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 / 2)

加入书签

水澜是重生者的事黛玉早就知道,但是水澜曾经悔婚一事却多亏司徒卓提醒。水澜悔婚确实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后来二皇子被夺了差事,有心人自然会去求证当年水澜被拒婚的详情,水澜若是有心,也可以为自己立一个有眼光远见的人设了。

这于水澜而言,自然能够得到一个聪慧的好名声,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资源,譬如北静王府更多的支持。

林如海落衙回来,听说司徒卓特地到自家来用膳,还叫过黛玉过问了几句。那日在街上偶遇,林如海就觉得司徒卓虽然年岁不大,也是沉稳出挑的,有本事的人行事往往都有深意,那么他特地来府上用饭,便是有用意的。

黛玉自然没跟林如海说什么穿越重生这些尚且无法解释的事,但是能说的都跟林如海说了,尤其有关水澜被二皇子府拒婚的事极有可能是水澜自己所为。

林如海道“水澜难道未卜先知不成当年二皇子府不可谓不风光,她因何要这样做不但白白错过一门好亲,还自坏名声。”

水澜还真未卜先知。

不过黛玉并没有直接承认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只道“其实水澜未必需要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她只要不看好二皇子府的前程,便有足够的理由如此做。但凡是有远见的,在东宫和二皇子府情势不明朗之前,都可以选择暂且避开这两家。三年前,水澜还小,婚事再略等一等,并无大碍。想是水澜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北静王夫妇,才出此下策,让二皇子府主动拒婚。

彼一时此一时,当年或许水澜自坏名声的时候,什么猜测都有。而现在,世人只会感叹水澜的先见之明,那点子身子不好的名声,现在并不会有碍水澜的婚姻前程。非但不会有碍,还会为其加分,毕竟水澜在十三公主身边做伴读,各家诰命能够见到水澜的时候多得很,身子好不好,一看便知。而如此有远见眼光的闺秀,却是难得。”

林如海点头道“玉儿此言有理。只是此等小事,也难为卓小王爷留意。水澜有如此眼光,自是叫人惊叹,小王爷也不遑多让。当今天下,年轻一辈人才辈出啊。”

林如海不但和黛玉谈了水澜,就寝的时候还跟贾敏提了一嘴,语气之中隐隐有担忧。

两人夫妻多年,贾敏自然是能听出林如海的语气别有含义,贾敏道“当年我们离京的时候,水澜还小,倒是没瞧出她这样出色。只是论聪慧,我倒觉得无人比得上玉儿,老爷担心什么”

林如海语气依旧有担忧“我担心的不是这个,我觉得玉儿有些话没跟我说。”

贾敏听了,暗暗一惊,坐起身来道“不能吧玉儿没有理由这样做啊再说,我不信玉儿能和咱们离心。”

林如海扶了贾敏躺下,笑道“我几时说了玉儿和咱们离心我只是觉得玉儿有所隐瞒,但是她这样做必然有她的道理。夫人且想,就算卓小王爷发现了水澜不同寻常,巴巴的跑来跟玉儿说什么咱们回京之后,只在东城偶遇过一次卓小王爷,他们何时建立了这样的信任”

贾敏听了,也狐疑起来,道“老爷,此事不会埋下什么祸端吧”

林如海知道贾敏担心的乃是私相授受的事,摇头道“自是不会,我相信玉儿的分寸。再说,今日玉儿和小王爷议事,也只是在院子里,远处也守了丫鬟、内侍,并未越礼。我只是好奇,小王爷有如此洞察力,就算发现了什么,也该告诉太子殿下和长姐。为何他绕过东宫,直接跟玉儿说。”

贾敏听到此处,也觉大是蹊跷,道“老爷,若是他日太子殿下知道此事,会不会对咱们生出嫌隙。”

林如海摇头道“我猜此事不会叫东宫知道,玉儿是个有分寸的不说,就是卓小王爷有此见识,也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是不会替自己留后患的。不过是我既想到了,便与你说一声。以后到宫里走动,莫提今日这茬。”

贾敏了想了一下,觉得黛玉不像是会轻易着他人道的人,司徒卓也没有构陷黛玉的理由,便也将这茬撂开了。

只隔两日,果然承恩公府给林家下了帖子,邀请林家去参加承恩公府的牡丹宴。

若说牡丹,自然是洛阳的最好,但是承恩公府的牡丹也闻名京城。最重要的是,承恩公府每年的牡丹宴皆是贵宾云集,这也越发给承恩公府的牡丹宴添色不少。总之,承恩公府的牡丹宴,是京城几大名宴之一。

贾敏接到帖子的时候,还跟林如海说了一声卓小王爷果然有心。

林如海却扬眉一笑道“牡丹花再好,只怕也是宴无好宴。”

贾敏略蹙眉,偏头一想,便也明白了“不光是肃清江南官场的事,还是这次清积欠的事,京中富贵人家受牵连的多,这些人家对咱们家只怕不会有什么好心思,到时候三言两语的刁难只怕是免不了的,果然是宴无好宴了。但是承恩公府怎么说也是太子殿下的外家,咱们家不去也是不好,我和玉儿多带些人,自己注意些也就罢了。到底是承恩公府,无非是有人说话带刺些,也不能将咱们家怎么样,再说,我和玉儿也不是笨嘴拙舌受人欺凌的人。”

虽然现在林家已经察觉承恩公府偏向了九皇子,但承恩公府亦是太子殿下的外家,林家作为太子妻族,既是接了帖子,自是不会回绝的。

黛玉没插话,叫黛玉说,此次赴宴,试探和刁难定然是有的,不过自家也可趁此会会各家女眷,也看看各家的态度。试探,从来都是双方的。

林如海安慰贾敏道“正是这样的话呢,这样的宴会,谁无故发难,谁便落了下乘,便是言语刁难,都不会太露骨。承恩公府的牡丹闻名帝都,既去了,好好玩乐便是。”

贾敏以前就赴过各类名宴,知道宴会上虽然各人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是暗地里刀光剑影的,可没几个善茬。不过贾敏做姑娘的时候,就在各类宴会上应付自如,如今瞧着黛玉比之自己当年,只有更出色的,贾敏也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

牡丹花期在四月里,今年开得略迟一些,牡丹宴的正日子在四月二十六,宝玉的生日。当然,现在王氏与贾政和离,王家败落,二房也在荣国府失了势,宝玉不似前世一般众星捧月,记得他生日的倒没几个了。想来,今生不会再有群芳开夜宴的场景。

想起宝玉,黛玉坦然的笑笑,便用过早膳,换了妆发,和贾敏母女两个一起蹬车,朝承恩公府去了。

帝都的各种宴会数不胜数,承恩公府的牡丹宴便是最负盛名的名宴之一。但越是这样的宴会,越是不会轻易下帖子。譬如户部尚书府,人家就只给贾敏和黛玉下了帖子;至于苏岚和英莲两个,名义上是尚书府的女儿,但是承恩公府来的请帖上提都没提。

自然,苏岚和英莲也不在这上头在意,她们自己在家里自在,贾敏将家交给她们姐妹也放心。

承恩公府贾敏倒是也来过,因林家刚操办过一场宴会,许多诰命、夫人、公子、小姐贾敏母女也见过面了,算不得生疏。

京城富贵人家都住在西城,倒是相隔不远,贾敏母女并未极早出门,到承恩公府的时候也不早不迟。

这是黛玉头一回随贾敏来承恩公府,承恩公府自然是富贵以极,但是承恩公的爵位并不是世代传袭。当年,钟皇后封后,推恩加封钟皇后的父亲为承恩公,如今老承恩公已经去了,但太宗皇帝并未立新后,承恩公世子便袭了爵位,老承恩公夫人尚在,承恩公府显赫依旧。

贾敏母女下车之后,自有小厮上来引林家下人去停车,又另有侍女迎出来,带贾敏母女乘轿去荣恩堂。

黛玉向来是不打无准备的仗的,何况这次回京,父亲在朝上动作颇大,得罪的人家不少。即便是来赴宴,黛玉也认真准备了,譬如以前虽也对京中豪门贵族多有了解,但这次又特地向父亲请教过承恩公府的情况。

如今的老承恩公夫人便住在荣恩堂。老承恩公夫人也出身高贵,出自东平郡王穆家,如今东平王还掌着山海关的兵权。也是因此,穆夫人在承恩公府极受尊重。

现在的承恩公是穆夫人的嫡长子,是钟皇后的兄长。现在的承恩公也是做祖父的人了,其膝下嫡长子虽然也封了世子,但是承恩公世子能不能袭爵,还要看太子或是九皇子能否顺利登基。承恩公这个爵位,乃是推恩皇后的母族,但并非世袭罔替的爵位,若是将来其他皇子胜出,这爵位是要从钟家收回的。

黛玉觉得便是因为钟家不但自身显赫,钟家的姻亲还是东平王穆家,南安王霍家,忠靖侯史家这样掌着兵权的人家,当年钟皇后才能入主凤仪宫。太宗皇帝能够顺利登基,也确然得到不少来自外戚的助力。

但是,权利是需要平衡的,就是因为钟家这样外戚之家手握兵权,太宗皇帝登基之前自然得了助力,太宗皇帝登基之后又觉颇受掣肘,太宗皇帝许是知道外戚过于势大也有苦楚,才在给太子择正妃的时候,选了林家这样的清贵人家。

自然,这些都是黛玉的揣测。一路留神入承恩公府走过的路径,将其记在心中,一面思索着关于钟家的事,荣恩堂便到了。

荣恩堂金碧辉煌不必细述,单说众人入内见礼后,黛玉见正中软塌上坐着个须发皆银的老妇人,便猜这便是老承恩公夫人穆氏了。穆氏下首的一个贵妇人,乃是现承恩公夫人史氏,出自保龄侯史家。算来,还是贾母嫡亲的侄女。

但凡豪门贵族,多有联姻,兜兜转转的,都能论上亲。

贾敏是见过两位承恩公夫人的,便带黛玉笑着行礼。

荣恩堂内,高朋满座,黛玉略扫了一眼,便认出好几个熟人。能入荣恩堂的皆是高门贵第的人,光从衣饰打扮便能瞧出里头有公主、郡主,黛玉也没久瞧,只打量一眼便收回了目光,在贾敏身侧安静坐着。

但这一眼,已经叫黛玉认出了太子殿下膝下的几位郡主、十三公主、水澜、元春和史湘云。十三公主和水澜自不必说,至于元春,原是入宫进了甄贵妃的宫里做女史,后来甄贵妃降了位份,元春不知道怎么的,就到了种妃宫里,再后来,又跟了十三公主。

史湘云身旁还有一位八九岁的姑娘,料想应该也是史家的姑娘,就是不知是保龄侯家的还是忠靖侯家的。至于和史湘云坐在一处的妇人,自然是史侯夫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