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穷途拓王(1 / 2)

加入书签

天下鼎定,再无关内、关外,江山一统。

秋京城的地理优越,不仅丰饶富庶,且易守难攻,是最理想的大都、老巢,神圣王朝的大都仍是秋京城,梧桐大树是巢氏的象征。

圣火朝的大都,一场大战?直打得山河破碎,成了弃都。

分茅裂土!是天子酬功的手法,是麾下效命的动力。

战事稳步推进,日日有捷报、月月有惊喜,天子的地盘越来越大。

策封的事,一直酝酿中,延宕数年的光荫,仍无定论。

神圣王朝囊括源陆本土,兵锋指向,一路势如破竹。

神圣天子是源陆的共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战初,巢北狄坐拥北地,全境是其私地。

弃都决战,落雁城至弃都五千里,尽成墟土,是划进天子囊中。

数年休生养息,沿途城镇渐复生机,被纳入天子私地。

巢北狄坐拥秋京城,私地是北地、及弃都间的城池。

经整合,巢北狄拥有一百直属公国、一千直属侯国,及公、侯麾下的家臣、附庸,依爵分封伯、子、男,约占源陆十分之一。

直属公、侯国?是巢北狄的私地,也不是!

严格定义,它们属于巢氏,是皇族巢氏,不是巢北狄的个人财产。

公、侯是皇族宗正推荐,天子任命,不是世袭制。

好了,巢氏辛苦一场,地盘略有扩大,不算亏了。

自弃都分兵,拓、封、御三路大军,每攻克一座城池,就会封赏一位公、侯,或者伯、子、男私地,爵爷们要负责粮草征集、供应。

十年过去,源陆,是公、侯林立,爵爷割据。

策封的难点,不是神圣天子,不是公、侯,而是四位家臣。

周家臣位极人臣,辅助天子运筹帷幄,居功至伟。

但是,战乱时期,封爵割地的唯一标准,是战功。

咳咳,周家臣未有一战,哪怕是战场?也没去过!

位高权重的大司徒,是寸功未立,自然不会有封地。

还有,拓、封、御三路统帅,自领五十万直系为前锋,从未停下,占领的城池?是统统分给部下,是有功的麾下,包括降将。

同样,三路大帅,没有一寸私地。

四位家臣是神圣王朝的恩人、功臣,亦是四座沉重的大山。

一日,神圣天子坐朝,感喟道:

“寡人坐拥天下,收天下珍宝,拥世间美女,富贵已极,然大司马三人征战良久、劳顿奔波,我心不安,拟召回,同享富贵。”

眼下,拓、封、御三路大帅,是朝中重臣的血疮、毒瘤。

静默,诸臣不语,真正的受益者,是朝中诸臣。

其父兄、子弟,曾跟随大帅征伐,并积功封了公、侯,最差的,都有了爵位、私地,是自己作主的私地,可屯养私兵的私地。

唉,源陆的地盘,早被瓜分,城池落入权贵手中。

论功勋,有谁能大过三路大帅?

一人独立,呃,是被诸臣拉开距离,显得孤立。

周家臣,无私地、无赏赐的周家臣,但是,其功堪比天。

四位家臣?是一体四面!少了任何一位,都有问题。

功臣被天子、诸臣视为仇寇,但是,仇寇势大,能翻天搅海。

宗正叹气,皇室,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却要承担诸多责任。

“陛下,天下初定,人心思稳!”

潜台词嘛,地盘、城池均有主了,且是凭功封赏,没有人敢乱来。

哪怕是裁撤一个侯爷,爵爷们会惊恐,天下会重陷内乱。

天子沉默,不是不懂时局,而是,怕出意外。

宗正的脸,渐渐阴沉,言语开始尖锐:

“凭三路大帅的功绩,当封王,极品的并肩王!”

天子的脸色骤变,极品王?是不戴平天冕的天子!

潜台词,神圣朝,将出现五位天子。

周家臣颤抖,宗正性恶,挑唆朝中是非,想卸磨杀驴,诛尽功臣。

宗正的脸,浮现狞笑,一不做,二不休,全部做掉:

“陛下,仅是虚名,就让人胆战心惊,再加上封地呢?”

“一王国十公国,再加百侯国,四王哩,再加手下的悍卒猛将?”

周家臣肝胆俱裂,软坐地面,又匍匐恳请:

“陛下,臣尸位素餐,是混日子的老货,不敢厚颜再踞首辅!”

诸臣诧异,宗正失望,周家臣的心机深沉,是心腹之患。

正欲再言,天子勃然大怒,厉喝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