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完结(下)(1 / 1)

加入书签

2月22号晚上8点,谢兰生的新作一天在酒店举办首映。它是艺联专线电影,会在艺联专线发行。一天首映签名环节与众不同。它并没请大量明星走上台子签名助阵,而只请了电影主创、电影主演签字合影。每个人把自己名字写在一块方形拼图上,再按在巨大的背板上。等所有人拼好拼图,一天那极具设计感的横幅海报的全貌才被展现出来,又暖又美。首映先放电影一天。现场灯光渐渐灭下,一个女人的画外音轻轻柔柔地响起来“如果,您的大脑出现病症,永远地失去记忆,您只能想起过去的某一天,唯一一天,您会选择哪一天呢那天发生什么事了””接着,足足过了半分钟后,大屏幕才开始放映。第一个故事是携手,第二个故事是生产。大屏幕上,女人微微地笑着说“我的女儿平平庸庸,成绩下游,甚至在末尾,跟她班里那些耀眼的小天才不能比,我有的时候有些失望,又有的时候有些愤怒。但是,我想记住,不想忘了我是冒着死亡风险才生下了这个女儿的,我想记住我多爱她。”影厅开始有啜泣声,一丝一丝,呜呜咽咽。第三个故事是跳舞,第四个故事是征战。解说员在八角铁笼的正中间大声高喊“erfect”,而ufc第一人在他脚边如死狗般不省人事,最后,浑身肌肉的运动员在镜头前泣不成声,说“我想记着那些横幅,记着中国武术的尊严中国武术的脊梁,也记着那一记ko,那次送医。”“我要自己拼死努力,为将来有朝一日,我能成为台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到这,整个影厅到处都是在吸鼻子的声音了。幸好,在进场时首映观众全领取了首映礼物,其中就有一包纸巾。放映继续。第五个故事是分道,第六个故事是别离。演员躺在病床上哭,说““珍珍,真的,别太难过。妈妈永远爱珍珍,珍珍永远爱妈妈,妈妈、珍珍之间的爱不会因为生命有尽头而消失掉一分一毫。”在情绪的感染下,所有观众都在痛哭。最后一个故事是饮冰。高高瘦瘦的警察说““我想记住那一天,我想记住两面锦旗,金色盾牌为民除害。”“我想说,因为那些场景,我舍不得这身蓝色,舍不得这个身份,我想记住那一天,督促自己,告诉自己我,十年饮冰,热血还未凉。”现场观众集体失态谢兰生竟始料未及。一天最后法官、主唱ceo等人的平静叙述也没能让现场气氛冷静下来。到中场休息时,首映观众全在拿着自己手机狂发状态,不管是在微博上还是在微信上大哭片哭死了我这样的纯女汉子竟然哭到嗓子哑了最要命的是,这部片子它并不是故意煽情强行催泪,它们全是真实的,全是存在的还有,一定要到电影院里看谢导的新作一天我就不信你们不哭这个电影艺联上映,全国艺联的官网上可以查到加盟影院。与此同时,微博上面一个大v偷偷录了首映现场一片哭声的视频,还发在网上,说今晚一天首映现场你们听听,全场哭到撕心裂肺她在评论里面还写道它不是悲,它是真实,它真实到我流眼泪。因为场面过于骇人,微博一下转发过万。可以想象,明天开始,全国艺联一天的场会被观众抢购一空,全国艺联也会正式被观众们记在心里。中场休息结束以后谢兰生到台上互动。“拍一天的原因”等等几个常规问题过去,主持人问谢兰生“那,我很好奇,谢导您的一天会是哪天呢”“嗯”谢兰生手捏着话筒,嗓子有些发紧,回答,“1991年3月21号。”“哦为什么呢”谢兰生则望着台下的莘野,说“那天,我走进了一家赌场。”“啊”“洛杉矶的一家赌场。”谢兰生又继续回答,“我当时想拍摄生根,从民间融来20万块,还差5万块,可最后这5万块我绞尽脑汁也凑不来。到3月时,我作为翻译跟潇湘厂去洛杉矶学习考察,临回国前的那一天,我陪几个领导、导演到赌场里开开眼界。”“那个赌场的角落里放着几台老虎机子,50美元一次,我如果能赢上一次5万块就凑齐了。我我太想拍电影了,于是把我一年工资全投进去,孤注一掷,结果真中了个777。”下面一片“哗”的声音。谢兰生又笑了笑,说“那一天是我人生中最最幸运的日子,远比擒熊那天幸运,也远比擒狮那天幸运。我在之后的几年里一直以为中777就是那天最幸运的事,可它竟然还不是。”台下“”一下中了五万块还不是最幸运的事“具体原因我不说了。”谢兰生又继续笑着道,“这涉及到我的家人。我想保留这个秘密。”主持人“哇好吧,您好神秘”“嗯,”谢兰生又说,“我后来无意中发现,那年的3月21号,是春分。”从此,他一辈子都是春天。他在那里遇见莘野,莘野同样注意到了他。他的痴,他的疯,让莘野对他产生好奇,走近了他,爱上了他。太想记住那一天了。电影选中了他,莘野也选中了他。主创回答问题以后,主演又被主持人问话。他们几个再一次泣不成声,现场观众也再一次掉出泪来。等采访问题全部结束,流程进入了互动环节。“好”主持人道,“刚才入场的礼物包有一张纸跟一支笔。谢导他呢,想请大家回忆自己的那一天,写下来,等一会儿出会场时投到两边的小箱子里。不要忘记一起写上邮箱等等联系方式,我们会在多年以后联系您的,寄回纸片。”“”现场观众全兴奋了。“那个时候,您也许已厌倦了丈夫,厌倦了子女,厌倦了父母,又或许厌倦了工作,厌倦了梦想,那个时候,你们可以重新想想,那一天,还是不是你们生命最重要的那一天了。如果是,为什么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如果不是,它甚至变成了您最厌恶的一天,又为什么以后的路又该如何走”“”台下观众都把那纸放在膝盖上,凝神思考。有人开始动笔,书写认真,神情肃穆。谢兰生看到莘野寥寥几笔就写好了。两三分钟后,首个观众走到出口,投入纸片,深深呼气而后离开。接着,陆陆续续地,大家都把手中“一天”郑重其事投入箱子。有些年轻的女孩子说她们可想不出来,谢兰生在台上笑笑,回“正常的,你们还小呢。如果转折的那一天在18岁前就来过了,反而奇怪了。”渐渐地,首映现场的人少了。莘野是最后一个到门口投“一天”的。他一手插兜,一手把纸投进箱子。投完,他与兰生并肩出来。今天是正月十五。天上月亮又大又圆,满天星子露了出来,在这些年的北京冬天难得一见,仿佛奇迹。“喂,莘野,”谢兰生说,“咱们沿街走一走吧。”莘野颔首“嗯。”他们沿着霓虹闪烁的大路走了下去。路灯照在人行道旁的护栏上,护栏呈现出奇异的金铜色泽。天上月亮那么美,敷着一层好像正在融化着的淡金。谢兰生又想起来了夏目漱石的那一句“今夜月色真美”。旁边出现一条小巷,兰生带着莘野拐进去。“莘野,”整条小巷空无一人,兰生拉过莘野的手,十指交叉,缠缠绵绵,“咱们一起二十年了,真真正正二十年了。”莘野看看谢兰生“嗯。”1996的元宵节他们两个成为恋人,一晃眼,今天竟是2016的元宵节。整整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谢兰生想他们还是这样恩爱,甚至比以前更恩爱、更珍惜彼此。他故意把一天首映选择上元的这一天。想了想,谢兰生又问莘野“你写的一天是哪天”莘野说“一样。1991年3月21号,春分。”兰生低低地笑了。谢兰生一直以为莘野、电影同样重要,可是,在准备首映礼时,在考虑“哪一天”时,他竟突然问他自己,如果题目不是记住一天,而是只能记住一个小时,一分钟,一秒,他会选择哪个小时哪一分钟哪一秒呢他在“中777”跟“莘野忽地抬眸看他”的两个瞬间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选了莘野忽地抬眸看他的那个瞬间。于是谢兰生知道了,莘野要比电影还重要。真是不可思议。“二十年了。”莘野嗓音低低的,又问谢兰生,“究竟还能再过几个二十年一个两个三个”“都有可能。”谢兰生答,“你害怕吗”莘野笑笑“走在后头,就不怕,走在前头还是有一点怕的。”“感觉应该是差不多时候走吧”谢兰生说,“我妈说过,非常恩爱的老夫妻如果一个没了,另一个也就快了。”“那还行。”莘野挑挑眉,“你呢怕吗”“嗯”谢兰生笑,“我有三个问题,如果三个问题答案全都是是,就不怕。”“说说看”“好。”46岁的谢兰生还是爱笑,“第一个问题,天堂的人会做梦吗”莘野点点头,挺肯定地说“会的。”“第二个问题,天堂里有电影院吗”“有的。”谢兰生又看看月亮“第三个问题,咱们还能在一起吗”莘野更加肯定地答“当然能。”三个答案全都是是,谢兰生盖棺定论“那就不怕。”莘野喉间发出轻笑。正元月色又白又亮,两侧建筑古色古香,青瓦朱檐,花木扶疏,仿佛已经矗立千年。一步一步踏着砖石,谢兰生再次文艺起来“莘野,你知道吗,拍死别那一场时,见妈妈总结人生,我突然把自己将来的墓志铭给想好了。”“嗯是什么”这要换了其他的人墓志铭能写一长串,什么几座金熊几座金狮几座金棕榈,或者写写别人封的“中国独立电影第一人”“中国独立电影之父”“中国电影领军人物”等等等等肉麻的词,或者谢兰生的电影成就可以罗列上百行。“嗯,就写,这是一个幸福的人,”谢兰生一边说着,一边死死攥着莘野的手,让莘野指根生疼生疼,“就写,这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这一生从未离开他的挚爱,与梦想。”独立电影人正文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