。说人生是连续的片段,无非是人的一生平平淡淡、无波无澜,周而复始地过着循环往复的日子;说人生是不相干的片段,因为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属于过去,在下一秒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可以忘掉过去的不幸,忘掉过去不如意的自己。或许,我们之中有很多人都明白这一点,只是我们很容易将欢乐忘却,但对哀愁却情有独钟,这显然是对遗忘哀愁的一种抗拒。换言之,我们习惯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而对于痛苦的记忆,却总是铭记在心。其实,昨日已成昨日,昨日的辉煌与痛苦,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我们何必还要死死守着不放只有倒掉昨日的那杯茶,我们的人生才能洋溢出新的茶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