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战事(1 / 2)

加入书签

鄯阐府。

白蛮段思平联络滇东乌蛮三十七部灭杨氏,建大理国。

其疆域基本同于南诏,行政区划分八府、四郡、四镇。鄯阐府为八府之一,府治仍在鄯阐城。

辖有昆明、晋宁、嵩明、禄丰、易门、安宁、罗茨等县。

高氏在鄯阐任职的第五代,于鄯阐重新筑土城,称新城,沿称鄯阐城。新筑的鄯阐城面积比拓东城大,越过盘龙江向西发展,城区约在盘龙江西岸,今文庙、长春路、东寺街一带。

东临盘龙江,南靠玉带河,西界鸡鸣桥,北至五华山。

“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坚。”

既是全省政治中心,又是物资集散地。

大理国官方及民间的商品,都经鄯阐城运往邕州横山广西田东县,与宋交易。

运出的商品有战马每年数以千计、赤藤杖、鞍辔、云南刀、披毡、麝香、药材等。

鄯阐府留守叫高顺义,或许他并不出名,但是他的哥哥可是当今的相国高顺贞,高氏为了执掌全国兵马大权,在重要的府治,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手。

可以说整个大理国,大半部分位高权重的重臣都是听他们的。

就算是高氏想要篡国,只要振臂一呼就行了。

高顺义睡得正香,怀里抱着一个新纳的少女,突然外面传来厮杀声。

高顺义惊起,毕竟他年轻时也协助过叔父们参与兵变和平叛,多多少少有点本事。

多年的内斗,让他警觉地起身,披上大理军中为数不多的甲胄到城头上往外一看,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上下星星点点亮着无数个火把,高顺义不明所以,只得下令敲鼓召集族中战士。

这些火把在城门口下停下了。

底下的宋军,高声喊道“大宋应大理皇帝段氏之求助,入大理平叛,阻挡者死”

高顺义心惊,不打声招呼直接干架吗你们宋军怎么不给个投降的机会

少倾,无数弯弓搭箭的声音响起。

箭矢上吞吐着火苗。

无数火把被丢向城头。

接着就是彪悍的冲锋号响起。

无数人奋勇向前。

岳家军的兵马拼了命的将云梯架了过去,最精锐的士兵甚至甩出了钩子,嘴里面咬着钢刀攀爬了上去。

悄无声息间,已经有五万人杀到了眼前,这已经超过了高顺义的思考能力范围,站在原地愣怔着不知该如何下令。

几个勇敢的战士,吼叫着冲了上去,瞬间被射成了筛子,钉死在城头。

城外的战乱,厮杀声,呐喊声。

惊动了城内的老百姓。

特别是这一座经济大府。

鄯阐府的老百姓瑟瑟发抖,无数人被惊睡,大理国很少有兵荒马乱的时候,更多的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土司作乱,一般不会波及大的府县。

所以此处才会发展成繁荣之所。

一些掌柜的赶紧命令手下紧闭店铺。

不少人更是间房门锁死,虽然他们知道并无大用,可多多少少有些心理上的慰藉。

大伙并不知道这回敌人是哪里来的。

直到后来,城内正于响起了溃兵的惊呼声。

“快跑,宋兵打进来了。”

“顶不住了,高将军被个宋人大将给砍死了,咱们快快逃。”

“宋人好生厉害,咱们不能把命舍在这里啊。”

无数鬼哭狼嚎的士兵崩溃中,然后四散而逃,而这些混乱的声音,进一步击溃了民众的心理防线。

鄯阐府,失守了。

接下来就是要屠城了吗

无数大理国的富商坐地大哭,哀嚎不已,估计这一会他们要倒大霉了。

而不少来自宋朝的商人则是感到庆幸,既然是自家的军队,只要给足了好处,那便无事。

不少宋人都探出了脑袋,偷偷地瞧着街上的乱景。

这些个大理兵败得很快,要么被宋军生擒活捉了,要么就逃的没影了。

剩下的大鱼小鱼两三只也很光棍,直接把刀枪剑戟全部丢在地上,双手抱头就投降了。

还有人说道“段皇帝请了宋人打高皇帝,毕竟城池是大理皇帝的小命是自己的。

这和我们这些人有什么关系,赶紧投了,咱们可不是宋人的对手啊。”

一个典当铺的老板缓缓地推开了房门,看着城内的火光点点,浑浊的双眼充斥着不懈,熟练的用着汉语说道

“宋人该不会以为大理这么好欺负吧

居然这么轻率的就打进来了,等高氏调精兵过来,这一支宋军也就完了呀。”

此人是宋人。

只不过常年混迹在大理国。

所以真正的熟知大理的实力。

在他看来宋军如此轻敌冒进,如果被断了补给,那这些大军全部得死。

大理的民众难道会配合这些宋军不成

况且。

大理的军队弱么一点都不弱,他们打得吐蕃丢盔弃甲,百年之内国土不断变大,从未丢失过一寸。

当初立国时候,白夷三十六寨,一个比一个凶悍。

但是他们的精兵,都集中在都城羊城和几个大领主的城池内。

老掌柜旁边一个小个子说到

“福伯,咱们的大军打进来了,明日要不要去迎接一下,送去米粮犒劳大军。”

此人是友人儿子,跟着福伯学习经商,人称小掌柜。

福伯便道

“少爷,咱们家干的是长久买卖,轻易不能下注,还得看锅下米,要是草率了,就成了杀头的买卖了。

这些宋军能不能长久尚未可知,咱们可不能成了出头之人,还是再观望一下局势吧。

咱们都在这边呆了这么久,说咱们是大理人,也并无差错。”

“哦”

仅仅是一夜的功夫,宋军拿下八府之一的鄯阐府。

消息迅速的向外面扩散着,这一次宋军拿下的并不是偏野的部落,再怎么样也瞒不住消息。

早在宋军进入大理,其实就有人察觉了,不过古代通讯并不方便,在宋军绕开了前沿之后,这才得以攻入大理重城。

从今夜开始,大宋正式开始了对大理国的用兵,打的是大理皇帝段正严派公主段絮语求救的旗号。

次日,大理的百姓起床了。

尽管担惊受怕了一夜。

可是还是要该出来讨生活。

至少昨夜没有听闻宋军烧杀抢夺的消息。

等大理的子民推开房门一看,顿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在他们的门口或是大街上躺了整整一地的士兵。

大家都是靠在一起睡,最多就是依靠了一下人家的屋檐,可以称得上是秋毫无犯。

不少大理国的百姓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这是古书上的仁义之军,也许只能在传说当中才能看得到。

谁能料想到这震撼的一幕出现

大理的百姓们小心翼翼的上前询问,毕竟他们的国语就是汉语,所以大家沟通并无大碍。

“各位军爷,你们怎么睡在街上呀,快快进屋来坐,外面露水重,不如进屋喝口热水”

大理的百姓小心翼翼的询问。

有士兵答道

“军法甚严,没军教我们与本地百姓秋毫无犯约法三章,

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

大理国的百姓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

不少宋人开的店铺看到如此大军,也惊讶不已,后来听闻领兵的居然是江南剿匪的岳飞岳将军。

众人恍然大悟。

岳飞名声早就传播出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