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的皇后堂妹(1 / 2)

加入书签

韩国夫人的病乃是心病,一直未曾好透。

  一场寒流将本就血气亏损的韩国夫人拖入了重病的深渊。太医们竭尽全力医治她,也不见好转。武媚娘这几[ri]都过去探望,看着姐姐憔悴的病容。武媚娘心软起来,她端着药喂韩国夫人。

  "姐姐,你会好起来的。"武媚娘道。

  韩国夫人闻着药物苦涩的味道,恍恍惚惚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父亲去世后,她们三姐妹被继兄扫地出门,而母亲又病了,屋内始终萦绕着一股药味。

  韩国夫人是老大,但她[xing]子素来温顺,还是武媚娘一家家找来族亲,才从继兄那里抠出来钱财,勉强够生活。

  妹妹自幼聪明机智,会来事,能当事,是家中的顶梁柱。当年武媚娘传出美姿仪的名声,就是为了嫁入好人家,为家中姊妹母亲遮风挡雨。

  谁知[yin]差阳错,妹妹被太宗皇帝召入宫中为才人。太宗皇帝的年龄能当武媚娘的父亲,母女听到这一消息抱头痛哭,唯有武媚娘坦然接受,还主动安慰母亲。

  韩国夫人在病中期间,这些早已模糊的往事在她的脑海中被拂去尘埃,清晰地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韩国夫人躺在病床上,一遍遍回忆过去的事情。

  时至今[ri],她才发现她和妹妹是完全不同的人。

  妹妹走的每一步都是逆天改命,而她自己则如自己的名字一样,顺,顺天认命,随[bo]逐流。母亲让她嫁贺兰氏,她嫁了。

  妹妹受宠宫廷,接她来长安享福,她来了。皇上看上她的美[se]要宠幸她,她接受了。皇上又看上她的女儿,她默认了。

  武顺回顾自己这一生,每一次都屈服在权威之下。现在回头看妹妹,武顺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羡慕的神[se]。

  她想任[xing]一次。

  "妹妹,我想回家。"武顺看着武媚娘,鼓足勇气重重道。

  她以为自己说的很大声,但实际上由于连[ri]病弱,这话在武媚娘听来就是断断续续,气若游丝。武媚娘看着武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和泛着青白之[se]的脸庞,心中生出不忍之情。

  她早先一直盼望姐姐能够知情识趣带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儿离开宫廷,但现在她希望姐姐在宫中治好病再走。

  "你病在宫中治好之后再回

  去。"

  按照武顺的[xing]子,武媚娘如此说,她是要答应的。只是今天她想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妹妹,我想回去。"武顺盯着武媚娘的眼睛坚定道。

  武媚娘一顿,问道:"姐姐,你确定如此?"

  武顺再次点头。

  武媚娘沉吟了一下,叹道:"如姐姐所愿。"

  武顺听了,一股热流冲上大脑,沉重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恍若薄酒微醺。突然,一个念头莽撞地冲向武顺。

  武顺握紧拳头,鼓起勇气,问出一个她一直逃避的问题。"妹妹,你会给敏月一个名分吗?"

  此话一出,屋内顿时被沉默吞噬,武顺就像惴惴不安的嫌疑犯焦急地等待武媚娘的裁决。“不会。”武媚娘斩钉截铁道。

  武顺闻言,泪珠从眼睛里滚落,喉咙仿佛被一把利刃刺穿,几乎痛得说不出话来。“我该早知道的。”

  韩国夫人将泪水抹去,整个人笼罩着一层凄婉和悲哀。

  武媚娘见状叹了一[kou]气,直言不讳道:“即使我同意了,陛下也不会。我当年侍奉过太宗,又当了陛下的皇后,此事朝臣看来已是出格。若陛下再纳了敏月,姨甥共事一夫,百年之后,陛下想必在青史之上会留下荒[yin]好[se]的污名。”

  武顺语无[lun]次地辩解道:“可是……可是……以前大家不在意这些的。”

  武顺嫁的贺兰氏出身胡族,她曾听说贺兰先人有同时纳了姐妹姑侄的,根本不讲究这些辈分。武媚娘摇摇头道:"姐姐,时代不一样了。陛下是明君。"

  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武媚娘不会让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夺得盛宠,即使这人是她的亲人,也不可以。

  她从不敢小瞧任何人,哪怕是她认为愚蠢的贺兰敏月。

  上次的废后事件,李治难道心里不明白他现在不能废自己?但冲动之下他还是让人[cao]拟了废后的诏书。

  男人靠不住,唯有自己才能靠得住。武顺闻言颓然,她张了张嘴,半响没有发出声音,最后道:“我们回家。”

  武媚娘见武顺听进了自己的话,心中一缓,道:“敏月要是听话,我保她这辈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她……

  4;

  武媚娘看着姐姐病骨支离的身体,狠了狠心道:“她若在宫中听话……我……等她出了宫,过—两年事情平息了,我会封她为郡主。"

  韩国夫人闻言,眼睛一亮,道:"此话当真?"

  武媚娘道:"只要她听话。"

  韩国夫人得了武媚娘的保证,连连点头,道:“敏月这孩子小时候最听话了,她一定会听话的。"

  武媚娘却不看好,敏月那丫头已经被荣华富贵迷了眼睛,她今[ri]或许想要个名分,明[ri]就要觊觎自己的皇后之位。

  姐妹二人谈完话的第二天,韩国夫人就拖着贺兰敏月一起回了韩国夫人府中。

  贺兰敏月十分不愿回家,在她看来,阿娘病重正要待在宫中医治。宫里的太医是全天下医术最好的,药材也是全天下最好的。

  她们这么一回家,这些东西就要靠着姨娘的施舍才能得到。而在宫中,她阿娘需要用什么药材,只要太医一说出来,就有人看在陛下的面子上立马送过来。

  韩国夫人劝不通贺兰敏月,无奈对女儿又哭又骂,才将人带回家中。

  贺兰敏之是外男,不能随意进入官廷。他见到母亲骨瘦如柴的样子,大惊失[se],他之前探望过母亲,瞧着还好,现在怎么到了这种地步。

  贺兰敏之信不过太医,托人找了长安城有名的大夫过来给韩国夫人诊脉。

  大夫先在韩国夫人面前说了一通宽慰的话,出了门就拉住贺兰敏之,一脸郑重对他道:“夫人颇有油尽灯枯之相,怕是不太好。"

  贺兰敏之如遭晴天霹雳,脸上惯常的笑容凝固下来,不可置信道:“怎么会如此?”

  大夫摇摇头道:“恕老朽无能无力,还请贺兰大人另请高明。”

  说完,他又道:“这病要是早[ri]诊治,开几副猛药,再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怕早就好了,可惜啊……"大夫告辞离去。

  贺兰敏之脑子一片混乱,差点没跌在地上。

  阿娘好端端的,怎么会这样?贺兰敏之不明白,他坐在榻上,头埋在双手中,浑身颤抖。

  贺兰敏月见兄长一去不复回,气得跺脚,心中骂道,兄长也真是的,阿娘回来了还不赶快过来陪阿娘说

  会儿话。

  贺兰敏月找来时,就看见贺兰敏之这幅样子,被唬住了,忙问:“阿兄,你怎么啦?”

  贺兰敏之回过神来,看着妹妹担忧的眼睛,下意识隐瞒:“没什么?我只是想起了阿娘以前的样子。”

  贺兰敏月闻言,叹息一声,懊恼道:“我就说不该听阿娘的话回来,家里能比上宫中?也不知道姨娘给阿娘灌了什么迷魂汤,让阿娘拖着病体吵着闹着要回家。我说不回来,阿娘还骂我不孝顺。"

  说到这里,贺兰敏月的胸脯起起伏伏,显然十分生气。

  贺兰敏之听了,半响,嘴角才扯起一抹笑意,对妹妹说道:“阿娘最疼爱你,你这些[ri]子哪也不要去,好好陪着阿娘。"

  贺兰敏月“嗯”了声,踢了踢脚下的地板,没有反驳,显然对韩国夫人的病十分担忧。韩国夫人油尽灯枯,药石无医,终究还是去了。

  宫中只来了武媚娘、太子、沛王和周王几人,以及带了追封韩国夫人为郑国夫人的旨意。听到这道旨意时,贺兰敏之面容紫胀,一张俊秀的脸面变得扭曲起来,低头扶着棺材痛哭。娘啊,这就是你喜欢的皇上,你死了,他都不愿意来看你一眼,连个宫妃的名分都不愿意给你!还有姨娘,好狠的心啊!

  阿娘病重之时,被[bi]着挪出皇宫!

  在沛王李贤的记忆中,这位躺在棺材中的姨娘占据了他童年大部分时光。温柔婉约的姨娘,是他理想中母亲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