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海上贸易(2 / 2)

加入书签

“但是具体贸易那些商品儿臣还在考虑之中,这一点父皇应该比儿臣更加清楚才是!”

崇祯听完后皱了皱眉头。

“这事情还得从长计议,海外贸易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做成的!”

有明一朝对外贸易是十分兴盛的。

尤其是刚刚永乐年间更是达到了高潮。

不论是官方主导的周边各小国朝贡,还是与北方各游牧部落进行的互市,还有历史上记载的郑和七下西洋等等一系列举动都是其中的典范。

但是这一史实却被后世的清朝篡改的十分严重,抹掉胡编了诸多事情。

朱慈烺在刚刚穿越到这里的时候对这一历史了解的并不清楚。

还以为明朝就真的像是如同明史上介绍的那么一般闭关锁国。

后来才发现是大错特错了。

自太祖朱元璋禁海不过十几年后,海禁就彻底的放开了,更是在永乐年间达到了高潮。

没有郑和七下西洋的高额贸易利润补充,不然以永乐大帝年年北征同时国家还进行了多个大工程的情况下,以当时国家每年不过两千万的岁入如何能撑得住?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明朝甚至在后世的苏门答腊岛屿都有一块飞地。

明朝的威严甚至还随着郑和船队的不断行驶而传播到了后世的中东地带,那会是何等的威风?

可惜的是永乐大帝一死,后世的皇帝没有足够的魄力。

由国家力量主导的这一大规模贸易活动还是在东南文官集团的反对下终止了。

因为当时下西洋的这种贸易活动严重的打压了东南如浙江广东一带地方大族的海外利益。

所以一旦皇帝没有了足够的威严,面对庞大的反对势力也只能偃旗息鼓。

而钱毕竟是皇帝的底气,没有足够的钱,皇帝想要干什么事情都要经过文官集团的同意才行,这样一来,皇帝的行动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随着后来东南文官得势力不断增强,禁海就成了一种常态。

而走私的猖獗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沿海的海盗势力膨胀的太快。

这就有了嘉靖万历年间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一患。

可以说,巨额利润都被沿海的各大走私家族赚走了,但是这种后遗症却需要沿海的各地民众来承担!

随着朱慈烺的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在如今的大明,海外的贸易并没有被朝廷的一纸公文所禁止。

而是随着走私活动的猖獗便得更加泛滥,庞大的海外贸易上的巨额利润全部被东南的各地走私家族给截取了。

直到隆庆年间,海禁这一法令才被取消,即便如此,也只是开放了很少的几个港口,属于官方的海贸利润仍然少得可怜。

而直到这个时候,沿海的倭寇之乱才终于算是消停了下来。

但即便这样,已经成形了的海盗势力仍然是盘踞在大明周边各海岸的毒瘤。

其中关于海外贸易的各种详情直到朱慈烺去了山东之后见到了不少做朝鲜日本海外贸易生意的人才知道。

各地的海外贸易活动究竟是有多么的繁华。

这也是朱慈烺将刘安留在梁山水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了。

为的就是能以梁山水泊为基地,也参与到海外贸易中来。

东南亚的贸易距离太远他暂时插不上手,但是朝鲜和日本这边大可以先做做准备。

https://www.xddxs.co/read/48653/2855840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