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收放自如(1 / 1)

加入书签

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收放自如

我们应该明白,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还是票子,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何必为身外之物太过烦心呢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对金钱、权势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殊不知,金钱和权力固然可以换取许多物质上的享受,但却不一定能获取真正的开心。

过去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修鞋的,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的小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财,还不如穷鞋匠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修鞋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而来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修鞋的活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别人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笑声和歌声了。富翁对他小老婆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

鞋匠夫妻俩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开心,是因为得了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为了这不义之财,他们既怕被人发现怀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条不知如何处置,所以终日寝食难安。

就像这对穷夫妻一样,一些人现在拥有了年少时所渴望的东西,但他们却失去了快乐的感觉。原来,当我们被身外之物羁绊住时,我们就会迷失自己,无法弄清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这里有一个故事,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

据说南方的一个古镇上有一个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主要以打制一些铁锅、斧头为营生。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木门旁,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眼睛微闭着,手里拿着一个陈旧的半导体小收音机,身旁是一把紫砂壶。他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的。他觉得自己老了,目前的生活既悠闲又惬意,因此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古董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古朴雅致,黑紫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发现壶嘴处有戴振公的印章,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的一位华侨手里。

商人想以15万元的价格买下那把壶。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祖辈留下来的,他们几代人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它只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5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一时回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周围的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蜂拥而来,有的打探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再一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召来自己的亲戚和前后邻居,当众把那把价值连城的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他已经98岁了。

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任何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多余的。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对于老铁匠来说,房子再大,能用于睡觉的却只是一张床;锦衣玉食并不合他的心意,粗布衣衫、白粥咸蛋才是他的最爱。而这样的生活,需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

很多人会说这是一个被金钱推动的社会,是人们追求金钱的以及拥有了金钱的虚荣才使它永远向前。这是怎样的一种谬论啊我们应该平静地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不要让这个没有止境的黑洞来侵蚀我们的心灵。眷恋身外之物的人,很难得到温暖,孤单和寒冷会一直伴随着他们,让他们彻底迷失自己。

在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里,要冷静而坦然地面对身边的名利的确很难,一般人都无法在心理上达到平衡。其实,与充斥铜臭气味的生活相比,平淡清贫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缺失和悬殊。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享有一次像老铁匠一样真正没有缺憾的生命,才是我们所追寻的人生价值之所在。

在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一书中,诗人找遍俄罗斯,最终找到的快乐人物竟是枕锄瞌睡的普通农夫。是的,这位农夫有强壮的身体,能吃、能喝、能睡,从他打瞌睡的倦态以及打呼噜的声音中,流露出由衷的开心和自在。这位农夫为什么能如此开心因为他不为金钱所累,把生活的标准定得很低。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人快乐与否,绝不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

有的人大富大贵,别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心里老觉得不痛快;有的人无钱无势,别人看他离幸福很远,他自己却时时与快乐结缘。

有一对下岗的中年夫妇在菜市上摆了一个小摊,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四口人的生活。这夫妻俩过去爱跳舞,现在没钱进舞厅,就在自家屋子里打开收录机转悠起来。男的喜欢喂鸟,女的喜欢养花。下岗后,鸟笼里依旧传出悦耳动听的鸟鸣声;阳台上的花儿依旧鲜艳夺目。他们俩下了岗,收入减少了许多,却仍然生活得很快乐,邻居们都用惊异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俩。

是的,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境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没有钱不要紧,但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失去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快乐是人的天性的追求,开心是生命中最顽强、最执着的律动。

抛弃对身外之物的贪欲,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只要开开心心,生活的趣味就会更浓厚,恐惧和压抑感就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消失。坦坦荡荡地做人,开开心心地生活,美好的日子就会永远留在你的身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