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两宽(1 / 1)

加入书签

大家一起七嘴八舌的称赞起来方总商的儿子了,玉芬只听着没说话,但是却咂摸出来些味道来。看样子他们是要求自己的事情来了。不是要今后贾赦多提携这个后起之秀,就是求着玉芬给方总商的儿子寻一门好亲事

其实方家叫独生子去走仕途,实在是个明智之举。花无百日好,作为朝廷的小金库,盐商和盐运衙门都是皇帝最看重的,这里看起来真是金山银山,好像盐商们可以躺着赚钱。其实明白根底的人都知道,在财源滚滚的背后则是无比凶险。方显宗现在左右逢源,但是一旦形势改变,真的是生死难料。要不然这些总商们总是走马灯一般的轮换呢。

叫儿子进入仕途,也算是彻底洗清了商人出身这个铜臭气味的称号。趁着现在方显宗还能再官场吃得开,有几分面子,尽快的给儿子铺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正想着就听着一阵脚步声,玉芬抬起头正看见个英俊清秀的少年过来,她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一个商人之家竟然能养出来这么飘逸出尘的儿子,还真是不一般呢。只是这个孩子猛地看起来好像一个人玉芬想起来,这个孩子竟然和当年的宝玉有几分相似。

方瀚宇很大方的对着玉芬请安,边上那些盐商太太们都忍不住夸赞起来。玉芬笑着问了他的年纪,正在读什么书。方瀚宇都一一说了,玉芬笑着对方夫人说“说句托大的话,我也见了不少富家公子们,少有公子这样为人谦逊,礼数周全的孩子。更要紧的是孩子懂事,知道上进读书,并没因为家里就得意起来。这孩子今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方夫人忙着说“承蒙太太吉言,我们倒也不是希望孩子怎么样,只要孩子能知道好歹,不给祖宗父母丢人就是了。”玉芬身边的丫头拿出来见面礼送给了方瀚宇。

等着瀚宇出去,扬州知府的夫人笑着说“我看瀚宇也不小了,他的终身大事方夫人有什么打算呢。”

方夫人看着玉芬笑着说“我们井底之蛙,能知道什么的,见过多少好姑娘。其实我们也没什么什么要求,只要孩子好就是了。虽然我们心里有相中的人家,但是不敢高攀。”玉芬正喝茶,她忽然品出来些不同的滋味。

原来方家的盘算打到了自己身上啊。玉芬装糊涂,对着顾太太说“方总商家大业大,眼光高的很。我虽然在京城住了好些年,但是仔细品评过去,能配上瀚宇的真不多。我也上了年纪了,以前还喜欢帮人做媒。现在精神短了,也没那么心力了。倒是扬州人杰地灵,我看这边的姑娘们都是水灵灵的,还愁没有合适的女孩子做媳妇吗”

听着玉芬的语气,方夫人一笑转开了话题。玉芬听了两出戏,也就告辞走了。第二天早上扬州知府顾太太进来亲自提亲了。原来方家看上了贾琏的女儿巧姐。玉芬有些吃惊“怎么,我家妞妞在金陵跟着她母亲呢。怎么方总商倒是知道了。你也知道我家的事情,说出来真是叫人羞愧。我担心人家嫌弃我们家妞妞呢。”凤姐和贾琏是和离的,这在当时社会也是个大事情了。别人难免会用有色眼镜看孩子,这个方家竟然求上门来。莫非是他们看中了贾赦的势力和声望吗玉芬可不想自己家掺和盐商那些事情里面。

“太太不知道吗你们家琏二奶奶真是个厉害能干的,她一个人竟然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的,而且她带着姑娘,姑娘从小耳濡目染,不仅读书识字,对于商场和官场的事情都是手到擒来。人家都说也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娶了去,真是兴旺家宅的贤惠妻子呢。方总商也是用心良苦。他们家虽然富有,但是士农工商,到底是落了下乘。因此方家很像摆脱商人这个名头。可是太太也知道,好些自诩是诗礼人家的,都是读书读傻了,只看出身不看人。人家方总商也有几分傲气的,凭什么你不待见我,我还要上赶着附和你呢”顾太太和玉芬和盘托出方家的打算。

“哦,原来是这样。他怎么就肯定我家不是那种按着出身门第看人的虽然妞妞的父亲不争气,但是她还是我们宝贝孙女呢。怎么就被人看低了”玉芬故意曲解顾太太的话,认为是方家乘人之危,觉得凤姐给女儿找不到更好的人家,就来攀附的。

“太太不要开玩笑,你和赦老都是豁达通透的人,当初我们家老爷在赦老账下听令的时候,赦老也没嫌弃他出身微寒,反而是提携重用。还给他不少提点,我们老爷能有今天,都是赦老和太太不拘一格用人,看中人才的结果啊。方家的瀚宇,太太和赦老都见过了,这个孩子身上没一点蝇营狗苟,算计狡诈,而且方家的家风很好。那些盐商们收手里有钱,那家不是三妻四妾的,蓄养无数的姬妾的,唯独这个方总商,只一个独生子,却不纳妾。连着一个同房丫头都没有。太太不用担心妞妞过去受委屈。”顾太太解释着方家的意思,他们只是纯粹看中了巧姐,并没别的意思。

玉芬一笑“好了,我知道了。不过儿女婚事还要看父母的意思,我也还要和老爷商量下。”

顾太太是个识趣的人,听着玉芬的口风,也没再纠缠,坐了一会就告辞了。

晚上贾赦和玉芬说起来,贾赦有些意外的说“你看,这下可好了。人家惦记上咱们的孙女了。琏儿那个混账东西,也不管女儿。现在一个人在外面倒是逍遥的很。你觉得凤丫头那边是什么意思”

“听着老爷的口风,你是愿意这门亲事了其实我担心的不是方家高攀了咱们,而是今后凤丫头别仗着这门亲事,老毛病又犯了。等着她惹出来大祸可是坑了妞妞了”玉芬心不在焉把玩个玲珑玉球。

“你还真是奇怪,怎么总是胳膊肘往外拐呢”贾赦和玉芬开玩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前咱们在京城不知道,但是前些日子在金陵,我冷眼看着凤丫头的行事,她虽然收敛了不少。但是她一向是贪财的。你想想,方家的地位,听说现在一个盐引就有十万的收益。凤丫头还不动心方显宗可是个浑身长心眼的。万一,我是担心万一。凤丫头贪心着了道,可真是害了咱们的孙女”玉芬把内心的担心说出来。

凤姐到了金陵虽然没了以前无法无天,知道收敛。但是她性子如此,有了那样的亲家,玉芬担心凤姐故态复萌。这些盐商们看起来都是拿着朝廷盐引,贩运官盐的正经生意,其实谁都知道,只拿着盐引贩盐根本不能赚钱。其实官盐底下都是私盐。

而且盐引买卖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按着凤姐那个贪财的性子,她岂能不仪仗着这门亲戚捞钱。一旦东窗事发,方显宗绝对是个狠心切割的人,到时候亲戚变仇人,最倒霉的还是巧姐了。

贾赦点点头“太太担心不无道理。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这门亲事就是我们不愿意,架不住她老子娘同意呢。不如我们先敲打他们一顿,给他们划个界限,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了。若是存了贪念,迟早要上当受骗。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玉芬点点头“也好。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吧我怎么和方家回话呢”

“就说我们先回金陵和儿子媳妇商量。叫他们等回话”贾赦无奈的拍拍额头“真是扫兴,我还想着多在这里盘桓几天呢。也罢了,回去了”

玉芬和贾赦商量着回金陵的事情,贾赦放出消息,自然有不少的亲朋故旧相邀道别,玉芬则是预备了不少的土产,预备着回去送人。这天正忙着,就见着夏露进来,在玉芬耳边低声的说了什么,玉芬一挑眉,似笑非笑的说“真是故人来了,难为她来。你去说我现在抽不开身,有什么事情只管说。”

原来是宝钗竟然上门来了,说是给玉芬请安来的。但是玉芬估量宝钗必然是有事相求的。但是她不方便见,省的大家见面更尴尬。夏露领命而去,一盏茶的功夫就回来了。“她怎么说”玉芬正看着丫头们把精致的绢花装在盒子里。

“宝二奶奶不是,薛家姑娘说没想到在这里见着太太了,那天在方总商家里,她本想上去请安的,但是人太多了,也只能作罢。今天特别过来给太太磕头的。她如今也算终身有靠了。她嫁了个经商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大买卖,但是日子也还过得。日前跟着丈夫来扬州,是想做官盐的生意。听着薛家姑娘的话,如今一个盐引就能有十万上下的出息。但是多得是拿着钱等着的人。还要看关系。宝姑娘的意思是,她愿意出十五万的银子孝敬太太,想要个一个盐引给她丈夫。”夏露一笑“太太真是神机妙算,幸亏没见她。不然当面可不好回绝呢。”

“我说呢,宝丫头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子。她肯定是说我当初不肯跟着王氏为难她了,她对我很是感激是不是。”玉芬叹口气,宝钗一向是个精明冷酷的人,只是以前总用大家闺秀,安静贤淑的外衣包装罢了。

现在换了环境,她也不用拿着大家小姐的标准要求自己,一转身就华丽变身精明能干,八面玲珑的富商夫人了。

“正是呢,我一开始还想着这个人还算有良心,竟然还想着上门请安。谁知听着她说起来以前太太如何对她好,我心里就明白了。当初她做宝二奶奶的时候,可没在咱们跟前得意显摆。太太不理会就是了。她当初在贾家做了什么,心知肚明。何必这会假惺惺的说这个呢。因此我就要含糊应着。至于十五万银子买盐引的事情,我说老爷现在告老还乡了,哪里管那些事情。况且老爷从来和盐运衙门和盐商们没交情。这次来扬州不过是方总商看着扬州知府的面子才请老爷和太太的。宝姑娘还是趁早另外找人,别耽误了你的生意。”夏露顽皮一笑,露出个小酒窝。

“好姑娘,说的不错嘱咐下去,不要拿他们的东西,也不要和他们随便说话”玉芬满意的点点头,叫夏露下去了。

金陵城里,一处闹中取静的宅子里,平儿悄悄进了房里,凤姐正靠在窗下的卧榻上闭目养神“有什么消息,你这样高兴。”凤姐没睁开眼,只拍拍身边的位子,示意平儿坐下来。

“奶奶,听说那边大老爷和太太回来了,还有他们给姐儿定了亲事,说要找了琏二爷也回来一起商量呢。只怕今天下午或者明天早上,太太那边就要请奶奶过去了。”平儿斜着身子坐在卧榻上,拿着美人拳给凤姐慢慢的捶腿。

“巧姐的婚事你可打听仔细了,是什么样的人家”听到关系自己女儿的终身,凤姐一下子坐起来。

平儿一五一十的把听来的消息说了,凤姐沉吟半晌,才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合十念佛“佛祖保佑,我这些年烧香念佛没白费。只要孩子有个好归宿,我也就安心了。哪怕叫我现在死了,也是甘心情愿的。只是方家那样豪富,怎么看得上咱家们家的女孩子”

“奶奶以前不把世人放在眼里,怎么现在又自卑起来那个方家再有钱也是个商人出身,他这么费劲的叫儿子走科举的路子,还不是为了光耀门楣。他和咱们家结亲家可是高攀呢。况且还有老爷和太太在呢。只是二爷别是又出什么波折了。”平儿有些担心贾琏。自从凤姐和贾琏和离之后,他们两个人算是彻底没了关系,连一封书信都没有。

凤姐听了平儿的话忍不住担心起来,她倒也不是担心巧姐嫁到方家如何。反正这些年她给女儿攒了不少的钱,足够巧姐在婆家扬眉吐气了。但是贾琏在官场上混的一般,她和贾琏又是和离了,凤姐担心人家嫌弃女儿家庭不好,将来被人抓着说嘴。还有贾琏,一味的贪财,今后有了这么个豪富的亲家,岂不要三天两头的上门要钱去那样的话,女儿可怎么在婆家立足呢

第二天玉芬那边果然传话过来“太太请二奶奶过去呢”凤姐早有预备,忙着整顿了衣裳,带着几个婆子丫头过去了。

凤姐一进去就见着贾琏坐在玉芬身边,几年没见,凤姐见着贾琏愣了一下。贾琏再也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琏二爷了。在外面独自闯荡了几年,贾琏变了不少。他见凤姐依旧是姿容艳丽,而且气色更好了。贾琏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起来。他站起来,对着凤姐点点头“这些年妞妞辛苦你了”

凤姐却对贾琏的橄榄枝视而不见,似笑非笑的说“辛苦什么,自己的女儿我不操心,难道还要去操心别人的女儿吗”

贾琏想起来这些年,自己竟然没一个字问候女儿,巧姐一切都是凤姐在管着,不由得脸上发热,讪讪一笑“是,我这些年只是瞎忙,辛苦你了”

玉芬看着眼前两个人,忽然想起当年贾琏站在自己面前,执拗的表示此生非凤姐不娶。后来他们成亲,也是恩恩爱爱,过了几年神仙眷侣般的日子。谁知一转眼,以前的夫妻之情都成了梦了。

“好了,我叫你们来是为了说妞妞的终身大事,俗话说得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是你们的,你们该拿主意。只是一样,我先说清楚,方家是盐商,自然豪富。咱们家虽然仗着祖宗也做了几年官,但是论起来富贵来,和人家差得远呢。我是素来知道你们的,银子永远不嫌多。你们若是想借着妞妞也去帮人弄个盐引,或者在盐运衙门上动心思,也弄点钱花。我和老爷断然不容你们这么给祖宗丢脸。你们只要稍微顾念下,只一个女儿,就该知道要做什么”玉芬也不废话,贾琏和凤姐听了玉芬的话,脸上一红。

“我们已经改了。经历了以前那么多的事情,我们知错了”凤姐和贾琏立刻表示,他们再也不敢什么钱都拿了。

玉芬看了看两个人,凤姐和贾琏也不像是说瞎话蒙骗自己的。她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就叫人给芳姐回话了。我和你们父亲只巧姐一个孙女,自然不会亏待她的。只是孩子年纪还小呢,且过几年再成婚吧,先把孩子的亲事定下来,也放心了。”

看着玉芬累了,贾琏和凤姐前后告辞出来。贾琏见着凤姐在前边走,忙着追上去几步,刚要伸手扯凤姐的袖子,谁知凤姐一甩手,闪开了“二爷事情多,我就不打搅了。”说着凤姐带着下人扬长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