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容量有限,装不下那么多奢侈(1 / 1)

加入书签

人生容量有限,装不下那么多奢侈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在锦衣玉食、夜夜笙歌中寻找幸福;有人在以苦为乐、脚踏实地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体验着幸福;有人看重物质享受;有人在乎精神层面的纯净。正因为对幸福的理解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人们的心态不同。

其实,幸福本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不管你用什么心态去理解,感觉都不会欺骗人。正因为如此,幸福才不会因为你物质上多么富有而偏袒你。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有时甚至钱越多,离幸福越遥远。

有这样一个故事,读来让人颇有感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中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机缘,接受了一位纽约友人的邀请,前往纽约做客。

当纽约友人领着印第安朋友走出机场,正要穿过马路时,印第安人对着纽约友人说“你听到蟋蟀的叫声了吗”

纽约友人大笑“您大概坐飞机坐太久了,这机场的引道连接着高速公路,怎么可能有蟋蟀呢”

又走了两步,印第安人又说“真的有蟋蟀我清楚地听到了它们的声音。”

纽约友人笑得更大声了“您瞧那儿正在施工打洞,机械的噪声那么大,怎么会听得到蟋蟀叫声呢”

印第安人二话不说,走到斑马线旁安全岛的草地上,翻开了一段枯死的树干,便招呼纽约友人前来观看那两只正在高歌的蟋蟀

纽约友人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直呼不可能“您的听力真是太好了,能在那么吵的环境下听到蟋蟀叫声”

印第安人说“你也可以啊每个人都可以的我可以向你借点零钱来做个实验吗”

“可以可以我口袋中大大小小的铜板有十几个,您全拿去用”

纽约友人很快把钱掏给印第安人。

“仔细看,尤其是那些原本眼睛没朝我们这儿看的人”说完,印第安人把铜板抛向柏油路。突然,有好多人转过头来,甚至有人开始弯下腰来捡钱。

“您瞧,大家的听力都差不多,不一样的地方是,你们纽约人专注的是钱,我专注的是自然与生命。所以听到与听不到,全然在于有没有专注地倾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越小,你对生命的价值与幸福就会越专注,它是针对越大人越贪婪,越易致祸而言的。“身外物,不奢恋”,这是思悟后的清醒。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只是有很多时候,为了满足一下虚荣心,我们会不计后果地去做许多奢侈之事。

那么,怎样收起你的奢侈之心,养成俭朴生活的习惯呢

一是要克制。如果不乱花钱,便不需要拼命捞钱,便可以多出许多自在随意的时间,供自己随意取用。应该奉行“少即是多”的哲学,贪心少少,时间多多;东西少少,空间多多;工作少少,健康多多。

二是不要盲目购买某些流行的商品。一件衣服只穿一个夏天,但得花掉你半个月的薪水,怎么也不划算。

三是别买那些眼下看来毫无用处的东西。你的家绝不是垃圾堆置场,千万别把那些买来只用一次,或者根本不用的东西摆在家里,占据空间。它往往只会让你心情不好,别无他益。

四是多从关心自我的角度去安排生活和工作。人生本来就是矛盾的,太会赚钱的人,没时间陪家人;竭力工作的人,体质变差

人只有一辈子,用不着赚出五辈子的钱,这样除了透支体力、伤身之外,别无益处。够用,即适可而止。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令人羡慕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劳累。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容光焕发,当你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并不在乎外在的虚荣时,幸福感才会润泽你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

我们需求的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罗所说“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比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过单纯和粗陋的生活。”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之间的樊篱,为了认清它,我们必须从清除身边的琐事开始,认清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必须舍弃的。

人生的容量是有限度的,通常是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假;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悲苦。外界生活的简朴会让我们内心世界更丰富,从而使我们变得更敏锐,更能真正深入、透彻地体验和理解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