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免俗(1 / 2)

加入书签

贾赦把宫里发生的事情和玉芬说了,原来有人告了贾赦一状,说贾赦在安徽剿匪的时候,放纵士兵掠夺民财,滥杀无辜。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怎么被翻出来而且那个时候情况很复杂。当地民匪交织根本分不出来谁知老实的良民,谁是土匪。连着几次官兵吃了大亏。

那些土匪先知装成百姓的样子,跑到衙门来求救,说是退费围攻他们的村寨,请官兵去剿匪。结果每次官兵都被引入事先设好的圈套,以至于官兵损失惨重。贾赦干脆叫人把村寨团团围住,做出来要杀人的样子,叫引得山上的土匪下来。至于后来到底有没有滥杀无辜,也是一本糊涂账了。

但是事情过去多年了,怎么被翻出来玉芬疑惑的说“真是奇怪了。这些年你广结善缘,并没得罪过谁。是谁下黑手杜先生怎么说”杜远志是林如海当年推荐给贾赦的幕宾,不过这位杜先生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辅佐贾赦尽心尽力,叫他避开好些危险。

“杜先生说叫我稍安勿躁,事情不简单。皇上脸色不好,我一切照实说了。我问心无愧,可是就担心你们跟着受牵连。”贾赦神色凝重,他站起来看看天色“我去给老太太请安,然后还要出去和杜先生他们商量事情,晚上就不进来了。对了,这房子还是当初咱们刚成亲的时候住的。现在住有点憋屈了。我和母亲商量下,搬到正堂去住”

“这个时候还提那个干什么,房子再大,只要一张床。好了,快点给老太太请安”玉芬使劲握住贾赦的手,捏了一下。荣禧堂早就被人家占了,贾赦一回来先灰头土脸,这个时候提什么荣禧堂的话不是自找没趣吗贾赦一听顿时脸色更阴沉了“咱们家才是没上没下,胡天胡地呢”说着贾赦一甩袖子走了。

玉芬看着贾赦的背影有点担心,她想了想,对着喜儿说“你悄悄地叫人到老太太那边打听着,若是老爷犯了牛脾气,你立刻来跟我说。还有杜先生安顿好了”贾赦只带着几个心腹幕僚上来。

“安置好了,就在客房暂时安顿。”文媛端茶过来,观察下玉芬的脸色,试探着说“咱们府里都是些势利眼,他们哪里知道杜先生的厉害呢。太太和老爷商量,不如趁早吧杜先生几位挪出去。这样大家方便些。”

一语提醒了玉芬,杜先生虽然做幕僚,绝对不是趋炎附势之辈,依旧保持着读书人的傲骨。这府里上下,势利眼居多,难免言语冲撞怠慢。杜远志是林如海推荐的,而且他对贾赦很重要,不能冲撞了人家。“亏得你提醒我,既然这样,我记着在京城还有一处宅子,就把杜先生几位暂时安置在那边吧。”玉芬当初也在京城安置办了些房产,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文媛却说“那些房子都租出去了,重新收拾也费事。咱们府后边小花枝巷,还有一所房子呢,离着家里又近,老爷请教个什么事情也方便。那个房子还空着呢”

有点意思,玉芬看一眼文媛“干脆叫你去服侍杜先生如何”文媛脸上一红,忙着辩解“太太怎么拿着我寻开心我只跟着太太哪儿也不去”

第二天早上玉芬一早上起来给贾母请安,贾母已经起身了,见着玉芬进来“想着你们路上辛苦,也不用起的这么早。”说着听丫头的声音“大姑娘来了。”

一群丫头婆子簇拥着个女孩子进来,虽然还没长成,可是肤如凝脂,眼含秋水,举止端庄,今后肯定是个美人坯子了,元春长这么大了。元春进来款款到了玉芬跟前问候请安。贾母笑着说“当年你出去的时候,元丫头还被奶娘抱着呢。一晃就长这么大了”

玉芬拉着元春,亲热的说“老太太最会调理人,元丫头今后肯定是个好的,我还没见过这么标致的姑娘呢。你身上好了,我带来些东西叫人送过去了,虽然不是什么好的,也是大伯父和伯母的心意。”

元春笑着谢了玉芬“伯母所赐都是好的,那些花粉我可喜欢了。还有那张琴,也是难得了。多谢大伯父大伯母费心想着。”

贾母带着得意之色对玉芬说“元丫头精通音律,咱们家的女孩子不能做睁眼瞎子,因此我特别请了老师叫她。”

正说着贾琏带着雁声进来给贾母请安,一会王夫人也带着贾珠来了。贾母看着一群孙子孙女,脸上露出笑容,带着孩子们说笑。一时摆上早饭来,玉芬和王夫人在边上服侍,贾母则是带着孙子和孙女们上桌吃饭。

贾母忽然想起什么,对着玉芬说“琏儿是怎么安排的”贾琏正给雁声夹菜呢,听着贾母问,抬头说“我的先生没跟上来,父亲说另外请先生教我读书。父亲说了刚回来,叫我松散几天。等着招了先生来,就上学去”

“既然他父亲安排好了,就这样吧。”贾母点点头。“小孩子整天的贪玩不是回事,不如叫琏儿先跟着珠儿读书。”王夫人这个时候邀请贾琏跟着贾珠念书。玉芬心里很是抗拒,但是没等着她张嘴,贾母先拍板了“她小婶子也是好意,珠儿读书不错,正好督促着琏儿”

玉芬忽然有种被抢走孩子的感觉,可是她又不能反对,只能对着贾琏说“你跟着你哥哥读书,要听话吗,不要打搅了他。知道吗”贾琏听着要立刻去读书,顿时苦着一张脸,哼唧着答应了。

用完了饭,玉芬抓着贾琏嘱咐跟着贾珠念书不要打搅别人,要听先生的话,叫了喜儿带着贾琏先回去,预备读书的东西叫人和贾赦说贾琏的事情,准备送给先生的见面礼束脩。

看着贾琏和雁声出去了,玉芬一转脸,赫然发现贾母和王夫人都在悄悄地观察自己,仿佛她们在等着什么。玉芬没防备被贾母和王夫人的眼光看的心里一愣,她们是几个意思,难道要和我打架不成。

“老太太还有什么吩咐我不放心琏儿,还是亲自回去看看。”玉芬找个借口要离开。王夫人沉不住气,先开口“大哥和嫂子带回来不少的人,你们原先那个院子”哦,原来她们还有自知之明啊,贾政一个小儿子没继承爵位,就堂而皇之的住在了正房。要知道大门上挂着的可是敕建荣国府啊。这是荣国公府邸,不是私产。

要是贾母但凡有一点顾忌,就不会放任着贾赦回来了,还叫贾政住在正房。贾政整天满嘴礼义廉耻的,可是侵害兄长的利益却一点没手软。什么忠孝仁义,都喂狗了。大概昨天贾赦没和贾母闹腾,要贾政滚出来。她们担心贾赦和玉芬两口子憋大招呢。

“我们不过是承蒙皇上恩典,回来给老太太贺寿的,过了这段日子还要回去呢。一应的东西和家人都在南边。这个院子也够用了。我今天还要给老太太告假,承恩公府上的太太知道我回来了,请我过去坐坐呢。老太太看”玉芬表示她今天要去张家拜访。

贾母嘴角动了下“你一直在外面不知道京城的事情。如今不比以前了,不是我做婆婆的不准媳妇们出门。实在是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这就是不同意了。玉芬心里一窒,但是却寸步不让。要是退让了,自己岂不是成了别人随便揉搓的小媳妇了。

“老太太的话很是,我们在外面不知道京城的事情,可是做人不能忘本。许尚宫上了年纪,但是知道我回来了,也特别到张家去,说是趁机看看我。她知道,我是为了老太太寿辰回来,家里的事情多,不想我专门跑到城外面去看她。毕竟当初在太后跟前”玉芬叹口气,迎回忆的口气说“当年在太后身边服侍,多亏了许尚宫。如今老主子不在了,就剩下我们这些孤魂野鬼了”

这话正说中了贾母的心病,当年太后在时候,贾母是如何奉承太后的。现在竟然不准玉芬去见当年太后身边的老人。

“既然如此,你就去看看吧。我上了年纪,越发不敢想起以前的事情了。璎珞,你把那个奇楠香的的数珠拿来。你把这个送给许尚宫吧,听说这些年她一直在念佛修行,当年太后跟前”贾母说着眼圈红了。

玉芬和王夫人忙着安慰,贾母拭泪道“人上了年纪就不敢想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想起来,我的心还是酸疼的”

看着贾母红润的脸色,玉芬心里讽刺的想,太后要是在天有灵,看见此情此景该是什么感想呢。

到了承恩公府上,早有张家的人迎接玉芬。玉芬带着贾琏和雁声进来,见了张家老太太,张家老太太气色很好,鹤发童颜,整个人耳聪目明。见着玉芬带着孩子进来,笑嘻嘻的把雁声抱在怀里,拉着贾琏“不要磕头了,你还是那个样子没什么变化。这是雁声,这是琏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