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2)

加入书签

          等到王丽的小叔叔到了上学年龄,她太爷爷就催促自己儿子把小孙子也送进学校。可这回王丽爷爷说什么也不肯,因为他怕自己小儿子也跟二儿子一样,书读多了不种庄稼,天天造他的反。那会儿王丽太爷爷年纪大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王丽爸爸初中毕业后,村长就劝王丽爷爷让二儿子继续上高中,说老师都说他表现好,是可造之材。可是王丽爷爷说什么也不肯,他嘴里咬着旱烟杆,一边摇头一边说:“不不不,读成了书呆子!家里田地还要种呢,不能缺人手!”那时王丽太爷爷已经去世了,没人能劝得了了。于是村长叹息而去。

          王丽爸爸中断学业后就回家务农,可他写字看书的爱好始终没有改变,为此也挨了自己爹不少骂。王丽爸爸也看不惯自己爹,他见了他那张枯树皮的脸就来气,还每天在家里吸他的旱烟杆,弄的家里云山雾绕的。王丽爷爷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咬烟杆,每天饭前要吸,饭后也要吸;睡觉要吸,上茅房也要吸。吸完了就不停咳嗽,一边咳嗽一边朝地上吐痰,吐完痰接着吸。他还在庄稼地里专门开出一片,中上了烟草。

          王丽爸爸跟着他爹种庄稼时也一样会挨骂,他爹总骂他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没有一点用处。其实王丽爸爸栽树锄草,样样都做的很好,只不过偶尔会出些纰漏,他的两个兄弟有时候还没他做的好呢,也没见爹嫌弃他们。有时候王丽爸爸受不了自己爹的臭脾气,气的扔下锄头,一路往家里赶。

          每次当他们在地里干活儿的时候,王丽爸爸就一个人离他们远远的,免得受气。等到王丽奶奶把饭做熟了,在山岭上喊他们回家吃饭的时候,偶尔王丽爸爸没听到,爹和兄弟们已经放工了,他还在一边干活儿。他们回到家里,王丽奶奶没看到二儿子,便埋怨他们怎么不叫他,于是又回到岭上去喊二儿子。等到他们母子俩回来的时候,那三个已经快把菜吃完了。

          有一年除夕,王丽爸爸特意为家里写了几幅春联,贴在门上,字迹潇洒气派,他看了很满意。可没过几天,等他外出回到家里,发现他写的春联都不见了。他忙问他娘,娘说春联都被他爹撕下来扔灶里烧了。王丽爸爸气的大声质问他爹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爹坐在火炉前,一边吸着旱烟一边看着火炉说:“这纸可以引火助燃!”

          王丽爸爸气的连午饭都没吃,扛起一把锄头就往庄稼地里去,把他爹种的一片烟草挖了个干干净净。

          等到他爹发现的时候,气的在庄稼地里大骂,一边骂一边把烟草重新栽回去,花了一下午才栽好。后来又听说挖他烟草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二儿子,他更加气愤,在家里一连骂了好几天。

          从那以后,王丽爷爷在村子里逢人就说他二儿子不好,对他不孝顺,说他是书呆子,没用的货。搞的村里的人都不待见王丽爸爸,背地里说他读书读呆了,变成了书呆子。面对众人的非议,王丽爸爸只好忍气吞声,因为他也不好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爹不好。

          有一次在地里干农活时,突然赶上天下大雨,王丽爸爸扛起锄头就往回跑,走到一处高岸上,看到岸边小路旁有一株很漂亮的兰花。他停下来挥舞锄头准备把花挖走,栽在家里,可是正当他朝花走去的时候,却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滑,从高岸上摔了下去,摔断了腿。两个兄弟将他扶回家里,在家躺了半年多,却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总是一跛一跛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丽爸爸也到了娶妻的时候了,村里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是水库西边的一户人家,家里父母为人都随和,姑娘人也长得好看。王丽爸爸问那姑娘有没有念过书,人家说念过,还是初中毕业呢。王丽爸爸听后,觉得可以见一见,于是两人便见面了。他们在水库边上散步,享受着水面吹过来的凉风。姑娘一开始羞羞答答,但王丽爸爸却表现得侃侃而谈,还捡起水边的小石子打起了水漂,所以姑娘也渐渐放开了心理包袱,竟主动上前牵他的手。

          那段时间,王丽爸爸每天脸上都挂着笑,王丽奶奶还说自从离开学校后,她从来没见过二儿子这么开心过。

          可是,突然有一天,王丽爸爸从外面怒气冲冲回到家里,嘴里不停地说:“不能要,不能要,这个女的不能要!”

          她娘吓了一跳,忙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可他什么也不说,钻进房里,紧紧关上门。

          第二天早饭后,王丽爸爸匆匆忙忙出去了,过了不久又回来了。一进门就拿起锄头,外出干农活去了。

          中午,他没有回来吃午饭。晚上,随意吃了点,吃完就回房睡觉了。那天他没说一句话,此后一连几天,他一直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后来,他心情稍微好点,她娘问他跟那姑娘到底怎么样了,他说已经散了。她娘吃了一惊,问为什么?他说那天他们吵架了,她骂他是书呆子、死跛子,他有点接受不了,所以很生气。第二天他就写了一封绝交信,送给了她。他还说那姑娘知道他送的是绝交信,一直不肯收,眼里不停地流泪,他只好把信扔到她面前就转身走了。他再没见过她。

          她娘听后直说那姑娘不懂事,但也埋怨自己儿子太冲动,因为她看的出来,他还是很喜欢她的。

          王丽爷爷知道这事儿后,就一直怪二儿子没用,到手的媳妇儿跑了,还说别到时候读了书,连个媳妇儿都娶不到。

          后来又有人给王丽爸爸介绍了个姑娘,是十几里外的石桥村的,王丽爸爸这回什么也没问就答应了。这个女人就是王丽的妈妈秀梅。

          娶妻后,王丽爸爸夫妻俩就在村西边建了房子单独住,有了一个小家,再也不用整天看他爹的脸色了。

          没多久王丽兄妹俩就先后出生了。在王丽的印象中,爸爸一直是个乐观旷达的人,虽然话不多,但是情感很丰富。王丽从小就被爸爸逗着玩儿,她还三四岁的时候,爸爸就教她写字,他让她拿着一根小木棍,再握住她的手,教她在地上写一些笔画简单的字。吃饭的时候,爸爸总是笑着教她念诗,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等等。

          到了夏日的夜晚,一家人到外面乘凉,仰望着满天的星斗,爸爸就教她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在皎洁的月光下,看到爸爸那明亮的眼睛里面,似乎在闪着泪花。

          王丽长大几岁后,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又深了一层,印象中妈妈脾气一直都不好,总是对爸爸挑三拣四,有时抱怨他迂腐,有时又抱怨他跛腿,而爸爸总是尽力忍让,不说什么。每当妈妈抱怨这抱怨那的时候,看到爸爸一脸无奈的神情,王丽就特别心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