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2 / 2)

加入书签

眼泪从眼睛里流出,在下巴一滴一滴地滴落,女孩儿眼睛红红,立刻就让不少人倒戈了。

刚刚还觉得刘妮说的话蛮有道理的,之前也不是没有人觉得毛思嘉的穿着和其他行为习惯很有问题大部分都是女生。但现在,又暗暗动摇了,没办法,大家都会喜欢好看的人,也会偏帮弱者。

毛思嘉现在两者占全了。

“不是我想这样的他们堵着我,要和我交朋友,我都不理他们的我怎么知道”毛思嘉断断续续把事情说清楚了,哭的也越发上气不接下气。

可怜。

原本有想要批评毛思嘉的,这个时候也忘记了,特别是一些感性的女孩儿,还拉住了毛思嘉的手。

“思嘉,别哭了真的,你特别勇敢,没有和那些人同流合污”

“对思嘉,这不是你的错都是那些流氓的错”

“哼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这种事旧社会的恶霸就是这样了吧这种事情该有人管的,我们一起写信给领导举报”

初二拜姻亲和街坊邻居,毛家实际操作却是白街坊邻居和同事朋友,至于姻亲,也就是毛妈这边的亲戚,就轮到初三了。

大溜上的规矩归大溜上,每个小家到底怎么操作,这是有自己的特殊性的。毛妈家里就属于特殊情况,家里姑娘、孩子拜年的,最好都在前两天弄完,之后几天,直到开年上班,就能一大家子多呆会儿了这个时候年轻人大多都是职工,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几次聚的机会,老年人能不在乎么

之所以能这样干,也和毛妈家相对特殊的情况有关。

毛妈家本姓金,她就叫金秋芬。毛思嘉她姥爷姥姥这辈子的儿女,不算夭折的,成人的有兄弟姐妹五个。大儿子小儿子中间,隔的就是姐妹三个,因为姐妹三个出落的好看,是当时胡同里有名的三朵金花

两个儿子先不说,仨儿姑娘呢,毛思嘉她大姨金春花嫁了她厂子里的师傅,这师傅和毛爸一样,都不是北京城的坐地户比毛爸好一点儿的是,还有一些亲人,然而山高水远的,也不能逢年过节看看,最多就是偶尔写信寄东西回去,老家偶尔也会回一些特产来。

至于毛思嘉她小姨金秋芳,没嫁人三十出头了一直没嫁人,这在这时算是比较少见的了。

这样一来,姑娘姑爷初三上门就有了条件。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是要优先人家家里的安排的。

毛思嘉就是初三的时候,跟着爸妈、提着拜年礼物,去了姥爷姥姥家。

姥姥姥爷家在东城,新年又冷,一家人也没有骑自行车,而是搭了公交车,再走了一路才到目的地。

金家和毛家一样,也是胡同里头四合院其实也不好说四合院了。为了塞下更多的人,即使原本是规规整整的四合院,也乱搭乱建的不成样子了,所以和建国以前那些大杂院一样,都浑叫大杂院

“嘿这不是秋芬吗来看你爸妈了”胡同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眼睛尖,一下就看到人了,目光移到毛爸身上“这是毛铮啊老金这下高兴了,姑娘姑爷都来了”

有差不多年纪的男的,要给毛爸散烟,看样子是要唠几句了。

毛爸让大家伙儿看看自己满手的东西“对不住对不住诸位我这儿看我爸我妈去,先见了爸妈,一会儿再来玩儿”

一听他这话大家就笑了。

“行啊秋芬,你家这位当初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呢,现在北京话都说得不错了”

毛妈眼睛瞪过去,这个时候说话的都是和她年纪差不多的,这就是当年的发小啊一点儿都不带客气地拆台“也就这几句像点儿样儿平常说话还是他老家味儿。他自己说也就算了,姑娘也学了他说话的腔调,可恼着呢”

毛思嘉在一边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睛毛爸是白背这个锅了这个时候的北京,多的是父母不是北京人,却说一口北京话的孩子。毛思嘉之所以始终带柳城口音,纯粹是上辈子的习惯

“那是这孩子本性不忘根儿”大过年的,肯定是捡好的说的。

又有人看着毛思嘉“看看这孩子,长的多招人。不是我说秋芬,比你小时候好看你当年还说胡同里没比你更好看的姑娘了,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笑贫了几句,毛家三口人才进了老金家住的那个院儿。

“爸妈我和毛铮、小嘉来了”才进院儿,毛妈就唤道。

毛思嘉她姥姥早就注意着外边的动静了,这时候打开门“快进来快进来外头多冷啊”

毛思嘉她姥姥是一个长相很慈祥的老人,就像是大家固定印象中奶奶外婆的样子。

“姥姥”毛思嘉甜甜地叫了一声

毛思嘉她姥姥应的也高兴,毛思嘉小时候毛妈没时间照顾她,在上幼儿园前一段时间,常常是放在姥姥这儿的。谁养的孩子谁有感情,毛思嘉又很乖巧听话,和普通的人事不知的孩子不一样,自然很讨老人家开心了。

就算是非常重男轻女的姥爷,也偏爱毛思嘉一点儿。当然,这个偏爱是有条件的,就是不能和几个孙子、外孙子比较。单论孙女、外孙女,毛思嘉是更得他意的。

姥姥把毛思嘉迎进了屋子“快进来暖和缓和你这孩子,天儿这么冷,下着雪花儿呢还穿这么单薄,不能光顾着好看呐”

毛思嘉穿着今年新做的呢子大衣来的这可来的不容易。毛思嘉家里有钱,毛爸毛妈在这时也算是有门路的人了,加之家里孩子就毛思嘉一个,毛思嘉在穿衣的问题上无疑是富裕地让所有认识她的孩子羡慕。

首先,只有一个孩子,她就不存在捡哥哥姐姐旧衣服穿的情况了。很多头上哥姐多的,从小到大都没尝过穿新衣服的滋味儿。

另外,一些条件不好的,就算是家里的老大,也穿不上新衣服他们得从爹妈那里接茬衣物。

从爹妈那里捡衣服穿没有什么,这个时候军装大行其道,大都是军人子弟继承的爸妈的。难的是只能捡衣服穿就算大家再提倡艰苦朴素,心里肯定还是想穿新衣的。

毛妈是纺织厂的职工,毛爸是汽车公司搞货运的,除了规定内的布料供应,还能搞到一些供应外的布料。以毛妈为例,厂里总有一些生产时候出问题的布料,或者是质量不行,或者是印染坏了。这些布料,有的会下发旧货商店处理,有的会成为百货公司的福利。

作为近水楼台的纺织厂本身,当然也不会不插一手。

反正毛妈弄到不要票的处理布的机会总是有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323:51:372020051812:50: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乐、2282704610瓶;icey5瓶;随身空间有点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