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方槐三点钟赶到录制场地,因为第一次在镜头前面表演,去的时候想蹭蹭地方多看两眼现代的设备,结果或许老天也在帮他,方槐进了演播室,再出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大门外的偏僻马路上稀稀拉拉跑过几辆车,只有橘黄色路灯亮着。

方槐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透明,没司机没助理,更别提保姆车,八点多的时候宋薇薇给他打了个电话,听到他被留下来加演时高兴了好一会,让他好好表现。

至于个人问题,宋薇薇自己忙的找不着北,顾不得好好照顾他。

方槐蹲在马路边,他常年活动在舞台上,又有戏班的师父天天盯着练功,保持形体已经成了本能。

但活动了一整个晚上,最后的游戏环节又应指导要求做了个盘腿大跳。

盘腿大跳用行话叫屁股座子,需要演员起跳,身体腾空后盘腿甩袖然后直接落在舞台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方槐身体没有扎实基本功,试了几次,自觉跳的不太好,但节目组不会为小配角多花时间,勉强过了。

方槐下完台,才发觉动作幅度太大,闪到胯了。

感觉太酸爽。

方槐点开打车软件,另一只手偷偷揉大腿。

大晚上没公交没地铁,连个接单的司机都没有,正琢磨着要不要走两条街找个辆共享单车。后边开过来一辆车,穿着花外套的男青年招呼他:“哥们没人接啊,住哪,方便的话我捎你一段。”

他开着辆黑色帕萨特,二十多岁的年龄,看起来比方槐大不了几岁。

方槐台前台后跑了一晚上,知道这人叫简乐驰,是个喜剧类的演员,混迹各大卫视好多年了,人气不高也不低,和临时拉来跑龙套的方槐不同,是节目正经合同签过来的正式员工。

两人一整晚没说过话,他竟然记的住方槐,方槐不好意思麻烦他,刚要摇头,那人拉开副驾驶门:“别摸蹭了,不然下回请我吃顿饭当油费,这总行了吧。”

他都这么说了,方槐就没过多推辞。

简乐驰本来咬着一支烟,方槐一上来,他把烟掐了,打开通风系统,问完人住哪,发动车子道:“你还真敢上来,最近猪肉这么贵,不怕我把你倒手卖了。”

方槐比他还自然,笑道:“不怕,简老师晚上唱的《紫电青霜》挺好的,也学过京剧吗?”

“简老师什么鬼,我比你大,叫简子简哥都行。”简乐驰道:“第三场你一上来我就知道碰见半拉同行了,真叫我猜着了,你是学京剧的?学院派还是徒孙家传?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方槐含糊道:“学过,我半路出家,没师父也没班底,还没正式登台表演过。”

简乐驰哦一声:“我还以为你是哪家放出来的小徒弟,心说一个乾旦怎么跑我们这扮小生,后来才知道你是男的,所以你唱哪行的?”

方槐又把节目组安排解释一遍,简乐驰听完嗤笑一声:“还是抠。”

他不是正经学京剧的,看不出方槐功底,但方槐表演风格和当下流传最广几派都不同,很有个人特色,让他想起一个人来。

简乐驰问他听过没,方槐一脸茫然。

他曾经在网上搜过自己和戏班子的信息,但那时没有网络记忆,而且似乎有东西阻碍关于他一类的消息传播。

只搜到当家花旦在明禧楼丧命,戏班一蹶不振,后来战乱频起,戏班子搬离繁华都市,就再也没出现过。

至于当今的派别,方槐抽空把各家名戏都听了,没去特别关注演员的派别和姓名。

他不认识,简乐驰反倒奇了,又说了几个名字,方槐猜到是名家,一时僵住,不懂该点头还是摇头。

简乐驰好笑道:“我算看明白了,你唱戏全靠自己琢磨,跟外界一点不沾边,别的都不知道,陆雪松你总知道吧,陆老祖,近代戏半个祖师爷的人物。”

方槐眼睛一亮:“松江一带的名角儿,唱正旦的那个。”

简乐驰:“对对对,去了十多年了,陆老祖身子骨硬朗,喜欢收徒弟,带出来几个大角儿。”

他嘴皮子利索,脑筋活络记性好,一张嘴就把陆雪松生平介绍了个大概。方槐从旁人的嘴里听到同时代人的事,而且大多是他死后的事,感觉很新奇。

方槐犹豫道:“那和他同期的那些人呢?我记得出名的不止他一个,别人就没有东西留下来?”

简乐驰:“有啊,早些年唱老生和正旦的名家多了去了,原来你爱听老一辈的。”

方槐:“就是,和陆雪松差不多时候,有个姓方的。”

简乐驰眉毛扬起来:“你说方屹秋?”

方槐乍一听到自己名号,登时紧张起来。

简乐驰面色怪异:“你要问他,我还真不知道,方前辈好像是出了意外才没的,没来得及收徒,老一辈们很少提起,估计也不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