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人心思变(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邺城,袁绍葬礼从简从速。

    西郊外,袁尚结草庐衣着朴素守孝。

    审配、逢纪坐镇邺城处理公务,袁尚的主簿李孚每日会带公文抄本来见袁尚。

    博望坡大捷的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逢纪、李孚齐齐驱马来见袁尚。

    他们来时,袁尚粗布短衣,正在吃剩饭。

    守孝期间提倡寒食,不主张生火吃的太过丰盛。

    袁尚每天早上做一顿饭,晚上吃剩饭。

    要么母亲刘氏做了点心、素菜之类送来,让袁尚吃形式上的寒食。

    大半个月时间袁尚明显清瘦了一层,能看到颧骨轮廓。

    每次入夜,就感觉嫂夫人郭氏、甄氏、妻子刘氏不甘冤魂围绕在草庐外哭喊。

    他更清楚,三个月孝期结束,就轮到他母亲对妾室大杀特杀的时候了。

    为了不留隐患,他更要将这些女子的宗族连根拔起。

    杜绝隐患是一回事,要籍此立威,以便获取足够的钱粮供养军队。

    凶威也是威。

    这段时间,胸中杀意酝酿,时不时又有噩梦幻觉侵扰,让袁尚食欲大减,明显瘦了。

    这种清瘦,落在官吏眼中,则是纯孝的体现。

    清苦的守孝生活,也在磨砺袁尚的性情。

    他波澜不惊阅读博望坡战报,脸上也没有喜色,只是说:“刘备此举也只是自保罢了。天下各方群雄皆有投降的余地,就我袁氏与他没有。”

    袁尚目光落在战报里黑熊相关的内容,嘴角缓缓翘起:“这白鹅贼目无王法,去了荆州前后一月时间,就拉拢了甘宁这等豪杰为臂助。”

    逢纪盘坐在边上,询问:“主公,是否遣使授官,督促此人出兵关中?”

    “不急着催促,再等等,荆州可能会生变故。”

    袁尚蹙眉思索,另一侧盘坐的李孚侧目去看袁尚面容,只觉得草庐内一切都成了衬托,自家主公容光焕发。

    袁绍的亡故,袁尚开始蓄须,只有浅浅一层髭须,更是俊朗威严皆俱。

    “这人用孙谦之名来河北,去了荆州又叫黑熊,等今后到关中,或许又会换个名字。”

    袁尚说着摇摇头:“我越发断定,这人梁沛口音难改,应该是沛人大姓,且与曹操有仇。”

    “主公是指,这人博望坡大胜后,会乱荆州?”

    “有此猜测。”

    袁尚微微眯眼,说:“刘玄德麾下还有许多河北、汝南之士,我欲传书,调拨听令于黑熊麾下。这样黑熊入关中时,其军中也有幕府耳目,不至于被动。”

    大家是盟友,军队是给的,还是借的,是很明确的。

    能给出的军队,往往也不存在什么家眷问题。

    袁尚看向逢纪:“南阳人中,谁可做使者?”

    “有一人名陈震,几度往返于荆州,擅长交涉。”

    “陈震陈孝起?我对这人也有些印象。”

    袁尚又问:“我父昔年诛虎牙将军刘勋,虎牙将军印可还在?”

    这是一方传承久远的将军印,绝非各方临时堑刻的将印。

    虎牙营,常驻于长安,由三辅良家子充为兵员。

    京兆虎牙营,是后汉关中的常备营兵,地区影响力很大。

    “将印尚在,主公是想授给白鹅贼?”

    “正有此意,此印给他,他自会伺机攻入关中。”

    袁尚静静思索衡量,又补充说:“使陈震为虎牙长史,再拣选南阳、关中精练之士十余人随陈震入荆州。有他们以及数百兵士,足以引起白鹅贼重视。”

    见逢纪不反对,袁尚就说:“刘备当世枭雄,昔年所借吏士难免被其折服。告诫陈震,所借吏士听任本人自定去留,不可与刘备交恶。”

    “是,臣当面向陈震说明。”

    袁尚这时候抬手摸下巴,为难问左右:“这白鹅小贼骁猛,竟能大破夏侯惇、于禁二军,颇有些孙伯符之姿。我若取宗族适龄女子为妹,出嫁与他,如何?”

    逢纪拒绝:“主公,这人门第朦胧不清,若是寒门卑鄙之门户,岂不挫伤了我河北锐气?”

    袁尚扭头去看李孚,李孚斟酌谁:“主公,英雄不论出身。臣观白鹅贼行举,纵然不是衣冠嫡流,也是大姓出身。他又少年英雄,怎会辱没主公宗族?”

    逢纪又劝:“主公若是如此,岂不是说我河北后继无人?若执意联姻,可收继外姓女。”

    见逢纪肯退一步,袁尚就缓缓点头:“那就收继外姓女,元图公为我搜寻合适女子,我会请托叔父收继于门下。”

    逢纪又说:“赐婚一事目前不宜声张,待关中战事平定,再行不迟。否则白鹅贼败亡,徒惹人笑,不利主公。”

    “如此也可。”

    袁尚欣然应允,笑问逢纪:“元图公也知白鹅贼习性,你说这博望坡大胜后,荆州将会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